以色列之王沙龍:“贖罪日戰爭”孤注一擲創奇跡

以色列之王沙龍:“贖罪日戰爭”孤注一擲創奇跡

揭秘與解密

以色列之王沙龍:“贖罪日戰爭”孤注一擲創奇跡

  1973年10月6日,第四次中東戰爭(因該日是猶太教中的「贖罪日」,所以又稱「贖罪日戰爭」)爆發。在埃及、敘利亞軍隊的猛烈進攻下,以色列軍隊猝不及防,埃軍順利渡過蘇伊士運河,以軍苦心經營多年的巴列夫防線被衝垮,以色列陷入了十分被動的困境。

  10月9日那天,當已擔任以軍143師師長的沙龍與總參謀部展開激烈論戰時,國防軍尚未做好反擊渡河的準備,至少要到10月13日或14日才可能準備妥當。10月9日晚,國防部長達揚和總參謀長埃拉扎爾就沙龍違抗命令的問題展開了爭論。達揚揚言要撤沙龍的職。埃拉扎爾大吃一驚:「你瘋了嗎!」達揚憤怒地解釋道:「阿里爾去蘇伊士運河只是為了他自己。他不會滿足於阻擋埃及人的入侵,他想要渡河。倘若成功,那簡直妙極了!反之,如果失敗,他會犧牲200輛坦克,然後自稱像當年的隆美爾一樣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儘管如此,達揚對撤職一事仍持保留態度,他很清楚,在戰爭期間做出這樣的決定,勢必會動搖軍心,這是他不希望看到的。達揚和埃拉扎爾承認沙龍的戰略才能,也同意討論一下他的渡河計劃。沙龍堅持要留下143師的一隊傘兵,埃拉扎爾擔心,他們抵達運河西岸之後立刻會被埃及第二、第三軍團發現,很快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最終傷亡慘重。

  經過激烈的爭論,以軍決定於10月15日夜間至16日展開渡河行動的決議得到了政府的批准。14日晚,南部軍區司令戈南鄭重宣佈:「我們的目標是渡過運河,在西岸佔領一座橋頭堡,然後揮師直逼蘇伊士。同時,要進入戒備狀態,準備執行另外兩個使命:征服開羅,佔領油井。我們要把埃及軍隊徹底摧毀!」

  10月15日晚上18點左右,以色列軍隊展開了踏上非洲土地的「勇敢騎士」行動。午夜,沙龍派遣馬特領導的傘兵旅乘坐橡皮艇渡過運河,抵達對岸的德伊爾.蘇伊士據點,先遣隊沒有碰上一個敵人,並在埃及第二和第三軍團之間佔領了一塊陣地,靜待裝甲車的到來。

  10月16日清晨,以軍在埃及領土上還只有一個傘兵旅和十來輛坦克。到了上午9點,就已經發展到兩千多名士兵和30輛裝甲車了。深夜,沙龍踏上了非洲的土地,他的到來使士兵們興奮不已。他要求給莉莉打電話,他要與她一起分享歷史性的時刻。為了接通將軍夫人的電話,聯絡官嘗試了一番極其複雜的線路操作,終於成功。「您可以通話了。」他告訴沙龍。

  沙龍接過電話:「莉莉,我是阿里爾,我在非洲!」然而,沙龍沒想到聯絡官撥錯了電話號碼,他無意中把當時最重要的軍事機密透露給了一個住在基裡亞特.蓋特的以色列女子,她肯定要尋思自己是不是在做夢,為何會聽到一個聲音像阿里爾.沙龍的男人說他正在非洲!

  10月16日,工兵部隊繼續修建金屬橋,同時,以色列軍隊也繼續利用浮橋渡河。沙龍迫不及待了,他想要帶領已經過河的部隊進軍開羅,他認為敵人這時候一定毫無防備,決不能給他們以喘息之機,然而司令部的將軍們表示反對。

  經過激烈的戰鬥,10月17日和19日,國防軍工兵部隊分別在運河上架起了兩座橋,布朗師和卡爾曼.馬甘師先後踏上了埃及的領土。布朗師沿著大苦湖向南進發,直指蘇伊士;卡爾曼.馬甘師則先向西行,爾後折向東南,鉗制住埃及第二軍團;至於沙龍,他帶領143師在北部包圍第三軍團,隨後進軍伊斯梅利亞。

  沙龍不滿足於143師既定的行動目標,因而與前總參謀長巴列夫和戈南爭論不休。後來他親口承認,巴列夫使他勃然大怒,當時他差點兒打了這位前總參謀長的耳光!

  1973年10月22日,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投票通過了停火決議案。埃及為解救被困的第三軍團,自是欣然領命。以色列政府也做出了停戰的決定,但國防軍內部卻意見不一。一些將軍認為尚未完成所有的軍事目標,現在停戰還為時過早,尤其是還要打敗駐紮在運河東岸的埃及軍隊。阿里爾.沙龍正是這一派的代表。

  以色列政府於10月22日19時正式宣佈停火,令他措手不及:當時他的軍隊離開羅只有101公里,沙龍額頭上纏著繃帶,所幸傷勢並不重,而他押在橫渡運河上的賭注終於贏了。

  32年之後,這場戰爭中的將軍只有一人尚在人間,直到2006年1月突發腦溢血,他就是後來成為以色列總理的阿里爾.沙龍。沙龍為以色列今後的道路鋪上了一塊重要的奠基石,即使這條道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新的挑戰的出現而日益崎嶇……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揭秘與解密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