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諾斯文明是什麼樣的?彌諾斯文明究竟藏於何處?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彌諾斯文明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希臘愛琴海有個不顯眼的桑托林島,面積七十八平方公里。島上有座桑托林火山,海拔五百八十四米。公元前十七世紀,桑托林火山南邊一百三十公里有個克諾索斯王國,位於克里特島城鎮周圍,這裡曾經有個燦爛的彌諾斯文明,它為後來希臘大陸文化的繁榮奠定了基礎。
在許多彌諾斯的石碑、青銅器及象牙製品上,會經常看到這種情景:一位英俊青年在牛背上倒立,而邊上會有兩位少女手持牛角,張臂接住。有專家分析,這可能是彌諾斯人的一種運動形式,也可能是一宗教儀式。
可借,公元前1470年前後桑托林火山的爆發,毀滅了克里特島的一切,也淹沒了彌諾斯文明,留給後世一個永久的遺憾。
彌諾斯文明是怎樣的文明?它究竟藏於何處?
這個長著粗壯有力的雙腿、目露凶光的人身牛頭怪物,就是傳說中被雅典王子忒修斯殺死的惡魔。在傳說中,它吃掉了無數的童男童女。在彌諾斯的發掘過程中,考古學家們發現了大量的以動物為模特的雕塑與繪畫,學者們分析,這是彌諾斯藝術家們熱愛自然的一種體現。圖中這只牙象質的蝴蝶便是其中之一。
克里特島面積八千三百三十六平方公里,是愛琴海最大的島嶼。公元前2000年前後,克里特島發展到青銅器全盛時期,以島北克諾索斯城為中心建立了統治全島的奴隸制國家。公元前1700年前後,克諾索斯毀於地震。廢墟上重建新城,彌諾斯王宮更加宏偉,而其中的迷宮更是聞名。
公元前1470年前後,桑托林火山大爆發,噴出物質六百二十五億立方米,觸發了一次駭人聽聞的大海嘯,巨浪橫掃半個地中海,最大波高超過六十米!此後三千多年,地球上任何一次海嘯都比不上它的兇猛。這次海嘯給地中海地區帶來巨大災難,希臘沿海及其島嶼的居民點均遭摧毀,桑托林火山南邊一百三十公里的克里特島上的村鎮蕩然無存,文明消失了,克諾索斯王國不復存在。
隨著歲月的消逝,城市和宮殿的廢墟逐漸被泥沙掩埋了。後來移居島上的居民,不清楚宮殿的位置。倒是一些外國學者,從史籍的隻言片語中,知道遠古有個克諾索斯城,城中有座美麗而神秘的迷宮。這個謎存在了三千多年,以各種神話和民間傳說傳播於世界各地。英國一位考古學家為了揭開這個千古之謎,帶了一支考察隊到克里特島。
經過考證,判定該島首府伊臘克林南方七公里的克諾索斯地下掩埋著一座古城。1900年開始發掘。經過八年的工作,清出無數浮士,一座宏偉的宮殿出現在人們面前。其中零散的出土文物,收藏於伊臘克林的考古博物館內。彌諾斯王宮基本完整,坐落於凱夫拉山麓,總面積兩萬兩千多平方米。主體為二層建築,低坡地的東宮是四層樓,共擁有大小宮室一萬七百多間。支撐屋面的立柱都用整棵大圓木刨光而成,上下一般粗,極其整齊協調。一千四百平方米的長方形中央庭院將東宮和西宮聯成一體,各個建築物以長廊、門廳、復道、階梯連接。
國王寶殿、御寢、后妃居室、貯寶庫、亭閣等等,巧妙配置。千門百廊,曲巷暗堂,忽分忽合,前堵後通,神秘莫測,確實是座名副其實的迷宮。宮內裝飾有的保持原樣,有的略加修補復原,讓參觀者重見三千多年前的輝煌場面。在迷宮核心的國王覲見室,石膏造的御座相當完整。它同現代常見的高背靠椅相差無幾。
各個宮室和廊道上為數眾多的壁畫,集中代表了彌諾斯文化的水平。幾千年前留下的彩繪至今未褪,色彩相當鮮艷。顏料都是植物、礦物和骨螺提煉的,且在泥壁將干未干時揮毫成畫,色彩滲入牆壁,故能經久保存。覲見室的壁畫是三隻鷹頭獅身、帶有翅膀和蛇尾的怪獸,伏在蘆葦中虎視眈眈。皇后寢宮描繪著舞女和海豚在水中遊蕩的圖畫。長廊上有《藍色的姑娘》、《持杯者》、《蛇神》等大幅壁畫。
不少壁畫表現彌諾斯王的武功和生活情景。中央庭院南側宮牆的《戴百合花的國王》,國王圖像如真人一般大小,頭戴綴有百合花和孔雀羽毛的王冠,過肩的頭髮往後飄拂,脖掛金色百合串成的項鏈,身著短裙,腰束皮帶,風度翩翩地朝前走去。
西宮北牆的《鬥牛》富於生活情趣。那頭黃牛同現代牛略有不同,正向前方猛衝。一少年堵在牛前,用力按住牛角。牛身後的少年雙腳離地,雙手揚起,將一名紅裝少女彈向空中,少女則穩穩地倒立在牛背之上。如此雜技式的鬥牛,比起現在那麼血腥和恐怖的西班牙式鬥牛,真是更富於美感呢!
不知道歷史上的火山、海嘯究竟毀了多少如同彌諾斯一樣燦爛的文明成果,也不知在未來的考古歲月中會發現多少個美麗的彌諾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