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德蘭海戰的影響:德軍不得不採用無限制潛艇戰
此次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最大規模海戰,令德國最後一次主動突破協約國在北海對德國封鎖的努力失敗。自此,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不再以海軍與協約國正面交鋒,只能以潛水艇擊沉艦艇,其後發展至無限制潛艇戰。
海戰後,捨爾在他給德皇的報告中說,德意志帝國海軍能「予敵以巨創,但……即使在公海上取得最有利的戰果,也不能迫使英國和解……我們的地理位置與島國相比的不利之處……不能靠我們艦隊來補償……」。他最後說。無限制潛艇戰是必不可少的,「那怕冒同美國作戰的風險也罷」。
英國海軍無力摧毀德國海軍,從而粉碎了把波羅的海向俄國開放的一切希望,這也許加速了沙皇政府的垮台。在於1916年11月接替傑利科的一個月前,貝蒂就憂鬱地承認,如果德國進攻丹麥,英國主力艦隊不能提供什援助。談到海軍力量的有效使用時,這位海軍上將斷言,「英國主力艦隊的正確戰略,不再是不惜任何代價力求使敵艦出戰,而是使它留在基地,直到……形勢變得對我們更為有利。」
然而就戰略而言,德國海軍沒能打破英國的海上封鎖,全球海洋仍然是英國海軍的天下,大洋艦隊困在港內毫無作用,仍然是一支「存在艦隊」。英國損失的艦隻,憑著強大工業經濟力,很快得到補充,正如美國《紐約時報》所評論的那樣:「德國艦隊攻擊了它的牢獄看守,但是仍然被關在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