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納國父恩克魯瑪:西非民族解放運動的發起人

加納國父恩克魯瑪:西非民族解放運動的發起人

世界歷史雜談

加納國父恩克魯瑪:西非民族解放運動的發起人

  弗朗西斯·恩威亞·克瓦米·恩克魯瑪(Francis Nwia Kwame Nkrumah)(1909年9月21日,恩克羅富爾,——1972年4月27日,布加勒斯特。)加納國父,黑非洲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外交家、國務活動家,非洲民族解放運動的先驅和非洲社會主義嘗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泛非主義、泛非運動和非洲統一主要倡導者,非洲統一組織和不結盟運動的發起人之一,深受非洲人民尊敬。1957年領導加納成為黑非洲第一個獲得獨立的國家。1952年3月21日——1957年3月6日任黃金海岸總理;1957年3月6日——1960年7月1日任加納總理;1960年7月1日——1966年2月24日任第一任加納總統。 執政期間,恩克魯瑪大力發展民族經濟,力圖改善民眾生活。他推行泛非主義,支持非洲民族獨立運動,倡導非洲統一。這種種舉措最終招致了西方帝國主義國家和國內反動勢力的不滿和敵視。1966年2月24日應邀訪問越南時被軍警發動軍事政變推翻,長期流亡海外,1972年4月病逝於羅馬尼亞。

  早年生活和教育

  1909年9月21日出生在英屬黃金海岸西部地區東恩濟馬地區埃倫貝萊區的恩克羅富爾村,當時名叫弗朗西斯·恩威亞·克瓦米·恩克魯瑪(Francis Nwia-Kofi Ngonloma)。他的父親是村裡的金匠。母親是小商販。幼年時常隨母親去市鎮做小買賣。1915年進入本村羅馬天主教小學讀書,並接受洗禮皈依天主教。畢業後在一所小學當教員。1927年由天主教會保送到阿克拉國立師範學院接受師資培訓,同年轉入阿奇莫塔學院學習,在該校非洲人教員、西非學生聯合會負責人維吉爾·阿格雷宣講的民族主義思想影響下,萌生了爭取民族獨立的思想。1930年畢業後回到家鄉的教會學校教書。1932年到阿米薩諾的天主教神學院當教員。

  由於他非常聰穎,他的叔父——一個金剛石的勘探者,決定把他送到美國去學習。1935年留學美國,在賓夕法尼亞州的林肯大學攻讀經濟學和社會學,1939年獲文學學士學位。1939年後相繼進入林肯大學神學院、賓夕法尼亞大學學習,1942年獲得神學學士、教育學碩士學位。1943年,他又獲得了哲學碩士學位。同時先後在林肯大學等幾所美國黑人大學任教。留美期間,廣泛研讀了康德、黑格爾、笛卡爾、尼采、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等人的著作,尋求非洲殖民地走向自走的道路。讚賞美國黑人運動領袖馬庫斯·加維提倡的「返回非洲」和建立非洲合眾國(又稱「泛非合眾國」)的主張,立志為非洲的完全解放和統一奮鬥終身。

克瓦米·恩克魯瑪探索自由之路

  在美期間,恩克魯瑪開始投身政治活動,積極組建美國和加拿大非洲學生聯合會,並任主席,出版非洲刊物《非洲講解員》,宣講民族解放和非洲統一思想。與美國著名黑人領袖保羅·羅伯遜和威廉·愛德華·伯格哈特·杜波依斯保持聯繫。 1945年6月到英國,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格雷法學院深造,攻讀博士學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興起的殖民地民族解放運動激勵下,毅然投身於爭取民族獨立的鬥爭,到倫敦後不久就參加了西非學生聯合會,並被選為副主席。

  在倫敦期間,他還在倫敦結識了加納獨立運動活動家喬治·帕德莫,受帕德莫的影響,他放棄了學業,決心致力於非洲的非殖民化,並參加了第五屆泛非大會(1945年10月在曼徹斯特舉行)的組織籌備工作,為大會起草了《對殖民列強的挑戰》和《告殖民地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書》,提出開展以非暴力的積極行動為基礎的鬥爭,爭取自治和獨立。會後被選為泛非大會新設立的工作委員會秘書長,負責制訂執行大會綱領,協調非洲和西印度群島各殖民地人民的鬥爭。同時,他在倫敦組織與會的西非代表,建立西非國民大會,任秘書長,1946年3月主持出版秘書處機關刊物《新非洲人》(月刊),宣傳非洲統一和民族主義思想,提出爭取非洲統一和完全獨立的口號。

  為加強西非人民在反對殖民主義鬥爭中的統一行動,恩克魯瑪親往巴黎與法國國民議會中的非洲議員蘇魯-米岡·阿皮蒂、列奧波爾德·塞達·桑戈爾、費利克斯·烏弗埃-博瓦尼等人共同擬定了建立西非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等計劃。在旅歐西非留學生中建立了秘密組織「圈子」——西非團結和民族獨立鬥爭的先鋒。兩次在倫敦主持召開西非會議,成立英國有色人種工人聯合會並任黃金海岸工會大會主席。

恩克魯瑪回到非洲

  1947年11月應邀回國領導反對殖民主義的鬥爭。恩克魯瑪懷著對社會主義和泛非主義的強烈興趣,回到了時稱「黃金海岸」的加納,1948年1月任黃金海岸統一大會黨總書記。他走遍全國各地宣傳、發動群眾,同時整頓黨的組織、發展黨員,使該黨迅速以阿克拉為中心的「殖民地區」擴大到全國。1948年3月因支持退伍軍人、工人要求工作、增加工資和抵制外國貨的群眾運動,要求英國殖民當局把行政權交給黃金海岸臨時政府而被捕。7月獲釋後用自己的薪水創辦了加納學院,培養鬥爭骨幹。1948年9月3日創辦《阿克拉晚報》,1949年1月2日《早晨電訊報》在塞康第出版發行,宣傳爭取自治或獨立的民族主義思想。在全國組建統一大會黨的青年委員會。

  1949年6月12日因主張「立即自治」,與宣稱英國已經改變了對殖民地態度的統一大會黨保守派領導人分道揚鑣,另建人民大會黨,當選為主席兼總書記。 他提出以非暴力的「積極行動」和一切合乎憲法的手段(策略行動),即採取非暴力不合作方式與英國政府進行鬥爭,立即實現完全自治。1949年11月20日主持全國代表大會,拒絕英國殖民當局炮製的庫馬西憲法草案,要求立即給予黃金海岸在英聯邦內完全的自治地位。1949年12月創辦《每週郵報》,號召人民抵制庫馬西憲法草案。1950年1月22日因發動全國總罷工再次被捕入獄,被判處3年徒刑(一說為2年)。

恩克魯瑪獨立建國

  1951年2月,黃金海岸人民大會黨在全國立法會議選舉中獲得90%以上的選票,贏得了全部38個普選議員席位中的34個議席,恩克魯瑪獲得該國歷史上個人最高的2.278萬票當選為立法會議議員,並於2月12日被釋放,出任政府事務領導人。1952年3月5日英國政府批准恩克魯瑪修改憲法的建議,政府事務領導人改稱總理,權限僅低於英國總督而高於英國人部長。1953年7月10日再次提出修改憲法,要求英國宣佈黃金海岸是英聯邦內一個獨立自由的國家。

  1954年6月人民大會黨在大選中獲勝,恩克魯瑪連任總理。1956年7月人民大會黨在全國大選中擊敗要求實行聯邦制的反對黨派,贏得立法會議104個席位中的72個,堅持中央集權的恩克魯瑪繼續任總理。英國妄圖利用各黨派對憲法修正案的不同意見,阻撓黃金海岸獨立的計劃落空了。1956年8月立法會議通過了恩克魯瑪提交的獨立議案。1957年3月6日黃金海岸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獲得獨立的第一個黑非洲國家,國名改為加納,恩克魯瑪任加納第一屆政府總理。

  恩克魯瑪主張取得獨立的非洲國家應盡力幫助仍在鬥爭的人民,以非洲大陸的完全解放和統一為己任。1958年4月發起召開非洲獨立國家會議,強調加強團結和合作,支持阿爾及利亞的獨立鬥爭。11月組建加納—幾內亞聯邦,建立兩國交換駐節部長制度。12月主持召開第一次全非人民大會,譴責殖民主義制度,要求實現非洲的完全解放。1961年4月加納與幾內亞、馬裡成立「非洲國家聯盟」,制訂了聯盟憲章。1963年5月在非洲國家首腦會議上呼籲實現非洲統一,促進了非洲統一組織的成立,非洲國家民族獨立運動從此翻開新的一頁。恩克魯瑪也是不結盟運動的發起者這一,為發展中國家的興起做出積極貢獻。

  在國內著手清除殖民主義殘餘。實行幹部的非洲化,提拔非洲人擔任武裝部隊的軍官;建立法律學校,培養自己的法官和律師。實行以國營經濟為主,五種經濟並存的政策。制定了兩年(1957~1959年)鞏固計劃和第一個五年計劃(1959~1964年)。1960年7月1日宣告成立共和國,廢除以英國女王為國家元首的制度,建立總統共和制,當選為加納共和國總統,兼任武裝部隊總司令、加納科學院院長、加納大學校長等職。1965年6月蟬聯總統。1965年10月21日——1966年2月24日任非洲統一組織主席。1962年以後加緊社會主義試驗,制定「七年經濟發展計劃」,大辦國營和集體農場,進行大規模的重工業基本建設。1963年被授予國際列寧和平獎。

奧薩格耶福

  恩克魯瑪被大多數加納人奉若神明,稱之為「奧薩格耶福」,意為「救世主」、「解放者」,在議會大廈前矗立了一尊高達6米的恩克魯瑪塑像,底座上刻著「國家的締造者」。恩克魯瑪本人的思想也發生了急劇的變化,以「救世主」自居。他獨攬國家大權,發號施令,以他的意願和好惡治理國家,排斥一切不同政見者和鎮壓反對派,達到了「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境地。恩克魯瑪又以他的主觀願望,不顧加納國情,盲目和強迫推行「非洲社會主義」的激進方針,使加納社會出現混亂、經濟陷於困境。結果,在短短幾年內,加納人民群眾怨聲載道,反對派對恩克魯瑪進行了猛烈的抨擊,指責他已成為一名孤家寡人的「獨裁者」。

  1964年1月,恩克魯瑪提出憲法修正案,該修憲草案使加納人民大會黨成為唯一合法政黨,恩克魯瑪也因此成為國家終身總統和執政黨終身主席。修正案以99.91%的選票獲得通過。恩克魯瑪的憲政改革將使加納自獨立以來一直實行的事實一黨制和恩克魯瑪的專制統治以法律形式加以確定和固化。

政變

  加納武裝部隊的部分軍官除對恩克魯瑪實施的災難性政治表現不滿外,特別反對他建立第二武裝民兵組織,認為他企圖削弱武裝部隊的力量。早在1965年就出現了一個反對恩克魯瑪的秘密組織——「革命委員會」,主要頭子是第二旅旅長科托卡上校和第一旅旅長奧克蘭上校。鑒於恩克魯瑪在國內外的威望,以及他直接掌握了部分武裝力量,他們在等待時機。

  1966年2月21日,恩克魯瑪應胡志明主席的邀請,離開阿克拉飛赴河內對越南進行正式友好訪問,同時順道訪問北京。這是黑非洲第一位國家元首對正在進行抗美救國戰爭國家的訪問,隨行人員達88人。這一盛大的訪問,引起加納全國的關注。同時,恩克魯瑪的親信、執掌加納武裝部隊的總參謀長阿菲裡將軍也前往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出席會議。執掌軍政大權的兩位要人同時出訪,使加納出現權力真空。「革命委員會」認為這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作出發動政變的決定,以軍事演習的名義,將他們所掌握的部隊調集到首都阿克拉近郊,包括一支傘兵部隊、一支機械化部隊和一個步兵營。雖然軍隊的調動是公開的,但它的政變計劃卻沒有被恩克魯瑪的情報系統發覺。加納武裝部隊的兵力不超過1萬人,主要由陸軍組成,擁有兩個步兵旅。還有一支主要由警察組成的治安部隊,約9000人。第一步兵旅和第二步兵旅參加政變,就足以控制整個武裝部隊。

  1966年2月23日子夜,政變軍隊與忠於恩克魯瑪的武裝力量在首都展開激戰,各地區的民兵組織表示反對政變,正在國外訪問的恩克魯瑪宣佈要返國鎮壓「反動派的叛亂」。雖然總統府衛隊的主要領導人已隨恩克魯瑪出國訪問,但衛隊始終處於警戒狀態,當發現叛軍的進攻時,立即予以還擊。他們憑借堅固的防禦工事,一次又一次擊退叛軍的進攻,使叛軍蒙受很大的損失,他們等待外界的援助,等待著恩克魯瑪總統的歸來。這曾使政變領導人一籌莫展,就轉而全力對付民兵組織。民兵組織雖然反對政變,由於缺乏統一指揮,各地區的抵抗被政變部隊分別擊潰,同時政變部隊封鎖機場,設置障礙以防恩克魯瑪座機突然降落。在民兵組織瓦解後,政變領導人調集兵力和大炮向總統府發動新的進攻,猛烈的炮火摧毀了總統府的防禦工事。直到2月28日,政變部隊完全佔領總統府後,政變才宣告最後勝利。至3月2日,恩克魯瑪基本失去了返回加納恢復權力的希望,從此流亡國外。

  根據前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KGB)和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後來的解密文件所提供的證據顯示,美國總統林登·貝恩斯·約翰遜及其政府參與了推翻恩克魯瑪總統的政變,其主要原因是美國政府意識到恩克魯瑪政權的社會主義傾向和他的反西方的激進主義。

英雄離世

  1971年初,恩克魯瑪健康狀況日益惡化。同年8月,離開幾內亞前往羅馬尼亞就醫。1972年4月27日因前列腺癌惡化在布加勒斯特逝世,終年63歲,一代英雄隕落黑海之濱。他的去世,使加納軍人政權最後擺脫了始終隨其身後的陰影。

  1972年4月30日,羅馬尼亞政府派出專機在恩克魯瑪夫人等護送下,將靈柩從布加勒斯特運到科納克裡,安放在幾內亞國家人民宮。7月7日,幾內亞政府派軍用飛機將遺體運回阿克拉,舉行了有各國代表參加的數千人的弔唁儀式。7月9日,加納救國委員會(阿昌龐軍人政權)將恩克魯瑪遺體空運到他的出生地恩克羅富爾村安葬,舉行了有兩萬多人參加的隆重國葬。作為引導和鼓舞非洲人民走向民族獨立的政治領袖,他擁有崇高的威望,人民永遠銘記他為非洲解放事業所建立的功勳。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世界歷史雜談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