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高樂是個怎麼樣的人?戴高樂有著怎麼樣的經歷?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戴高樂是個怎麼樣的人?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早年戴高樂帶著重振家族的願望參與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在凡爾登戰役期間,戴高樂負傷被俘,在戰俘營裡呆了3年3個月,而這也正式戴高樂的「空閒期」,讓他深刻的認識到了武器革新對戰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思考軍隊的建設方向,並且著作了自己的第一本著作《敵人內部的傾軋》。
當然,「不安分」的戴高樂謀劃了7次「越獄」。雖然均以失敗告終,但絕不屈服的精神讓他不僅擁有了眾多的「粉絲」,也成為他日後抵制傳統軍事理論和權威的精神動力。尤其是經歷了兩年的俄波戰爭,讓他對法國軍隊的體制深惡痛絕。
當軍校教員,對傳統教學進行大膽改革。
兩年援助波蘭的經歷,戴高樂運用精明有效的戰術,取得了多次戰鬥的勝利。特別是其豐富的軍事理論,讓波蘭和法國軍方均認為,這是一個當軍事教員的「好材料」。不久,戴高樂被調派到法國聖西爾軍校當軍事歷史副教授。
畢業8年後,能再次回到母校並成為教員,讓戴高樂的「虛榮心」得到了滿足。更讓他高興的是,其小家與「忘年交」——貝當元帥的家很近,倆人經常探論軍事變革的問題,這讓戴高樂對教學工作充滿了信心,對舊軍隊的改革先從授課開始。
儘管戴高樂在德國戰俘營,經常給各國軍官戰俘講述歷史課,也曾承擔著波蘭軍隊基層軍官的戰術理論課,有著豐富的授課經驗,但近2米的身高、怪異的舉止和「公鴨子」一般的嗓音,讓初次聽課的學員們極不適應,並以此為樂。
俗話說得好,「瑕不掩瑜」。很快,學員們從他激昂、感性的授課方式中,領略出一個演說家的風采,過去呆板的歷史課居然生動了起來。常常是下課鈴響了,學員們才將思緒從歷史的長河中拉回到現實。戴高樂富有感染力的課深受歡迎。
閒暇之餘,戴高樂開始系統地對傳統軍事理論進行大膽的改革,並對坦克在未來戰場上的運用進行預見性的設想。他的意見得到貝當元帥的認可和支持,「志同道合」讓二人的關係更加緊密。為表示敬意,其兒子的名字也取自貝當名字的一部分。
軍校的教學活動,讓戴高樂更加重視知識的重要性。為提高自己的學術水平,他選擇到軍事學院深造。當然,這其中也離不開貝當元帥的鼓勵,在他看來,這是一所培養高一級別指揮官的高校,他希望戴高樂將來成為自己的「左膀右臂」。
出版《敵人內部的傾軋》,抨擊法國軍隊舊有傳統和詬病。
初到軍事學院的戴高樂,很快發現這裡的學術氛圍十分「迂腐」。課堂上依然在傳授著陣地戰的戰術理論,完全忽略了坦克運動戰的作用。讓他略感欣慰的是,他的《敵人內部的傾軋》一書出版了,其中涵蓋了許多具有前瞻性的軍事思想。
首先,強調任何國家和民族,都有自己不可取代的歷史。通過對德國日耳曼民族特點的分析和梳理,並結合一戰期間歐洲各國「爭權奪利」的過程。他認為,在處理國際事務中,應該尊重各國的文化和傳統,意識形態的鬥爭也是無法改變各國特有的歷史。
也就是說,強調國家獨立,各國管好自己的事情,不要干涉他國內政。也正是基於對其影響極深的觀點,1964年,戴高樂宣佈法國與中國正式建交,這是西方社會第一個與中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的資本主義國家。
其次,一戰德國的失敗,源自軍隊的獨裁。當時的法國軍隊十分推崇德軍的管理體制,而這正是戴高樂要批判的。他認為,德國軍事當局以軍事獨裁的形式,剝奪民眾權益,軍官們橫行霸道,不尊重政治制度是其失敗的根本原因。
戴高樂更加強調的是,軍隊凌駕於國家之上是十分危險的。他認為,只有國家才能代表民族利益,軍事行動應服從國家的需要。他指出,一戰期間,法國的議會、公務員、司法部門都服從以霞飛的總參謀部,明顯得與德國的軍事獨裁類似。
在當時,這本書所倡導的軍事思想,與法軍上層的想法是完全對立的。說白了,戴高樂就是在利用德國問題,「指桑罵槐」式的抨擊法軍上層。這也是他對法軍體制改革的思考和開始,但隨之而來的「打擊報復」讓他怒不可遏。
臨近畢業,遭到戰術教研室主任的報復。
戴高樂在軍事學院與守舊的「學究們」進行著抗爭。尤其是戰術教研室主任,一個教條主義戰術理論的堅定支持者,因循守舊、墨守成規;而戴高樂卻是坦克戰、運動戰的倡導者,強調靈活戰術的運用。倆人可以說是「針尖對麥芒」,互不妥協。
然而,「以下犯上」的結果,「倒霉的」只能是戴高樂。臨近畢業,學院以學員參加實戰演習的效果,作為畢業成績的等級劃分。這讓戴高樂暗自高興,在他看來,這是展示自己戰術素養,證明自己理論正確的大好機會。
在指揮室裡,戴高樂指揮一個軍作戰,極力避開陣地戰,運用長途奔襲的戰術,不僅扭轉戰局,而且將戰術教研室主任扮演的「對手」分割、包圍、殲滅。可是,在評定等級時,主任堅持給他「及格」成績。這讓戴高樂憤怒不已,破口大罵。
首先,及格的成績讓他感到無比的羞辱。在平時的學習中,戴高樂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最後演習也是完勝對手,大家都認為他應該得到優秀,結果卻事與願違。這樣的成績讓他無法接受,這不僅是對個人學習能力的抹殺,也是對其新理論的否定。
其次,「學究們」的公報私仇。憑借超人的記憶力和豐富的歷史知識,在各科筆試中,戴高樂的成績都是優秀。但其所表露出的「反叛」態度,讓「學究們」對他早就「懷恨在心」。在關鍵的畢業考試上,故意「下絆、使壞」,讓其難堪。
更讓他憤怒的是,儘管貝當元帥聽說此事後進行「干預」,但也只是給了一個「良好」成績,這意味著他將失去到總參第三局的工作,那可是戴高樂夢寐以求,更好發揮他戰術特長的地方。這樣的成績,他只能去做管理後勤的工作。
這是戴高樂自一戰中被俘後,人生中的第二次沉重打擊。他懷著委屈和憤恨的心情向貝當元帥辭行,貝當對他的遭遇深表同情,答應設法為其安排一個合適的職位,並憤恨地表示,總有一天要和軍事學院的「學究們」算賬!
大家是否有這樣的體驗?當一個好的想法得不到領導的認可,你會十分的沮喪和無奈;當一篇好的建設性論文遭到周圍人的抨擊,你會憤怒的據理力爭,但又往往無功而返。看來,戴高樂對法國軍隊的改革之路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