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教會大分裂什麼時候分裂的?東西教會大分裂的影響是什麼
基督教東派教會與羅馬天主教會在 1054 年的正式分裂。由於事件具體起因多與當時的君士坦丁堡宗主教阿卡西烏相關 ,故又稱阿卡西烏分裂 。羅馬帝國在公元4世紀末分裂之後,東西兩部分在社會、政治、語言、文化傳統等方面的差異,促成了基督教說拉丁語的西部派別和說希臘語的東部派別之間的分化。西部的羅馬教會自認為是耶穌門徒彼得的繼承者,堅持認為其在各宗主教區中擁有首席地位;東部的君士坦丁堡教會則在東羅馬皇帝支持下與羅馬教廷爭奪勢力範圍;再加上教義方面的分歧,終於在 1054 年相互開除教籍,正式分裂為天主教和東正教。
羅馬分裂
鬥爭
自第四世紀,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e the Great)遷都拜占庭(Byzantine,今土耳其伊斯坦堡),改名君士坦丁堡,此後逐漸形成東西羅馬帝國。
476年西羅馬帝國皇帝被蠻族推翻,由羅馬主教出面講和,安定人心。羅馬主教長從此掌握政權,形成政教合一的龐大系統與組織。在六世紀到十一世紀的五百年間,東西方的文化差距越來越大,東方教會和羅馬大公教會落落寡歡。
兩方教會各有許多特色,種族語言和政治文化均有不同。東方教會使用希臘語文,西方教會使用拉丁語文。而《尼西亞信經》版本、儀式、聖餐餅、教義,以及在教堂裡使用圖像的態度等不同,使爭執卻與日俱增,而且沒有獲得解決。
爭議
〈尼西亞信經〉原本提到"聖靈是由父而出",羅馬公教要在《尼西亞信》裡插一個filioque(拉丁字),即"聖靈是由父'和子'而出",而東方教會反對未經普世會議就加添任何字句。
兩方教會不只一次的互相指控,爭議不決。這一詞組至今仍是東西方教會的重要分歧。
羅馬公教所用的是無酵餅;君士坦丁堡所用的是有酵餅。羅馬要教士守獨身,君士坦丁堡卻准許下級教士婚娶;羅馬只准許各主教在堅振禮中塗油,君士坦丁堡卻准許各神甫均如此做;羅馬准許人在大齋節(Lent)中使用牛奶、奶油和乾酪,君士坦丁堡卻不許。
教會論爭
公元451年的迦克墩大公會議,早已規定基督的本性為二重,即有完全的神性,也有完全的人性。但這個決議,並沒有使得許多東方的信徒心服。反對這規定的人,就被稱為基督一性論者(Monophysites)。
實際上,當時全埃及、亞比西尼亞與敘利亞的一部分,以及亞美尼亞的大部分,都擁護基督一性論,直到如今。
544年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Justinian,527-565在位)頒諭,要迦克墩的定義遷就亞歷山大的解釋,使基督的人性變成在神性之下,雖然教宗維吉流斯(vigilius,538-555在位)一度反對,但差點被開除教籍而不了了之。
後來,又由君士坦丁堡主教長的努力,皇帝賀拉流斯在633年提出此教義問題的新解釋,即基督一志說,認為基督確實有一種「神而人」的意志或力量。但「力量」的說法不合聖經,以後的教宗又反對使用。
直到680-681年君士坦丁四世(668-685在位)於君士坦丁堡召開第六次普世會議,確定基督有兩個意志,以討好羅馬,恢復統一。諷刺的是,此次會議竟把所謂無誤的教宗何挪留(Honorius)判為異端。
信仰論爭
第七世紀
貴格利一世已允許在教堂中使用圖繪和雕像,但堅持不得用為崇拜的對象。第八世紀時,圖像敬拜成為禱告的對象,環繞一層蒙昧而迷信的氣氛,這種情況頗為盛行,以致回教徒也嘲笑基督徒崇拜偶像。當初把圖像帶進教堂,做為美觀和教誨文盲用途的人及相關辯論,令人徒歎負負。
公元726年,東羅馬帝國皇帝利奧三世為糾正其版圖內對圖像的濫用,要求把圖像高掛,使崇拜的人吻不到。但君士坦丁堡的主教長和及其支持者大為憤怒。不久,君士坦丁堡、希臘和敘利亞等地發生暴動,皇帝及其議會隨即下令把所有的像都從教會中摒棄,但在執行時極為殘忍,使得他所持理由遭受挫折。教皇貴格利三世公然指責皇帝,且對圖像的使用,大加提倡。一場大論戰於焉展開,即為人們所稱「反對圖像」的爭辯(Iconoclastic Dispute)。
公元754年
君士坦丁五世在君士坦丁堡召開會議。他禁止崇拜圖像,認為是「不合聖經」,係一種異教反基督教的行為,將帶領基督徒陷入試探。這個問題對教會極為嚴重。因為人們早已把圖像當作偶像崇拜,在其面前燒香。遺憾的是,爭辯的雙方在整個基督教世界內,都訴諸武力,而逞狂暴和謾罵。
繼承君士坦丁的利奧四世,其未亡人愛任恩(Irene)為君士坦丁六世的母親,在787年召開第二次尼西亞會議時,以其影響促成的決議,不但可以設置基督、聖母馬利亞、聖圖和天使等圖像,還建議「向圖像行禮和致敬意的崇拜」,並且「為尊敬它們,而獻香火與小燈」。這明顯與當年利奧三世的政策不同,是開倒車的做法。
至於西方教會,圖像的使用雖經教皇致力支持,但查理曼和法蘭克的牧師人員均堅決反對。公元794年在法蘭克福大會議時,特別作成反對的聲明。查理曼王朝書中宣佈:「唯有神才配受崇拜,聖徒僅可獲得尊敬,像決不可受崇拜。」
公元800年
查理曼在羅馬被教皇加冕為神聖羅馬帝國後,君士坦丁堡的主教長對羅馬的政治猜疑加重。第九世紀,君士坦丁堡的主教長阜丟斯(Photius,858-867、878-886兩次在任),拒絕羅馬教宗的主張,策動一個強大的計劃去把鄰近的眾斯拉夫國,贏到希臘式的基督教這邊。
阜丟斯咎責羅馬公教在教義與實踐上均屬異端,尤其在補充一條古信條而不先行召開普世會議來討論,更為荒謬。不過教宗尼古拉一世(858-867年在位)卻是中古時代最能幹的教宗之一,他維持羅馬的聲譽,使得869年的君士坦丁堡會,大公會議暫時擱置有關的爭執。
導火線
幾個世紀以來,西歐與東方因地理距離遙遠,接觸一直有限,到十一世紀初期,希臘教會尚未和西方教會分離。東方教會領袖不願意接受西方教會領袖的聖職授任。
1054年,當羅馬教宗利奧九世(Leo Ⅸ,1049-1054在位)的欽差大使宏伯特(Humbert)抵達君士坦丁堡時,君士坦丁堡主教長瑟如拉留(Michael Cerularius,1043-1058在位)拒絕向他屈服。
宏伯特隨即在7月16日發表一份文件,把主教長開除教籍。君士坦丁堡主教長也相對地同時開除利奧九世的教籍。東方教會在理論上強調宗教事務應由基督教五大地區的領導人會議控制,而教廷改革派則主張宗教事務應由教宗單獨管理。東西方領袖的代表之間憤怒的齟齬,終致造成長久的分裂。
直到十字軍東征的兩百年間,情況又有變化。兩個區域間的商業與交通得以恢復。但是這種重新的接觸,反而出現東西方永久的分裂。因為兩個敵對力量,都想爭取教會的轄區,有效控制基督教世界。
1095年,東羅馬帝國皇帝亞爾克修(Alexius)向羅馬教宗烏爾班二世乞求援助,引起拉丁民族的注意。次年,烏爾班二世在法國南部的克利孟特(Clement)向聚集的教會顯要,與眾多平民激情宣講,鼓吹組成軍事行動,獲得群眾高呼「上帝所願!」(Deus Vult!)的回應。就把此句話做為聖戰的口號,並建議每位戰士的衣服縫上十字架的記號,如此組成群英東征的十字軍。第一次十字軍攻佔的土地,沿著地中海東岸的狹長地帶伸展,分成耶路撒冷王國、伊得撒郡、安提阿公國和的黎坡裡郡(County of Tripoli)。這些西方基督教在東方的立錐之地,大約存在200年。但這些領土上的希臘正教與羅馬大公教會之爭,使兩方完全分裂。
第四次東征更以出兵攻打君士坦丁為目標,1204年十字軍圍攻並佔領君士坦丁堡。城破以後的姦淫擄掠等行為失檢,給東正教人民留下不能磨滅的印象。他們與羅馬之間即使有聯繫存在,至此也斷絕了。在拜占庭建立的拉丁帝國,從1204年持續到1261年,且把土地分封給十字軍人,還任命一個拉丁主教長。但是西方教會對希臘人民未有絲毫的好印象。直到1291年十字軍建立的那些王國陷落後,十字軍運動終於失去原動力。
東西方兩個世紀的交往,一方面造成兩方教會的決裂,其後不斷有人出面倡議修好,使羅馬公教和東正教重新團結。這種努力到現在還沒有成功。另一方面也造成文化上的變遷,尤其對西方發生深遠的影響,如學術發展、大學興起與文藝復興,而這些又帶動宗教改革的產生與分衍。
結論
從聖經的原則看,羅馬公教多有矯飾的言行。使徒彼得的統緒,不只限於羅馬。羅馬居首位的根據,很晚才發展起來,難以說服人心。羅馬實際上是藉著劇烈的鬥爭與軍政實力,才把各主教平等的原則推翻。經過多次激辯,終致1054年雙方決裂。雙方的爭鬥,都不為屬靈的目的。這種不能看別人比自己強的血氣鬥勇逞狠,尤其值得今日我們的教會作為鑒戒。
儘管教會裡反對教宗權威的文獻罕見。唯一的紀錄是由那些不奉國教者或被視為異端分離派者保存下來。但無言的異議既多又普遍,因為十一世紀以後的數百年間,西方基督教國家的多個角落,都有反對教宗權威運動的崛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