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萊特與瓦特在專利權訴訟中竟成為了好朋友?
如果說發端於「圈地運動」的毛紡織業,只是工業革命的序曲,那麼棉花加工業的出現,則是工業革命高歌猛進的凱歌。
隨著哥倫布新航路的開闢,歐洲逐步成為國際貿易的壟斷者。通過貿易和殖民,葡萄牙、西班牙和荷蘭先後崛起。雖然英國是最後一個出場,但它卻是最重要的——英國完成了從商業時代到工業時代的革命。西班牙衰落了,荷蘭衰落了,英國崛起了。
真正的致富永遠離不開辛勤勞動。從中世紀開始,英國的很多農場主,將農場改為牧場,即所說的「羊吃人」的「圈地運動」。1700年,英國出口的毛紡織品價值達300萬美元。此後,因羊毛資源的制約,毛紡織業開始由盛轉衰。在此背景下,羊毛替代品出現了。在很短時間裡,棉紡織工業異軍突起,成為工業革命的急先鋒。
從歷史意義上說,是棉花而不是羊毛——催生了工業革命。如果說發端於「圈地運動」的毛紡織業,只是工業革命的序曲,那麼棉花加工業的出現,則是工業革命高歌猛進的凱歌。
從飛梭到珍妮紡紗機
18世紀前,英國不生產棉花,棉紡織業也不被看好。與奢侈的毛紡織品相比,價廉物美的棉紡織品更受歡迎,但幾乎全部來自印度和中國。
自從17世紀開始,來自美洲的棉花開始源源不斷運到利物浦。同時,曼徹斯特也開始種植棉花,於是蘭開夏郡的棉紡織業逐漸興起。
與印度手工棉紡品相比,英國的棉紡織業一開始就處於不利地位,因為人力成本要比印度高得多。印度的廉價棉紡織品迫使英國棉紡織商必須創造出更好的機器,把生產成本降下來。如果英國仍以手工工場模式進行生產,那麼他們根本無力跟來自印度和中國的棉紡織品競爭。也就是說,要在國際貿易競爭中獲勝,英國的棉紡織業只有華山一條路,就是必須採用大規模自動化生產。
相比歐洲一些國家,比如意大利和荷蘭,英國紡織業的發展顯得有些落後。18世紀初,一些英國商人利用荷蘭技術和意大利技術建起了紡織廠。1733年,曼徹斯特30歲的紡織工約翰·凱伊發明了「飛梭」。凱伊對舊式織機進行了根本性的改進,把經線間的手工穿梭,改成機械穿梭。由於穿梭的速度比原來的大大加快,故名「飛梭」。
飛梭簡化了織工的勞動,加快了織布速度,為實現織布機械化邁出了重要一步。一個織工需要的棉紗,要由10 個紡工供應,甚至更多,從而打破了紡紗與織布間的平衡。棉紗價格飛漲,且供不應求,常常斷貨。「紗荒」使英國幾乎全民動員,全國大辦紡紗學校,連孤兒院和監獄也在日夜紡紗,甚至官方和民間機構紛紛以懸賞的方式,激勵發明紡紗機的技術。
1738年,惠特研製出了滾輪式紡紗機後,手工紡紗很快被機器取代,雖然這種機器一次只能紡一支紗錠。1765 年,織工哈格裡夫斯設計並製造出一架同時可紡88只紗錠的紡紗機,並以他妻子的名字命名為「珍妮紡紗機」。10年後,英國已擁有不少於2萬架珍妮紡紗機;最小的機器也能做6~8個工人的工作。在蘭開夏,這種機器更是以驚人的速度推廣。幾年內,它就代替了傳統紡車。從1750年到1769年,英國棉紡品的出口增長了10倍以上。在珍妮紡紗機的推動下,英國加速走向資本主義,而工人們則成了「無產階級」。
當時,珍妮紡紗機仍以人力為動力,隨著錠數的不斷增加,迫切需尋求新動力(310328,基金吧)。1769 年,鐘錶匠兼理髮師阿克萊特,造出了一台龐大的水力紡紗機。水力紡紗機比珍妮紡紗機更先進,紡出的紗更粗更牢固,轉速也快。因此英國的一些河流兩岸,迅速建成一批採用水力的紡紗廠。1779年,阿克萊特有了300多名工人和幾千隻錠子,成為第一家近代紡紗廠。
從阿克萊特開始,以人的肌肉力量支撐的手工工業,逐步被外力驅動的機器工廠替代。
1779 年,工人克朗普頓綜合了珍妮紡紗機和水力紡紗機的優點,發明了「騾機」,即像「騾子」一樣的紡紗機,紡出的紗又細又結實。騾機以水力為動力,最初的騾機有40 只紗錠,後來發展到900 只紗錠,最後增加到2000 只紗錠。
珍妮紡紗機適合紡緯線,阿克萊特的水力紡紗機適合紡經線,騾機適合紡高支(特細)紗。這三種機器為英國棉紡業由手工生產向機械化過渡作出了重大貢獻。由於紡紗機的普遍運用,紗量大增,除滿足織工需要外,還有剩餘,這樣紡紗和織布間的平衡又被打破了。織機的革命推動過紡機的革命,現在紡機的革命,反過來又推動了織機的革命。1785 年,鄉村牧師卡特賴特發明了水力織布機,工效提高了40 倍。這位牧師也脫下黑袍,開辦一家織布廠。
在整個18世紀下半葉,不受封建行會和傳統法規束縛的新興棉紡業已成了工業革命的火車頭,帶動了毛紡、漂染、造紙和印刷等工業的興起和發展。由棉紡機器和織布機帶動大機器生產模式,為工業革命締造了一個精彩開局。
從機器專利到動力工廠
從約翰·凱伊的「飛梭」,哈格裡夫斯改進舊式紡紗輪製成的多軸紡紗機,克朗普頓發明的走錠紡紗機,到詹姆斯·瓦特成功發明聯動式蒸汽機,並建立第一座蒸汽紡紗廠,英國的紡紗技術不斷革新。1803年,霍洛克斯製造出了第一架鐵製織布機,棉紡業終於完成了它漫長的破繭成蝶的歷程。
阿克萊特的水力工廠,既不需力氣也不需技術,全部使用女工和童工,不僅降低了生產成本,還實現了真正的大規模生產。阿克萊特的機器紗比手工紗更均勻更結實,完全替代了麻,最終英國實現了棉布的國產化,在國內市場上很快取代了印度印花布。
一個15歲的孩子照料2架蒸汽織機,織出3匹半織物。同樣時間內,一個熟練工用飛梭只能織出1匹。1790年,蒸汽機驅動的「騾機」紡線速度是中國和印度手工紡線的100多倍。1751年,英國的棉紡品出口額只有4.6萬英鎊,1800年就達到了540萬英鎊。1820年,棉紡織品作為英國最大的工業產品,佔據出口額的半壁江山。到了1861年,棉織品的出口規模是羊毛織品的4倍多,達到4680萬英鎊。也就是說,在100年時間裡,工業化使英國的棉花加工能力提高了1000倍。此外,在1760年~1815年,英國出口的成衣數量也增長了100倍。
1760年,家庭手工紡1磅棉紗需18.12便士。1836年,機器紡1磅棉紗只需1.52便士。機器生產使人工成本下降了近92%。1835年的一個棉紡工所幹的工作,在60年前,至少需二三百人才能完成。1800年,英國棉紡廠加工了價值5600萬鎊的棉花,10年後,年加工量達到1.23億鎊。到了19世紀中葉,英國有1800家棉紡廠,僱用工人32.8萬人,使用蒸汽發動機,年產棉布1.6億米。自拿破侖戰爭結束以來,年產量提高了8倍。1820年,英國還有25萬手工織布者,到1856年,這個群體僅剩不到一成的2.3萬人。
英國從棉紡織工業開始,邁出了人類機械化生產的第一步。毫無疑問,棉花成為工業革命的基礎。1833年,英國大約有150萬人直接或間接在棉紡廠工作。據歷史學家保羅·肯尼迪分析,在18世紀50年代至19世紀30年代,英國紡織業的機械化,使單個生產力提高了300至400倍。紡紗業的發展,也促進了織布技術的改進。與棉紡機相配套的淨棉機、梳棉機、漂白機、整染機也相繼問世,組成了複雜的機器系列。棉紡織業成為英國工業第一個實現機械化的行業,紡織品的輸出出現井噴式增長:1780年尚不到36萬英鎊,1792 年超過200萬鎊,1802 年超過780萬英鎊;20年時間增長了20倍以上。
1776年,阿克萊特的紡紗廠已從諾丁漢擴展到蘭開夏,他的工廠成了世界棉紡業的樣板工廠。到1782年,被阿克萊特的僱傭工已達5000名,他招募的資本達20萬英鎊。阿克萊特的獨特意義在於,他不僅最早實現了對發明與工業的整合,還創造了「一個人可在沒繼承土地的情況下致富」的神話,若在傳統的前工業社會是不可思議的。
在18世紀末期,英國已出現許多專業生產紡織機械的公司,阿克萊特也在高價出售水力紡紗機的生產授權。其他工廠主想要獲得專利授權,須支付高達7000英鎊的費用,另外每年還要再付1000英鎊。
作為工業革命時期的兩個風雲人物,阿克萊特與瓦特在專利權訴訟中成為好友,二者的密切合作使蒸汽機與工廠第一次實現聯姻。之前,由水車驅動的工廠都依河而建。而蒸汽機徹底解放了動力源(600405,股吧),工廠紛紛搬到生活、交通和物流更方便的城市,一場前所未有的城市化,因工廠的聚集而迅速發展起來。1783年,阿克萊特的專利被取消時,蘭開夏只有阿克萊特一家棉紡廠。30年後,工廠數量迅速發展到86家。人口也從當初的2.4萬人激增到15萬人,使曼徹斯特成了世界第一個現代工業城市。在距曼徹斯特36公里的利物浦,從美國源源不斷運來的棉花,在這裡被裝上馬車和運河船。之後,為了更多更快地運送棉花,世界第一條鐵路誕生了。
在現代工業史中,阿克萊特無疑具有極其重要的位置。雖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書」定義為「一種除去封面至少有49頁的非期刊性質的印刷出版物」,但這並不影響阿克萊特那僅3頁紙的專利申請書被列入「改變世界的12本書」。
阿克萊特的專利使得工業革命的關鍵,即棉紡織業產生了突破性的大變革。它建立起一個可在全球工業上起支配作用的工廠體制。這個體制從阿克萊特在世時到今天,基本保持不變。另外,它在工業革命中發揮了極大影響力,使得這次革命不但加速,而且整合了龐大的社會變遷,同時還給上自國家、下至鄉鎮的群眾運動提供的能量,使資本主義經濟得以迅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