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士坦丁一世為什麼要遷都?詳解其遷都的原因
君士坦丁一世為什麼要遷都?在歷史上君士坦丁大帝在公元330年時下令,廢棄了原本的羅馬城,而將拜占庭作為了羅馬新的都城,並將其命名為了"新羅馬"——即人們口中的君士坦丁堡。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拜占庭帝國的誕生,正是在此次遷都下形成的。拜占庭文明,是人類文明史上濃重的一筆,可以說正是因為有君士坦丁大帝遷都在先,才有了流傳後世的拜占庭文明。
在新的都城君士坦丁堡中,君士坦丁大帝將基督教立為了國教,基督文化與希臘文明相結合,構成了所謂的拜占庭文明,又可以稱作東方基督教文明。
國家都城的變遷,往往是有其原因的,君士坦丁大帝的遷都也是如此,是綜合了當時的社會現狀以及經濟發展後,做出的決定。羅馬帝國晚期,處於上層的貴族階級日益腐朽,剝削嚴重,社會矛盾不斷激化,原有的經濟制度難以正常運行,經濟社會崩潰,動盪產生,為了改變現狀,君士坦丁大帝選擇了遷移都城,建立新的統治秩序與帝國文明。
東部的穩定,西部的動亂,也成了遷都的重要原因
在三世紀大危機的衝擊之下,羅馬原有的古代商品經濟結構徹底瓦解,經濟社會崩潰,商業貿易凋零,進而影響到農業,人口總數銳減,出現了大片的田地無人耕種的現象。
隨著這次大規模社會危機的產生,羅馬帝國受到了嚴重的衝擊,政治動盪、軍閥混戰,地方割據產生。而面對著這種政治混亂、經濟崩潰的現象,中央政府卻毫無作為,或者說是無能為力。除卻日益嚴重的地方割據勢力威脅著中央的統治之外,帝國東部地區與帝國西部地區日益拉大的物質文化生活差距,也成為了推翻帝國統治的潛在威脅。
帝國西部社會動盪劇烈,百廢待興,與西方相比,帝國東部地區則緩和的多,故而商貿也可以正常發展。東西方對比之下,東部地區的生活條件與社會狀況明顯要優越於西部地區。如此一來,帝國東部的政治地位不斷上升,帝國皇帝們偏愛東部,遷都東方的城市,也就可以理解了。
解決社會矛盾,加強中央集權,君士坦丁大帝遷都政策一舉多得
羅馬帝國進行共和制改革以來,並沒有促進國家的進步與發展,反而是出現了內戰不斷的現象,使帝國人民深受其害,擺脫這種戰亂不斷的現象,剔除掉帝國原有的腐朽制度,也是君士坦丁大帝遷都的原因之一。君士坦丁大帝登基之後,之所以下定決心進行聲勢浩大的遷都行動,正是希望借此來改變原有的混亂的社會現狀,將權力再度收歸於中央,建立一個高度集權的君主專制政體。
在君士坦丁大帝決定遷都之前,原本的羅馬城已然衰落了,雖然它仍舊是羅馬帝國最大的城市,但在政事作用上,羅馬城已然被排擠到了邊緣地區。
除此之外,元老院雖然佔據著高位,但是已然喪失來其原本的功能,故而君士坦丁大帝在遷都之後,頒布了一系列新的政策,收回了元老院的權力,將其變成了一個咨詢機構,加強了中央集權。拜占庭帝國所處的位置,正好是歐洲與其他大洲各路交通的交合點處,商業貿易的進行,商路的發展,也繞不開君士坦丁堡這座城市,故而一連幾個世紀,世界的商業貿易中心一直被君士坦丁堡所佔據。
遷都後君士坦丁堡在地理位置上佔據了極大的優越性。君士坦丁大帝的遷都,是順應了政治變革與經濟發展的需要,是處於晚期社會的羅馬帝國,進行進一步發展的必然結果。
擺脫外部威脅,促進國內經濟發展,遷都之舉可以讓羅馬帝國獲得戰略優勢
晚期時的羅馬帝國,其面臨的主要威脅有兩個:一個是盤踞在帝國北部的日耳曼人部落,另一個則是位於帝國南部,時刻想要吞併羅馬的波斯帝國。之所以遷都,正是因為國家的防禦形式日益嚴峻,來自北方的蠻族自多瑙河下游地區不斷發起入侵,東山再起,日益發展壯大的波斯帝國,也成為了威脅羅馬帝國統治的隱患之一。
無論是北部的日耳曼,還是南部的波斯,對於羅馬帝國來說,都是極大的威脅,無論哪一方發動進攻,都能使軍事力量較為薄弱的羅馬帝國損失慘重。君士坦丁大帝之所以遷都,便是想借此發展壯大帝國的軍事實力,以應對外部的威脅。而之所以選擇君士坦丁堡為新的都城,正是因為這裡地勢險要,具有天然的地理優勢,是重要的戰略位置。
想要發展軍事,強大的經濟實力是必要的保障,西部的經濟早已在動亂之中破敗不堪,君士坦丁大帝只能遷都到帝國的東部,謀求經濟的發展,進而壯大帝國的軍事力量,以應對來自外部的種種威脅。故而在人們評價君士坦丁堡時,都認為君士坦丁堡有著優越的地理位置,評價其為"大自然專為君主國家設計的政治中心和首都。"
宗教蓬勃發展、文化中心早已向東遷移,遷都比堅守來的更加明智
傳承千年的拜占庭文明,自羅馬古典文明發展演化而來的,但與羅馬的古典文明相比,既有聯繫又有區別。君士坦丁大帝遷都的另一個重要原因,便是適應文化發展的需要。君士坦丁大帝登基時,羅基督教已然成為了羅馬帝國內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君士坦丁大帝承認基督教的地位,保護基督教徒的利益,以此來贏得基督教徒的支持,將其化作自己可以使用的力量之一。
羅馬帝國的社會於公元三世紀爆發了危機,直接導致政體不穩,經濟衰敗,內戰不止。各方貴族割據一方,相互征戰廝殺,百姓便陷入到了水深火熱的生活之中,人們對於殘酷的現實已然感到絕望,只能寄希望於宗教,以得到精神上的解脫。
因此,具有普世性的基督教迅速的發展開來,在帝國後期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視的強大力量,甚至於可以干涉政事。歷代的君主一味的打壓基督教,但均以失敗告終,君士坦丁大帝則一改常態,將基督教變為了鞏固自己統治地位的中堅力量。在基督教的影響之下,以耶路撒冷等眾多東部的城市為中心,已然形成了新的文化地帶,政治文化中心已然由帝國的西部地區遷移到了帝國的東部。
因此君士坦丁大帝放棄了羅馬城,以東部的君士坦丁堡作新的都城,是順應了文化發展的進一步要求的,動亂之下的帝國西部地區早已沒有文化傳承可言,一味的堅守殘破不堪的西部,等待羅馬的只有滅亡這一種結果。
君士坦丁大帝登基時,面對著一片混亂的國內景象,他不但要重整國家的經濟社會與政治結構,還要著手應對恢復國家的文化這個一個嚴峻的問題。帝國西部地區已然破敗,文化傳統盡失,而帝國東部的希臘化文化仍舊保持著極強的生命力,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故而遷都東部,大力發展東部的文化,比起自已然一片廢墟的西部地區重建文化,要簡單的多。
綜上所述,正是因為公元三世紀時爆發的大危機,才造就了遷都現象的發生,危機的爆發,直接衝擊了羅馬帝國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等各個方面。它不僅造成了社會的動盪,中央政權的不穩以及經濟上的崩潰,還進一步的拉大了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之間的差距,進而造成了羅馬帝國境內政治中心、經濟中心、文化中心東移的現象發生,而君士坦丁大帝遷都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進行的。
君士坦丁大帝遷都這一舉措,無論是在政治上還是在經濟上亦或是在文化上,都是有利於國家發展的。政治方面,在遷都之後,帝國成功的擺脫了原本混亂的社會,原本共和制中分散的權力也再度掌控到了君主的手中,中央集權專制制度就此形成;經濟方面,因為地處交通要道的緣故,君士坦丁堡到商業貿易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又可以加收關稅,經濟發展迅速。
軍事方面,當經濟實力發展壯大後,帝國的軍事發展也有了物質基礎,進而發展迅速,使帝國在多重外部威脅之中,有了自保的力量,沒有被外敵所攻陷,綿延發展長達千年之久。宗教方面,在基督教被君士坦丁大帝立為國教後,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形成了所謂的東正教文化圈,在拜占庭文明的影響下,周邊落後的國家和部族,都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教化,文明進一步發展,拜占庭文明直接影響了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出現。拜占庭文明在與其他文明點碰撞交流之中不斷的融合與發展,成為了人類歷史上不朽的詩篇。
正是因為有著如此複雜的社會背景以及經濟發展、政治鞏固和文化重建的需要,所以君士坦丁大帝遷都行動,是對當時羅馬帝國內迫切需要的真實反應,順應了當時社會發展的大趨勢。而後來的歷史也做出了證明,正是因為君士坦丁大帝的遷都之舉,才使得羅馬帝國擺脫了原本腐朽衰敗的社會現象,加強了中央集權專制制度,成為了一個新的煥發生機的帝國。正是因為如此,帝國才可以延續千年之久,在人類的歷史上留下濃重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