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吉芬為什麼會為中國軍隊如此忠誠?最後至死都惦記著中國崛起

馬吉芬為什麼會為中國軍隊如此忠誠?最後至死都惦記著中國崛起

歷史上的為什麽

馬吉芬為什麼會為中國軍隊如此忠誠?最後至死都惦記著中國崛起

提起甲午戰爭中北洋水師的失敗,除了歸咎於慈祥挪用軍餉、物資供應質量差、軍官指揮不行外,不少人對於北洋水師的士兵的表現都不甚滿意,覺得正是因為北洋水師的懦弱才導致了戰爭的失敗,但是有一名美國人卻不這麼認為,他為了維護北洋水軍的榮譽,甚至最後以死明志,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一個外國人為什麼會為中國軍隊如此忠誠呢?

這名美國人名叫馬吉芬,馬吉芬雖然出生在美國,但是卻打小熱愛著中國文化,他嚮往著中國的一切,為此,他從小便立志,長大後要來到這個東方的偉大國家。

可當馬吉芬長大後,此時的中國正處於極弱時期,內焦外患,時常給帝國主義國家欺凌,不是賠償就是割地,在國際上毫無尊嚴可言。但是馬吉芬並沒有因此改變對中國的熱愛,相反,他的內心湧現了參加中國軍隊,為中國崛起而努力的想法。

於是在中法戰爭之後,他來到了中國請求加入北洋水師,可是當時並沒有外國人加入中國軍隊的先例,所以清朝的官員們不敢擅自做主,只好打法他離開。不甘心的馬吉芬親自來到了大使館並通過他人的推薦見到了當時的北洋大臣—李鴻章。

李鴻章畢竟是出過國的人,所以思想相對開朗,他安排了考試來考研馬吉芬的能力。熱愛中國文化的馬吉芬最後順利通過了考試,成為了北洋水軍的一名老師,在馬吉芬的培養下,誕生了不少優秀的士兵。

作為老師的馬吉芬,對待每一個學生都非常的耐心,將自己所知道的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學生。後來,由於工作過於疲勞便打算回國休息,可當啟程走到一半時,甲午戰爭突然爆發了,為了幫助自己熱愛的中國,馬吉芬離開取消了行程趕赴戰場。

在戰爭之中,馬吉芬率領的軍隊不懼炮火,一馬當先的沖在了前面。可哪怕是馬吉芬個人再努力拚殺,也無法挽救北洋水軍慘敗的現實。最後只能痛哭流涕的接收失敗的事實。

可是清政府反倒為了推卸責任將鍋甩在了馬吉芬身上,最後馬吉芬只能遠走回國,離開了他心愛的中國。

回國後的馬吉芬不顧他人的嘲笑,努力宣傳北洋水師英勇作戰的事實,可是換來的卻是周圍人的嘲笑,當聽到清政府向日本割地台灣和賠償兩億元白銀後,馬吉芬在內外憂患之外,終於病倒了,在絕望之際,他馬選擇了在丁汝昌的忌日當天追隨自己的這位上司而去,並留下遺言要求家人在他死後的棺材上蓋上大清的國旗。

雖然馬吉芬最後沒有看到新中國崛起的時刻,可是如果他泉下有知,也一定會為如今中國的繁榮昌盛而感動吧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歷史上的為什麽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