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國民性格 印度的宗教如何影響印度人性格?
一道山脈或一條河流可以是一種文化的坐標,也可以是兩種文化的界標。喜馬拉雅山脈就是這樣一個文化界標,它隔開了中國文化和印度文化,又把這兩種文化維繫在一起。中印兩國國情相似,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社會發展的難題,兩國人見面時也愛稱兄道弟。在印度的生活體會卻是,中印兄弟長得不像,而且兩國文化相差甚遠。
重精神輕享受
歷史悠久的國度都擁有眾多的節日。中國人過節特別講究吃,喜歡用美味佳餚來烘托節日氣氛。印度人卻從來不講究口福,節日慶典更與美食無緣,有時甚至還要減少餐桌上的食物。比如在4月份慶祝羅摩轉世時,民眾不僅要吃素食,菜餚中還不得加入蔥蒜等刺激性調料。印度節日的主要目的是讓神靈高興,自己再從中得到精神上的滿足。因此,印度人把創造力獻給了神廟和神像,沒有在飲食上下功夫,印度飲食根本無法與中國飲食媲美。在印度,素食者占很大比例,全國到處都是素食餐廳。
中印文化專家帕蘭傑毗(中文名白春暉)曾對中印文化進行過比較,他認為中國人生活在世俗世界,印度人生活在精神世界。印度教相信生命輪迴。只有當肉體死後,肉體包裹的靈魂才會投胎轉世。肉體是靈魂的載體,也是靈魂最後解脫的障礙,所以印度教徒不會用美食嬌縱自己的身體。這種世界觀對印度文化產生了重要影響。公元前321年,旃陀羅笈多建立了孔雀王朝後便退位苦修,最後飄然逝去。他的孫子阿育王把印度疆域擴到中亞,卻在晚年皈依佛門,青燈孤影,了此一生。幾乎同一時期,秦始皇統一了中國,並為自己修造了奢華陵墓,還把財富和軍隊搬入地下。印度古代帝王沒有留下墳塚墓碑,連骨灰也沒有留下。遍佈印度各地的廟和塔都是神的居所。由此可見,兩種世界觀造就了不同的文化遺產。
重內在秩序輕外部環境
印度人對精神有多麼執著,就對現實有多麼冷漠。印度街道和公共場所顯得散漫而無序:路上,車輛和動物並行,很多汽車都有碰撞過的痕跡。僅僅把這種混亂歸結為管理不善並不全面。根據印度教聖典《奧義書》的解釋,人生活的物質世界都是幻覺。既然是幻覺,何必在意眼前的混亂呢?同時,印度教的輪迴觀念使印度人不重視時間,反正這輩子不行還有下輩子,印度人的性格似乎注定是散漫的。
印度並非沒有秩序,這種秩序是建立在內心之上的。印度教按社會分工把人分為四等:負責祭祀的婆羅門地位最高,剎帝利是武士階層,吠捨主要是經商,首陀羅只能從事卑微的工作。這種種姓制度構築起了印度鋼鐵般的社會結構。在現代都市,城市生活掩蓋了市民的種姓身份,但只要來到一個印度教徒的家庭,依然會看到等級差別的存在。廚師只負責做飯,掃地者只負責掃地,兩種工作不得混淆。
在印度教文化中,精神比物質重要,內容比形式重要、目的比表達重要。印度人不會把漂亮建築故意集中在主幹道兩側,而是根據建築物的功能和需要來選擇建築地點,所以街道顯得破爛陳舊。在一些不起眼的地方,卻經常可以看到精美漂亮的建築。這不僅讓人領略到印度建築的精緻,也可以認識到印度文化的精髓。
重個人輕集體
印度教的修行是一種個人行為,任何人都無法取代。《吠陀》裡有一句話:「就算在群飛的鳥兒中,每一隻鳥都得自己飛。」印度教沒有固定的禮儀和聚會,一個人每天的行動和想法,決定了他來世的命運。這種自我意識在印度婦女紗麗的豐富色彩中得到了體現。正如一棵樹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一樣,在一群婦女的紗麗中,很難看到一模一樣的顏色和圖案搭配。每個婦女都能依據自己的喜好找到恰當的色彩和圖案。
這種注重自我也與印度歷史有關。印度歷史分裂時間長、統一時間短。這就削弱了印度人的集體意識。在宗教文化的熏陶下,人們只想著自己頭頂的那一片天空。帕蘭傑毗說,印度人目光短淺,沒有大局意識,但印度人擅長數學計算和邏輯推演,這使得印度人在任何場合都顯得精明而自信。這種自信往往通過咄咄逼人的講話表現出來。這是一種情緒釋放,沒有明確目的,也不期待對方有任何正面反應。
這種自信在西方社會獲得廣泛讚許,也使印度人多了一份自負。印度邊境口岸豎立著不少巨型廣告牌,上面醒目地寫著:「你已經進入了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無論外國人在印度看到的是貧困還是富裕,印度人根本就不在乎別人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