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到18世紀間,奧地利和土耳其為爭奪東南歐和中歐的霸權而進行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 奧斯曼土耳其人原是一支遊牧突厥部落。13世紀末葉,奧斯曼突厥部落酋長的兒子奧斯曼襲封後
土耳其人的祖先是我國北方遊牧的突厥人。5世紀時,突厥人居於天山和阿爾泰山 之間,處於原始社會末期。6世紀中期,突厥成為橫亙亞洲北部的大國。經過6-7世紀 隋、唐對突厥的戰爭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一個橫跨歐亞的大帝國。在這個帝國裡,男人才是世界的主宰,女人只是附屬品,她們的位置在家庭。 但是有一個來自東歐的女人,她成功操縱帝國的蘇丹繼承,並
奧斯曼帝國的蘇丹(1774年-1789年在位),阿卜杜勒·哈米德一世為蘇丹艾哈邁德三世的兒子,在其生命的頭43年,他一直按照帝國的傳統被其兄長和前任穆斯塔法三世監禁在後宮中(這一腐朽
奧斯曼帝國是什麼國家?小編為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說起奧斯曼帝國,相信大家都不會很陌生了,這是一個主要由突厥人歲建立起來的國家,發家於安納托
奧斯曼帝國的衰落被歷史學家認為是帝國現代化的時期。帝國在前線失去不少領土,中央政府的衰弱導致管治不穩,帝國在坦志麥特時期試圖對帝國進行改革及重組。在坦志麥特時期,
穆斯塔法四世,是奧斯曼帝國第29任蘇丹,兼任哈里發(1807年-1808年在位),阿卜杜勒·哈米德一世之子。 穆斯塔法四世出生於奧斯曼帝國首都伊斯坦布爾,他的父親是蘇丹阿卜杜勒·哈米
1918年10月14日,土耳其的大維奇爾艾錫代表土耳其處理有關停火談判的磋商。10月30日,《穆德洛斯停戰協定》被簽訂,協約國開始實施之前已經秘密協議的瓜分土耳其。 1918年10月13日,
奧斯曼帝國攻陷君士坦丁堡,攻陷貝爾格萊德,攻陷布達,圍攻維也納,奪取了地中海的東岸和紅海要道。奧斯曼帝國成為一個龐大的帝國,版圖囊括以前的阿拉伯和拜占廷兩個帝國的
羅克塞拉娜(Roxelana,1506年-1558年4月15日) ,土耳其語稱許蕾姆(Hurrem,意為高興者),阿拉伯語稱卡裡瑪(كريمة,意為尊貴者),奧斯曼帝國蘇丹蘇萊曼一世皇后。因為在政治上權勢很大
奧斯曼帝國每定都一處,皆大幅改革當地經濟,使其成為新政經中心。諸如布爾薩、埃迪爾內(哈德良堡),伊斯坦布爾皆然。因商人及工人對於創造大都會尤其重要,穆罕默德二世與其
15世紀末,日益強大的法國發現自身領土被哈布斯堡的家族領土所包圍,於是在1494年發動意大利戰爭,先後奪取了米蘭、薩伏依等地,但對那不勒斯王國的侵略卻被挫敗,此後兩個世紀
和多數穆斯林世襲制國家一樣,奧斯曼帝國的司法系統只願採納大部分和其政權合法性沒有衝突的伊斯蘭教法,組織起一個地區法學系統。奧斯曼帝國的司法行政是平衡中央及地方權力
維也納之戰加速奧斯曼帝國衰落 當卡拉索別斯基和洛林公爵查理當做拯救者。數天後,皇帝利奧波德來到維也納,人們對他就沒那麼熱情了。慶祝活動結束時,索別斯基說:「我來了,
1683年7月14日,土耳其軍隊合圍維也納城。此時,困守維也納的是以施塔海姆貝格伯爵為首的不足13000人的守城部隊,此外城中還有5000餘市民、學生和奴隸。維也納守軍武器不足,裝備較
要公正、仁慈、珍視學者、保護人民——奧斯曼一世 奧斯曼也許是歷史上名聲最響的帝王了,他的名字成為土耳其帝國的國號延續了600多年,這個龐大的帝國地跨亞非歐三大洲,扼住大
喬治·卡斯特裡奧蒂·「斯坎德培」(阿爾巴尼亞語:Gjergj Kastrioti "Sknderbeu",希臘語:Γε?ργιο? Καστρι?τη? "Σκερντ?μπεη?",1405年-1468年1月17日),阿爾巴尼亞民族英雄。斯坎德培出生
今天小編給讀者們介紹一個甚少被提及到的女性歷史人物,她是土耳其歷史奧斯曼王朝的皇后(以下稱奧斯曼帝國),最重要的是她的兒子是土耳其歷史、乃至歐洲歷史、甚至是世界歷史
蘇萊曼一世 Kanuni Sultan Suleyman (1494—1566年),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蘇丹(1520—1566年在位) 他猛擊、毀壞和消滅一切擋道的東西——外國使者評論蘇萊曼大帝 佔據大陸咽喉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為土耳其人建立的一個帝國,創立者為奧斯曼。17世紀也叫奧托曼帝國。土耳其人初從屬於羅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