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說明:請輸入查詢關鍵詞,例如:情感熱線
有人說,最親近的關係總是最脆弱的,朋友之間的關係作為人際關係的一種,雖沒有骨肉血脈的相連,但卻有一種親情無法替換的東西,也許在生活中的某個瞬間你會發現,身邊最好的朋友在那時就像一個翻版的你自己,讓你有一種心靈互動的感覺,但也有這樣的時候,你認為你的好朋友對你瞭如指掌,有許多事不該對你有所隱瞞,甚至從某一天開始他突然疏遠你而讓你感到莫名其妙,或許有時你會替他做許多事,但他卻不太領情……朋友之間互相關心是無需置疑的,但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如果任何事都不分你我的話,是不是也會使友情陷入一種尷尬的境地呢?
真朋友就像涼白開
與甜蜜的愛情相比,友情顯得平淡無奇;與溫馨的親情相比,友情難免索然寡味。愛情如美酒,親情似濃湯,友情只能是涼白開。可是口乾唇燥的人,最需要的莫過於一杯沁潤心肺的水;當一個人苦悶不堪的時候,朋友伸過來的手往往勝過戀人的熱吻和親人的慰藉。水是生命的主要元素,朋友是人生的基本支柱。
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無須背負海枯石爛的誓言,不用防備「朝三暮四」的變遷,不必講究噓寒問暖的客套,也不用顧忌牽腸掛肚的擔心,朋友就是那個願意做你聽眾、卻不讓你內心不安的人。煲電話粥也罷,促膝談心直到東方發白也罷,煩悶與苦惱盡可以和盤托出。你感激他的耐心,他感謝你的信任,然後互道珍重各走各的路。
都市中人個個如刺蝟一般,朋友間相處應該既能感受到對方的溫暖又免於相互的傷害,大可不必認準一個好友跟你分擔所有的歡喜悲憂。愉快地相互欣賞,忙的時候放在一邊,有空的時候搞個聚會,需要的時候打個招呼,朋友就是這麼簡單。
(禾田)
每個人都需要自由的空間
心理學家霍爾認為,人際交往中雙方所保持的空間距離是人際關係的表現,研究發現,親密關係(父母和子女、情人、夫妻間)的距離為18英吋,個人關係(朋友、熟人間)的距離一般為1.5~4英尺,社會關係(一般認識者之間)一般為4~12英尺,公共關係(陌生人、上下級之間)的距離為12~25英尺。
說出這個理論,並不是我也認可與朋友、熟人交往要把距離控制在1.5~4英尺之間這麼精確,但我贊同人際互動中的距離的確是人對事物在態度上的一種表現。
朋友、熟人往往是通過溝通,在思想、情趣等方面因為相通或互補而建立了比較親密的類似於戰友般的情誼,在他們面前,我既不會刻意隱瞞自己的惡習,也不會坦誠地傾訴自己所有的缺點,因此,朋友、熟人能夠介入且只能介入的也只是我生活的一部分。而在一個屋簷下朝夕相處的父母、愛人一定瞭解我是否早起刷牙,是否睡前洗腳等一系列的生活細節,所以,他們介入我生活的程度更深,這樣的親密是任何一個朋友不能比擬和替代的。
對我而言,如果把自己看作一個集合,把上面的兩類人想像成另外兩個集合,則這兩個集合都與我有交集,兩個集合既不包含我也不與我重合,我自己與他們永遠都不相交的部分,這是我的私人空間,它只屬於我,是我最個性化的部分。
無論對朋友還是父母,我的私人空間永遠都不會敞開,他們可以遠遠地欣賞,因為那裡雖然隱秘但不骯髒,雖然是很小的一個空間,但我需要並且一定要用自由填滿,其實,這對每個人都很重要。
(雅雅)
總會有不喜歡朋友打擾的時候
我把自己的朋友大致分成三類,第一類是最要好的,彼此非常瞭解對方,並確認能夠同甘共苦的,屬於患難之交。第二類是比較好的,在某一個特定的場合條件下認識的,是有些話能說有些話不能說的朋友。第三類屬於萍水相逢的朋友。
我願意把朋友這個稱呼定義為我的第一類朋友,因為我們最貼近,最投緣,真正是無話不談,我們都會盡可能為對方著想,但我不歡迎我的朋友介入我的私人生活,也許更多時候朋友是出於關心你的目的,怕你受到傷害才無意識地介入的,如果你不喜歡,最好是先給他暗示,但如果他仍不明白,可以約他出來聊一聊,把自己的意思恰當地表達出來。
有的人把好朋友當成自己,認為好朋友之間就不能有秘密,其實,「無話不說」也有個限度,有這樣的事發生在身邊,兩個特別要好的女孩,同吃同住,好得就像一個人,彼此對對方都瞭如指掌,由於她們太熟悉對方而不分你我,把對方的秘密當成自己的而告知於人,嚴重影響了朋友的正常生活而使朋友關係難以維持,所以,就算是對最好的朋友,也要適當保留一些你個人的秘密,不要妄想公開你的私人生活來證明你對朋友的誠意,也不要奢求朋友會對你的任何私人問題都有幫助,是自己面對的就要勇敢面對。
如果兩個好朋友在事業上能夠志同道合,在生活上能夠互相關心,而在私人生活上又相對獨立,彼此不打擾對方喜歡的生活,那才是一種高尚的友誼,相信這也正是我們作為別人朋友所要追尋的境界。
(小信)
對朋友說「不」又怎樣?
上個月,我的大學同學進輝因為生意失敗缺錢周轉,我把所能資助他的5萬元錢拿出來借給他。進輝很感動,他知道我是傾囊相助,所以,他每晚都會打電話來大吐苦水,我每天下班很晚回來後,還要花兩三個小時陪他聊天解悶,說完他的事,他又開始說我家的事,而且上上下下的事他都不免要評論幾句,大大小小的事他都要打聽。開始,我覺得他心情不好,只要他問起,我都或多或少地說兩句,可有一天我回家很晚,他和我妻子也絮絮叨叨地說了從我嘴裡聽說的我家的事,害得妻子以為我對她有意見。更糟糕的是,他在半夜三更會來找我,讓我陪他去酒吧,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將近一個月,我再也忍受不了,妻子、孩子的生活也受到了影響,對我牢騷滿腹。我覺得我能為朋友兩肋插刀,可我已自身難保了,再也沒精力幫他了。有一天,我也跟他大吐苦水,他畢竟是我朋友,很瞭解我,也明白了我不喜歡他這樣的相處方式。
對朋友說「不」真的很難,但只要不是「見死不救」,是朋友的話一定能夠理解。
(恪偉)
距離產生美
記得有一次,我去聽一個書法講座,老師在講如何欣賞一副作品時講到,創作者不論是寫是畫,在作品完成後,總要掛起來,然後再退後幾步,站在一個合適的距離上來欣賞,這樣才能體會到作品的整體美。這種感覺在欣賞油畫時更明顯。太近了,看到的只是一塊塊顏料的堆積,太遠了又看不明白了。只有在距離合適的時候,你才會看到一副完美的藝術作品。我想,人與人的交往也一樣。人是大自然中最傑出的一件作品,那麼,你在欣賞他人的時候,是不是也應該站開一點,留出一點距離呢?
其實,這種距離既是自尊,也是尊重他人。畢竟人是有思想的、獨立的、完整的個體,同時也是有理性的、自私的動物。在這個私有的社會中,每個人都要獲取自己的生存空間,為了這個私有的空間,人就要不斷地去拼爭。相距太近了,每個人的利益空間就相對狹小了,摩擦的機會也就多了,摩擦多了還會有朋友嗎?如同一隻可以養一兩條魚的缸偏要放進五六條魚甚至更多,結果會怎樣?古人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大概就是因為這遠方來的朋友不會與自己有利益衝突,這遠方既可以是地域的,也可以是行業的。
留出距離就是給自己留出一個空間,也給對方留出一個空間,大家都有了自己的空間才會和諧相處,如同太陽、地球、月亮一樣。
本文地址:http://www.shahaizi.com/wenzhang_gushi_3.php?id=9228&s=1218863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