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知識大全 - 亞健康治療之行為療法

使用說明:請輸入查詢關鍵詞,例如:亞健康

亞健康治療之行為療法

行為療法亦稱矯正療法。此法源於行為主義理論,並運用行為主義方法來進行咨詢和治療。俄國著名生理學家巴甫洛夫(1849-1936年)的條件反射理論及其發現的條件反射作用現象、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和行為主義理論創始人華生(john broadus watson,1878-1958 年)的模擬恐怖實驗、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斯金納(burrhus frederick skinner,1904-1990年)的操作條件反射理論,被概稱為行為理論。行為理論認為,只有根據一個人的外顯行為才能決定此人是正常的還是異常的,若人行為不正常,則此人就是異常的。所有的行為都是學習獲得的。咨詢人員可以通過對個體的再訓練(再教育或重新建立條件反射)的方法(即教他對周圍環境中的刺激作新的適宜反應)和在某些方面改變他的環境的辦法把不正常的行為變為正常。這就是行為療法的基本原理。

行為療法有多種具體的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幾種:

1系統脫敏法,又稱交互抑製法、對抗條件作用。它應用經典性條件反射原理,逐步地使正常反應加強、不正常的反應消失,從而達到行為矯正的目的。也就是讓患者分步驟地接觸使他引起敏感反應(如恐懼、焦慮、厭惡等)的事或物,由反應程度輕的逐步過渡到反應程度重的,使他逐漸習慣而消除敏感。此法常用於恐怖症、焦慮症等。另一種脫敏法是衝擊療法(又名暴露療法、滿灌法),即患者直接接觸敏感的事物,並促其堅持,從而達到脫敏的目的。

2厭惡療法,又稱處罰消除法。此法也是根據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原理而發展起來的。咨詢者幫助咨詢對像將要消除的行為或症狀同某種使之厭惡的或處罰性的刺激結合起來,通過厭惡性條件作用,從而達到消除或減少不良行為的目的。此法常用於戒煙、戒酒或藥癮以及矯正性變態、強迫症和某些其它不良行為。

3條件操作法,又稱獎勵強化法。這是根據斯金納的操作條件反射原理而設計出來的,目的是通過強化(即獎勵)而形成某種期望出現的良好行為。當患者出現某種預期的良好行為表現時,馬上給予獎勵,從而使該行為得到強化。此法常用來糾正不良習慣,對行為障礙有療效。

4模仿法,又稱示範法、觀摩法。這是根據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albertbandura,1925- )的社會學習理論而創立發展出來的。社會學習理論認為,人有許多複雜的行為是不可能通過經典條件反射和操作條件反射的作用來簡單地加以控制或改變的,必須通過觀摩、示範或學習,通過模仿才能獲得。我國人們常說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這個道理。根據社會學習理論,咨詢者可設計一些程序,使咨詢對像有機會通過模仿學習獲得新的行為反應,或用適當的行為取代不適當的行為。

應用行為療法,對治療亞健康中的某些心理疾患具有良好效果。例如,治療強迫症、焦慮症、抑鬱症等。

本文地址:http://www.shahaizi.com/wenzhang_health_3.php?id=11419&s=1237546512

贊助商鏈接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