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知識大全 - 家庭的心理教育

使用說明:請輸入查詢關鍵詞,例如:心理健康

家庭的心理教育

家庭和學校一樣,是學生成長的主要環境。中學生正經歷身心巨變,他們與家庭之間的關係也不同於往昔。小學時代,家庭是保護自己的城堡,現在對中學生來說,則是時刻想從家長的嘮叨、管教、干預、限制中解脫出來,劃出屬於自己的小天地,有的甚至不惜選擇出走。正如有位心理學家曾經說過的那樣:在人生的各個階段中,青少年時期是最叫人憂慮的。之所以會這樣,一是兒童時期適應不良所積累下來的問題,到了青少年時期便會表現得更加明顯與嚴重;二是青少年過渡到成年期,在追求獨立與建立自我的過程中,常會發生各種特殊的適應困難。中學階段,是人的一生最關鍵而最富有特色的時期,也是身心急劇發展、變化的時期。如何度過人生路途的“黃金時期”,是擺在每個家庭、每位中學生面前的課題。
中學階段家庭教育對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的影響如何?我校2000年對高一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到目前這止,你認為對你成長影響較大的因素是哪三種?”答案是:(1)父母的影響占76.22%;(2)家庭其它成員的影響占12.8%;(3)學校和老師的影響占43.9%;(4)社會現實的影響占67%;(5)朋友的影響占34.75%。
可見,家庭對中學生的成長影響是十分重要的。下面就從三個方面來探討中學階段家庭教育對中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關係。


一、家庭價值觀念與中學生心理健康
一個人的行為常受其價值觀念影響,自己認為重要的就會努力去做。一個重視教育的父母不僅會身體力行做對孩子有益處的事,在日常家庭生活中也會灌輸教育重要的價值觀念。孩子的學業進步受到父母的重視,孩子學習的興趣自然會增加。學習興趣的促進作用,表現為發自內心的好奇心、求知慾、抱負等。在外部行為上表現為對學習活動的注意,從而引發行為趨向目標,在學校的各種活動中都能積極主動、興致勃勃。在學習過程中表現為學生體驗攻克難題的喜悅,獲得知識的滿足等等,使學生感到學習活動本身就是一種享受。這部分學生在學校學習主動,一般來說,學習成績優良,2000年在高一年級問卷調查瞭解到,別人不督促,能主動學習的占77.44%。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認真思考,爭取獨立解決占62.49%,馬上請教老師或同學占9.87%,放棄不做的占2.44%。你放學回家複習功課,先複習書本知識再以練習鞏固,並做好預習工作占7.92%,寫完書面作業,並預習第二天功課的占37.19%,寫完書面作業就行了占19.5%,以上都不是占23.7%。
一般教育程度高的父母,本身對孩子教育有較高的認識,也較關心,因此勤於吸收新的教育理論和觀念,並應用於教育子女上。教育水準高的父母,可能從事需要較高專業技能的職業,會無形中影響孩子的學習。一般來說來自廈大、海洋三所的學生的學習成績較好,父母供給子女較多的文化剌激,諸如書籍、參觀旅遊等。在2000年高一年級問卷調查中訂報刊雜誌的占68.9%,自己購買相關的課外書占76.82%。
父母重視家庭生活並以孩子的教育成長為生活的重心,學生在校表現好,學習好,心情愉快,心理發育健康。這部分學生感到知識的重要性,隨著年齡的增長,不斷探索好的學習方法,成績一般穩中有升,心態較好,他們的學習生活充滿了快樂。從心理學角度講,這些同學的心理是健康積極向上的。
在商品經濟大潮的衝擊下,有人短時間內奇跡般地暴富起來,知識分子的經濟收入與這些人相差懸殊,知識貶值,分配不公,腦體倒掛的現象,使一部分家長認為“讀書無用”,對教育價值的判斷採取了功利主義的態度,孩子讀書好壞無關緊要,樹大自然直,只忙於自己賺錢,對孩子讀書缺乏家教;也有一些家長對學校現行的一些片面追求升學率,導致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缺乏全面認識,產生不滿與困惑,而影響孩子對學校生活不感興趣、厭學,心理上感到彷徨、無奈,甚至痛苦。學習成績不良的這部分學生一般表現為退縮、自暴自棄,自覺矮人一等。但他們並非一無是處,這些學生往往操作技能水平較高,部分學生對美術表現濃厚的興趣,但語言和數學能力較弱。


二、父母的期望與中學生心理健康
據研究發現,孩子能力的發展、學業成就高低與父母的期望值成正比。父母對子女要求或期望較高,同時在子女成功時給予鼓勵,失敗時給予懲罰,則子女的成就動機就較高;反之,父母對子女要求較低,期望較低,則子女的成就動機相對也低。子女的學業成就高低與父母對孩子成就的期望值及父母經常參與子女的學業活動之程度有直接關係。
2000年高一年級問卷調查顯示,學生產生學習動力的原因:(1)改善家庭生活的現狀,報答含辛茹苦的父母占6%;(2)社會競爭激烈,個人要爭取一個理想的工作占55.48%;(3)不辜負父母的期望占15.24%;(4)同學間的升學競爭很激烈占12.8%;(5)為了祖國的富強與社會的發展占10.36%。
學生對自己未來的設計:(1)讀完高中就出國留學占6.1%;(2)讀完高中考上重點大學占75.6%;(3)讀完高中能考上大學,有書讀就行6.7%;(4)順其自然占9.75%。
學生對自己的期望值是與社會和家庭對他的期望值密切相關的。據鄭日昌教授的調查,有70%的學生表示“考不好難向家長交差”。可見家長的期望水平過高是形成孩子心理壓力,產生焦慮症,尤其是考試焦慮症的直接原因。若父母虛榮心太重,而對子女的發展限度、能力大小及興趣全然不知,對子女寄以超出其能力限度之期望,那麼子女在心理壓力下極易為焦慮所困擾。如果學校的領導和教師又把眼睛盯在學生的考分上,一心想讓學生在考試中拔尖揚名,則學生的焦慮更是加重。據1998年“雙十中學學生十最調查”問卷,中學生心理緊張的原因,來自父母方面的占43.6%(其中被父母錯怪、誤解的占15.1%,父母感情不和占12.1%,受父母打罵訓斥占7.3%,父母抽煙占2.1%,父母要求過高的占2.4%,被父母強迫做某事的占1.9%,被父母批評占1.9%),來自學習上的占11.3%(其中考試成績不好的占8.8%,作業太多佔1.5%,家庭學習環境不好的佔有1%),來自家裡其他成員的占8.7%。
雖然說父母期望值與子女成就成正比,但過高的期望值給子女造成太大的壓力及困擾。父母應衡量子女的能力,在限度內給予適當的期望,在和諧的親情關懷下,根據期望採取積極的教養方式,孩子自然會努力,全力以赴地學習。
在重點中學,對孩子期望過低的家長是極少數,他們對孩子的學習漠不關心,不聞不問,只要求能畢業,將來能找份工作就可以了。有的家長自認為有錢,考不上高一級學校家裡花錢送孩子上學,平時對孩子的教育放鬆,要求低,孩子不僅能力沒有得到很好發展,而且缺乏上進心和求知慾。


三、父母的教養方式與中學生的心理健康
許多研究都證實了父母的教養方式是影響子女成就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家庭因素。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孩子的生活適應、學習行為、各項能力的心理發展有直接影響。
根據中科院王極盛教授的調查,把家長的教育方式分為四類:
一、過分保護型:過分保護就是父母都代勞了,父母就像保姆一樣干家務,幫助孩子解決一切問題,其實質就是溺愛。這使孩子失去了正常的、積極的自由發展的個性,結果培養出的孩子懦弱、依賴與無能。這種個性心理特徵熄滅了孩子的創造慾望,處處需要別人指點與幫助,智力發展受到限制。
二、過分干涉型:過分干涉就是限制孩新的教育理論和觀念,並應用於教育子女上。教育水準高的父母,可能從事需要較高專業技能的職業,會無形中影響孩子的學習。一般來說來自廈大、海洋三所的學生的學習成績較好,父母供給子女較多的文化剌激,諸如書籍、參觀旅遊等。在2000年高一年級問卷調查中訂報刊雜誌的占68.9%,自己購買相關的課外書占76.82%。
父母重視家庭生活並以孩子的教育成長為生活的重心,學生在校表現好,學習好,心情愉快,心理發育健康。這部分學生感到知識的重要性,隨著年齡的增長,不斷探索好的學習方法,成績一般穩中有升,心態較好,他們的學習生活充滿了快樂。從心理學角度講,這些同學的心理是健康積極向上的。
在商品經濟大潮的衝擊下,有人短時間內奇跡般地暴富起來,知識分子的經濟收入與這些人相差懸殊,知識貶值,分配不公,腦體倒掛的現象,使一部分家長認為“讀書無用”,對教育價值的判斷採取了功利主義的態度,孩子讀書好壞無關緊要,樹大自然直,只忙於自己賺錢,對孩子讀書缺乏家教;也有一些家長對學校現行的一些片面追求升學率,導致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缺乏全面認識,產生不滿與困惑,而影響孩子對學校生活不感興趣、厭學,心理上感到彷徨、無奈,甚至痛苦。學習成績不良的這部分學生一般表現為退縮、自暴自棄,自覺矮人一等。但他們並非一無是處,這些學生往往操作技能水平較高,部分學生對美術表現濃厚的興趣,但語言和數學能力較弱。
二、父母的期望與中學生心理健康
據研究發現,孩子能力的發展、學業成就高低與父母的期望值成正比。父母對子女要求或期望較高,同時在子女成功時給予鼓勵,失敗時給予懲罰,則子女的成就動機就較高;反之,父母對子女要求較低,期望較低,則子女的成就動機相對也低。子女的學業成就高低與父母對孩子成就的期望值及父母經常參與子女的學業活動之程度有直接關係。
2000年高一年級問卷調查顯示,學生產生學習動力的原因:(1)改善家庭生活的現狀,報答含辛茹苦的父母占6%;(2)社會競爭激烈,個人要爭取一個理想的工作占55.48%;(3)不辜負父母的期望占15.24%;(4)同學間的升學競爭很激烈占12.8%;(5)為了祖國的富強與社會的發展占10.36%。
學生對自己未來的設計:(1)讀完高中就出國留學占6.1%;(2)讀完高中考上重點大學占75.6%;(3)讀完高中能考上大學,有書讀就行6.7%;(4)順其自然占9.75%。
學生對自己的期望值是與社會和家庭對他的期望值密切相關的。據鄭日昌教授的調查,有70%的學生表示“考不好難向家長交差”。可見家長的期望水平過高是形成孩子心理壓力,產生焦慮症,尤其是考試焦慮症的直接原因。若父母虛榮心太重,而對子女的發展限度、能力大小及興趣全然不知,對子女寄以超出其能力限度之期望,那麼子女在心理壓力下極易為焦慮所困擾。如果學校的領導和教師又把眼睛盯在學生的考分上,一心想讓學生在考試中拔尖揚名,則學生的焦慮更是加重。據1998年“雙十中學學生十最調查”問卷,中學生心理緊張的原因,來自父母方面的占43.6%(其中被父母錯怪、誤解的占15.1%,父母感情不和占12.1%,受父母打罵訓斥占7.3%,父母抽煙占2.1%,父母要求過高的占2.4%,被父母強迫做某事的占1.9%,被父母批評占1.9%),來自學習上的占11.3%(其中考試成績不好的占8.8%,作業太多佔1.5%,家庭學習環境不好的佔有1%),來自家裡其他成員的占8.7%。
雖然說父母期望值與子女成就成正比,但過高的期望值給子女造成太大的壓力及困擾。父母應衡量子女的能力,在限度內給予適當的期望,在和諧的親情關懷下,根據期望採取積極的教養方式,孩子自然會努力,全力以赴地學習。
在重點中學,對孩子期望過低的家長是極少數,他們對孩子的學習漠不關心,不聞不問,只要求能畢業,將來能找份工作就可以了。有的家長自認為有錢,考不上高一級學校家裡花錢送孩子上學,平時對孩子的教育放鬆,要求低,孩子不僅能力沒有得到很好發展,而且缺乏上進心和求知慾。
三、父母的教養方式與中學生的心理健康
許多研究都證實了父母的教養方式是影響子女成就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家庭因素。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孩子的生活適應、學習行為、各項能力的心理發展有直接影響。
根據中科院王極盛教授的調查,把家長的教育方式分為四類:
一、過分保護型:過分保護就是父母都代勞了,父母就像保姆一樣干家務,幫助孩子解決一切問題,其實質就是溺愛。這使孩子失去了正常的、積極的自由發展的個性,結果培養出的孩子懦弱、依賴與無能。這種個性心理特徵熄滅了孩子的創造慾望,處處需要別人指點與幫助,智力發展受到限制。
二、過分干涉型:過分干涉就是限制孩子的言行,畫框框、定調子。孩子按父母的認識和意願去活動,不能超越父母的指令,缺乏思維的批判性,做事沒主意,人云亦云。這樣做的結果是孩子很少有發散性思維,也缺乏創造力。
三、嚴厲懲罰型:儘管不普遍,但還是存在。即教育孩子態度生硬,對子女缺乏感情,言語粗魯、方法簡單,強迫子女接受自己的看法與認識,常挖苦責備,甚至打罵孩子,損傷孩子的自尊心。這種教育方式,一方面可能使孩子的性格壓抑,心理自卑,遇事唯唯諾諾,缺乏獨立的能力,影響孩子健康人格的發展。同時也可能使孩子像父母一樣粗魯、冷酷,沒有教養。
四、理解民主型:這類家長能理性地指導孩子成長,對孩子在學習上要求不怎麼多,但在做人上要求孩子做一個正直有用的人,不要求孩子考多少分,不施加壓力,只要盡力即可。為了給孩子創造好的學習環境,有的家長自己不看電視、少說話。父母對孩子從小到大沒有打罵。
綜上所述,家庭父母的價值觀、期望值、教養方式與孩子的心理和行為發展密切相關。家庭關係和諧,父母關愛,孩子長期在愉快心理氛圍中生活,個性開朗、活潑、聰明、大方能幹。相反,家庭中缺乏關愛,孩子不被父母接納,長期在壓抑、恐懼中成長,個性往往孤僻、膽孝自卑、冷漠。這說明人的心理活動能否處於積極健康的狀態是決定孩子心理品質的重要因素。
四、家庭素質教育不可忽視
國際知名心理學家、瑞士人丹尼什把孩子的成長生動地比喻為一棵樹的生長:心理就像樹根一樣,雖然看不見,但卻非常重要。看不見的部分關係著一棵樹的高大強壯,關係著一個人的生存發展。丹尼什博士提到這樣一個觀點:樹根的成長期是5年到15年,15年後才是樹幹與樹葉的成長;一個孩子心理建設的重要成長期也是在人生的頭15年,在生命最初的年頭便學會自我約束、推遲慾望、不自私,做好人,將會使孩子的一生充滿人性的光彩。博士的話值得引起作父母家長深思。
溺愛型家長占的比例大於30%,這部分家長認為自己辛苦賺錢,孩子吃、穿、玩的都儘管滿足了,孩子不拿出好成績就對不起父母。殊不知人區別於其他動物,恰恰是除了吃、穿外還有思想。如果我們的家庭教育觀念不向素質教育轉變,那麼我們的下一代在心理承受能力、學習能力、生活能力、工作能力方面都會存在問題。尤其是獨生子女,他們從小生長在成人世界裡,是家庭裡的“個體戶”,他們渴望被尊重、被信任、被理解。父母們,必須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實現學校素質教育與家庭素質教育的同步進行。

本文地址:http://www.shahaizi.com/wenzhang_health_3.php?id=13771&s=1186252134

贊助商鏈接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