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活小常識 - 教你挑選安全食品五原則

使用說明:請輸入查詢關鍵詞,例如:健康常識

教你挑選安全食品五原則

教你挑選安全食品五原則

從「瘦肉精事件」到「蘇丹紅鹹鴨蛋」,從「孔雀石綠」到「磕藥多寶魚」,最近「甲醛銀魚」、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三聚氰胺雞蛋等食品安全問題一波接一波發生,不少家庭主婦擔心:現在到底該吃什麼?

來自市食品藥品監管局一份主要食品抽檢報告結果顯示,目前本市食品安全總體水平安全可控,市民無須過度擔心。市食品研究所副所長馬志英總工程師、瑞金醫院中醫科主任、腫瘤專家沈小珩教授、上海海洋大學食品經濟管理系主任蒙少東為市民選購食品出謀劃策,提醒五大科學安全原則。

原則一:選購地點要防「斜

許多「上班族」常常是在匆匆出門後,才開始考慮早餐問題。於是,車站附近的小作坊、小攤販便成為「上班族」早餐首選之地。油條、鍋貼、生煎……煞是熱鬧。再仔細看看這些小作坊、小攤販,暫且不說食物本身是否衛生,光是看看周邊環境,就使人難以接受,漂著一層油脂的髒水四溢,雞蛋殼、蔥頭隨處可見,這樣的環境豈敢安心用餐?

據統計,80%以上的食品質量安全問題都出自於不規範的小企業或小作坊。原因很簡單,這些小攤小販的食品生產加工門檻低、設備簡陋。對此,市食品研究所副所長、總工程師馬志英特別提醒市民,不要到不規範的小作坊、小攤販上購買食品。特別是一些現制現做食品的小攤,最好少購買。建議選購時,還是要選正規企業的知名品牌,防止非法經營的小攤小販。

原則二:反季食物要防「異」

異常鮮艷的鴨蛋可能添加蘇丹紅,過分雪白的食品可能被漂白過,特別瘦的肉可能添加瘦肉精,異樣黃的黃魚可能被染過……一些生產加工者為了滿足消費者追求顏色和形狀等外觀上「賣相」好的心理,而使用化學催熟劑或食品加工劑,因此消費者在選購時,要特別注意防範異常的不自然的食品,不要過分追求顏色好看、樣子碩大。

此外,過分大的草莓可能被催熟,過分粗壯的無根豆芽可能加過化學品,表面看上去很大的西瓜一打開裡面的籽都是白嫩的……營養專家提醒,反季節水果蔬菜不要吃。

在日常選擇食品方面,蒙少東主任建議,新鮮蔬菜可選擇葉子鮮亮、不蔫、略有蟲眼的,這些特徵說明蔬菜採摘時間較短,有蟲眼的也說明農藥較少。在熟食方面,可看色澤、聞香味或用筷子觸動一下質感。在魚類方面,推薦吃鱖魚、鯉魚和鯽魚,而蝦類和魚類都可選擇體型較小的。相對而言,小龍蝦不太健康,建議市民少吃。

原則三:售賣方式要防「散」

散裝食品能滿足市民按需購買的心理,受到消費者歡迎。每逢過年過節,一些超市、賣場的散裝食品櫃檯異常火爆,特別是散裝糕點等供不應求。但由於散裝食品缺少包裝和食品標籤,往往容易忽略它的生產日期、保質期、產地等各種食品信息。

對於散裝、「裸賣」的食品,市民難以看到這些食品的原料、產地、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等,也因此,容易發生食品質量安全問題。根據本市每年食品質量抽檢的情況顯示,其中高溫季節的散裝熟食合格率最低。此外,加入甲醇的散裝假白酒致殘致死人命案,歷年來是我國食品安全的最嚴重事件之一。一旦發生類似食品安全事件,對於散裝食品,要追蹤溯源將會變得非常困難。因此,專家建議市民,散裝食品還是盡量以少購買為宜。

原則四:選擇原料要防「假」

如果看到價格特別低廉的食品,那麼消費者就要多長個心眼了。因為這些超乎尋常的低價食品很可能是商家通過一些非正規的渠道批發而來急於銷售的,這些食品本身的質量如何,則需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一些不法經銷商、批發商經常利用消費者「貪孝貪便宜」等心理,出售即將到保質期的食品。尤其是價格低得離譜,甚至比成本價還低,其中的加工原料等,就有可能暗藏貓膩了。

原則五:飲食習慣防「單一」

俗語說:「少吃多滋味、多吃少滋味」。意思是,再好的東西吃多了,也會變得沒味道。其實,盯著一樣東西吃,不僅會吃膩,而且還容易吃出問題來。瑞金醫院中醫科主任、腫瘤專家沈小珩教授建議市民,不要只盯著一樣食物「猛」吃。飲食需要多樣化,才能保證營養均衡,這同樣還可以「稀釋」可能遇到的食品安全風險。因此,即使有毒物質在體內累積,只要不天天只吃一樣,就不會導致毒素累積過量、集中發病等。

專家提醒——過度焦慮沒必要

最近,頻繁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使一些市民對食品產生恐懼情緒,嚴重的還有厭食等反應。資深心理咨詢師、華東師範大學心理咨詢中心副主任張麒指出,因為食品安全事件引起對食物的擔心,屬於正常反應,但個別人對此產生過度反應,比如:因此拒絕再吃該類食物,甚至出現一種上當受騙的心理,以致心理難以接受等,對於這樣的食品恐懼情緒,專家認為並不可齲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物還是要吃的,這是生命延續的最基本方式,盲目少吃、不吃反而對身體影響更大。

本文地址:http://www.shahaizi.com/wenzhang_shenghuo_3.php?id=3444&s=1188055015

贊助商鏈接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