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皮膚血管瘤的同位素治療

日常生活健康小常識,健康生活小常識

請輸入查詢關鍵詞:

小兒皮膚血管瘤的同位素治療

一位朋友的小孩出生後發現左側額部有一綠豆大的"紅痣",三個月來逐漸長大,他不知是什麼病,問我應該如何治療,治療後會不會留下疤痕?

上述皮膚"紅痣"在醫學上稱為血管瘤,是皮膚上新生血管形成的良性腫瘤,是一種嬰幼兒常見的皮膚疾玻

皮膚血管瘤形狀各樣,在臨床上可分為三種。

單純性(草莓狀)血管瘤:常在出生後1~2個月內出現,數月內逐漸增大,好發於面部,高出皮膚像草莓樣,分葉狀,顏色鮮紅或紫紅,質軟,壓之可退色。

毛細血管痣:或叫鮮紅斑痣:出生時即有或出生後不久發生,好發面、頸部,表面平滑呈鮮紅或暗紫色斑片,壓之可退色,形狀大小不一,小至針尖大小,大至整個軀幹,呈散在性分佈或斑片狀、地圖形等。

海綿狀血管瘤:常為出生時即有或出生後不久發生,好發於頭面部、軀幹,是一種高出皮膚表面的結節狀或分葉狀腫瘤,呈淺紫色或紫藍色,觸之柔軟而有彈性似海綿狀,有的擠壓後可以縮小,有的表面皮膚正常。

小兒皮膚血管瘤,部分經過一定時間後可以自行消失,一般對那些範圍不大的毛細血管痣和單純性血管瘤無增大趨勢的可以觀察3~5年,而隨著年齡增大仍無消退或增大的各種皮膚血管瘤都應考慮治療。

皮膚血管瘤的治療方法很多,各有優缺點,用何種方法,也要按血管瘤的種類、發生部位和發展情況而定。常用的方法有硬化劑注射治療、冷凍治療、手術切除、同位素敷貼、激光治療及中醫藥治療等。如屬較小的海綿狀血管瘤,可考慮注射硬化劑;而範圍較大的海綿狀血管瘤可採用手術治療。同位素敷貼治療被認為是目前治療皮膚血管瘤的一種較好方法,其特點是治療效果好,方法簡單,患者無痛若,治療後一般不留疤痕,不損傷皮膚外形,適用於各種血管瘤,對單純性血管瘤和毛細血管痣效果更好。

放射性同位素敷貼治療是利用核素發身β射線,使局部病灶產生輻射生物效應而達到治療目的,對周圍正常組織及全身無影響,治癒後一般無疤痕,目前常用的有兩類敷貼器,一種是核素生產廠家提供的商品敷貼器,為一種金屬製品,有一定形狀和大小,多是採用放射性核素鍶-90。使用時根據病變形狀在保護周圍正常皮膚前提下直接敷貼,治療可用一次大劑量法或多次小劑量法;另一種是由使用單位臨時配製成一種敷貼器(膏),多選用放射性核素磷-32,通常是將磷-32浴液配製成一定的放射性濃度,以優質濾紙作為支持物再根據病變的各種形狀製成相應大小的敷貼器,直接敷貼在病變部位,按照年齡和病情決定一次敷貼時間。一般間隔3~5個月後再做第二次治療。這兩種方法對小兒皮膚血管瘤都有較好的療效。我科用後一種方法治療小兒血管瘤已30餘年,治療萬餘人次,效果很好。據統計,對單純性血管瘤和鮮紅色斑痣治療的有效率分別為98.3%和88.2%。對一些較小的海綿狀血管瘤也有一定的療效。

利用放射性核素敷貼治療應注意幾個問題:

* 積極與醫師配合,按醫囑要求敷貼一定時間後取下,切不可自作主張延長或縮短敷貼時間;

* 治療中發現敷貼膏移位,應立即用膠布重新固定,防止損傷正常皮膚;

* 敷貼藥膏不能進入口中,用完後最好將其埋在地下,不可亂丟;

* 如果偶爾發生局部紅腫、瘙癢或起泡等現象,應立即請醫生治療,不要隨意用藥、熱敷或抓破病損部位,一般經對症處理後很快痊癒。

值得一提的是,同位素敷貼治療,不僅對小兒皮膚血管瘤有效,對各種年齡的皮膚血管瘤均有效,還可以用於治療瘢痕疙瘩、神經性皮炎、牛皮癬、頑固性濕疹、外陰白斑等各種皮膚玻

健康小常識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
每日黃歷
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