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哥拉內戰背景:安哥拉獨立後面臨權力真空

安哥拉內戰背景:安哥拉獨立後面臨權力真空

美國歷史故事

安哥拉內戰背景:安哥拉獨立後面臨權力真空

殖民時期安哥拉位於非洲西南部,中世紀時期分屬剛果王國、恩東戈王國、馬塔姆巴王國和隆達王國。葡萄牙殖民船隊1482年首次抵達安哥拉。1560年侵入恩東戈王國。1576年建立羅安達城。在1884年至1885年舉行的柏林會議上,安哥拉被劃為葡萄牙殖民地。葡萄牙1922年派軍隊佔領了安哥拉全境,1951年把安哥拉改為「海外省」,派總督施行統治。

民族獨立

20世紀60年代,葡萄牙的非洲殖民地陸續爆發解放戰爭,尤其在安哥拉,得到蘇聯、古巴支持的「安哥拉人民解放運動」(簡稱「安人運」)積極開展游擊戰,令葡殖民軍疲於奔命,那裡的戰爭費用佔到葡政府開支的40%。到了1975年,葡萄牙政府無可奈何地同意安哥拉獨立,並向安人運移交政權。

然而美國不希望親蘇聯、古巴的安人運上台執政,於是扶植安哥拉另兩大派系「爭取安哥拉徹底獨立全國聯盟」(簡稱「安盟」)和「安哥拉民族解放陣線」(簡稱「安解陣」)與之對抗。為了增加勝算,美國還拉攏南非白人種族主義政府和扎伊爾(今剛果民主共和國)為自己效勞,利用兩國基地為安盟和安解陣提供軍火。這些活動都是由美國中央情報局秘密實施,屬於典型的「黑工程」。

武裝鬥爭安人運從1961年2月4日開始展開武裝鬥爭。1974年,葡萄牙國內發生康乃馨革命,原獨裁集權政府被推翻,此後政權更迭頻繁,葡萄牙原殖民地紛紛獨立。

黨派鬥爭

1975年3月,葡萄牙完成從安哥拉的撤軍,安解陣旋即在美國中情局授意下向安人運發起進攻,試圖獨佔首都羅安達,與此同時,安盟也在南方蠶食安人運根據地。面對圍攻,安人運主席阿戈什蒂紐·內圖向蘇聯、古巴等社會主義國家發出求援信,古巴派來250名志願軍,幫助安人運於同年7月奪回羅安達,將安解陣趕到鄉下。此時,安哥拉呈現出「三分天下」的局面:安解陣控制北部油田,兵力有1.8萬人,安盟則佔據南部鑽石礦區,兵力約2.1萬人,而安人運只保有首都羅安達及周邊幾個省,總兵力只有1萬,論實力,安人運根本不佔優勢。

事實上,安哥拉三派武裝逐鹿中原,關鍵看誰能獲得過硬的外援。美國中情局局長威廉·科爾比親自指揮援助安盟和安解陣的行動,先是中情局的C-130運輸機將儲藏於美國本土的軍火送到查爾斯頓空軍基地,再由美國空軍的C-141運輸機將它們運到南非「委任統治地」西南非洲(今納米比亞)和扎伊爾,接著由南非和扎伊爾軍隊提供卡車,轉運到安哥拉境內的安盟和安解陣大本營。據統計,C-141運輸機每飛行一次,就要花掉美國納稅人8萬美元。至於安人運方面,蘇聯民航和商船公司陸續運來重武器,古巴飛行員更是直接駕駛運輸機對安盟、安解陣佔領區進行偵察,為安人運的勝利做出不小的貢獻。

1975年,安哥拉前宗主國葡萄牙同意該國走向獨立並組織國內政黨進行獨立後事宜協商。1月15日,葡萄牙與安人運、安解陣和安盟達成關於安獨立的協議,共同組織過渡政府。不久,安人運與安解陣、安盟發生武裝衝突。同年11月11日安哥拉獨立,安人運成立安哥拉人民共和國;安解陣和安盟則成立了安哥拉人民民主共和國。 同日,安兩派三方武裝衝突擴大為全面內戰。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美國歷史故事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