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義傑出作家——喬萬尼·薄伽丘,薄伽丘的經典巨著及人文思想

人文主義傑出作家——喬萬尼·薄伽丘,薄伽丘的經典巨著及人文思想

意大利歷史故事

人文主義傑出作家——喬萬尼·薄伽丘,薄伽丘的經典巨著及人文思想

喬萬尼·薄伽丘(Giovanni Boccaccio,1313年--1375年12月21日),意大利文藝復興運動的傑出代表,人文主義傑出作家。與詩人但丁、彼特拉克並稱為佛羅倫薩文學"三傑"。其代表作《十日談》是歐洲文學史上第一部現實主義作品。它批判宗教守舊思想,主張"幸福在人間",被視為文藝復興的宣言。

主要作品

薄伽丘是位才華橫溢,勤勉多產的作家。他既以短篇小說、傳奇小說蜚聲文壇,又擅長寫作敘事詩、牧歌、十四行詩,在學術著述上也成就卓著。 傳奇小說《菲洛柯洛》是薄伽丘的第一部作品,大約寫於1336年左右。它以西班牙宮廷為背景,從中世紀傳說中汲取素材,敘述一個信仰基督教的少婦和一個青年異教徒的愛情故事。他們衝破種種阻撓,有情人終成眷屬。《十日談》中有兩則故事就取材於這部作品。《菲洛柯洛》是歐洲較早出現的長篇小說。

敘事長詩《菲洛斯特拉托》(約1338年)和《苔塞伊達》(1340-1341),分別從《特洛伊傳奇》和維吉爾的《埃涅阿斯紀》中擷取題材,它們讚頌純潔的愛情、高尚的友誼,展示人世間生活的美和友情的歡樂,在古典的題材中注入了現代的情感。這兩部作品開了8行體詩的先河。牧歌式傳奇《亞美托的女神們》又稱《佛羅倫薩女神們的喜劇》,約1341,在形式上倣傚但丁的《新生》,用散文連綴三韻句詩歌。薄伽丘借用神話題材,抒寫亞美托在愛情的陶冶下,由一個粗野的牧羊青年轉變為品格高尚的人,其間穿插了7位女神向亞美托講述自己的愛情經歷。

長詩《愛情的幻影》(1342-1343)受到但丁《神曲》的影響,用三韻句寫成,具有隱喻詩的特點。薄伽丘敘述自己一次寓意性的旅行,把歌頌德行和讚美純潔的愛情結合起來。

《菲埃索拉的女神》(1343-1354)是又一部8行體長詩,寫女神和牧羊人相愛,得罪了黛安娜女神,遭到懲罰,一對戀人化作兩條河流,但最後雙雙流入阿諾河,又彙集到一起。《菲洛美塔的哀歌》,是僅次於《十日談》的一部重要作品。它寫於薄伽丘從那波利返回佛羅倫薩之後的1343至1344年間。這部傳奇小說描寫被戀人拋棄的女子菲婭美塔的遭遇,細緻地抒寫她的愛和怨、希望和痛苦,翹首盼望戀人歸來的心理,堪稱歐洲最早的心理小說。

這些作品的共同特點都是以愛情為主題。晚年,薄伽丘一心鑽研古典文化,埋頭著述《異教諸神譜系》(1350-1375)和《但丁傳》是兩部最重要的作品。前者以豐富的史料敘述神和英雄的起源,展示神話的基礎,後者則是意大利研究但丁的最早學術著作之一。

十日談——喬萬尼·薄伽丘創作長篇小說

《十日談》是意大利作家喬萬尼·薄伽丘創作的長篇小說

該作講述1348年,意大利佛羅倫薩瘟疫流行,10名男女在鄉村一所別墅裡避難。他們終日遊玩歡宴,每人每天講一個故事,共住了10天講了百個故事,這些故事批判天主教會,嘲笑教會傳授黑暗和罪惡,讚美愛情是才華和高尚情操的源泉,譴責禁慾主義,無情暴露和鞭撻封建貴族的墮落和腐敗,體現了人文主義思想。

《十日談》是歐洲文學史上第一部現實主義巨著;意大利近代評論家桑克提斯曾把《十日談》與但丁的《神曲》並列,稱之為"人曲"。

內容簡介

封面在佛羅倫薩鬧瘟疫期間的一個清晨,7個美麗年輕而富有教養的小姐,在教堂遇到了3個英俊而富有熱烈激情的青年男子。7位小姐中的3人是他們的情人,別的幾位和他們還有親戚關係。他們決心帶著僕人,離開佛羅倫薩這座正在走向死亡的可怕城市。他們相約,兩天後到郊外的一座小山上的別墅裡去躲避瘟疫。那裡環境幽靜,景色宜人,有翠綠的樹木環繞,還有曲折的走廊,精緻的壁畫、清澈的清泉和悅目的花草,地窖裡還藏著香味濃郁的美酒。這10位年輕人每天不是唱歌彈琴,就是跳舞散步。在暑氣逼人的夏季裡,他們坐在綠草茵茵的樹蔭下,大家商定每人每天講一個優秀動聽的故事,以此來愉快地度過一天中最難熬的時光,他們一共講了10天(其中因為種種原因耽誤了5天,共計15天,但是就講故事的時間而言還是10天),10天合計講了100故事,這些故事收集成集子就叫《十日談》。

創作背景

1348年,意大利的佛羅倫薩發生了一場可怕的瘟疫(該書所指的瘟疫是14世紀四五十年代歐洲的鼠疫大流行,黑死病這個名詞就來源於此)。每天,甚至每小時,都有大批大批的屍體運到城外。從3月到7月,病死的人達10萬以上,昔日美麗繁華的佛羅倫薩城,變得墳場遍地,屍骨滿野,慘不忍睹。這件事給當時意大利一位偉大作家薄伽丘以深刻影響。為了記下人類這場災難,他以這場瘟疫為背景,歷時5年,寫下了《十日談》。

據薄伽丘講,《十日談》中的故事都是有理有據的。作品中歌頌了現世生活,讚美愛情是才智的高尚的源泉,歌頌自由愛情的可貴,肯定人們的聰明才智等。作品也揭露封建帝王的殘暴,基督教會的罪惡,教士修女的虛偽等等。薄伽丘是在佛羅倫薩長大的,他從小嚮往民主自由,對教會的黑暗統治表示不滿,長大後,多次參加政治活動,反對封建專制。《十日談》就是他反封建反教會的有力武器。

《十日談》裡的故事來源廣泛,薄伽丘廣擷博采,從歷史事件、中世紀傳說和東方民間故事(如《七哲人書》、《一千零一夜》等)中汲取素材。但薄伽丘把這些故事的情節移植於意大利,以人文主義思想加以改造和再創作。

作品主題

"人文主義首先是在反對中世紀神的權威和對人以及人性的重新定義過程中發展起來的。""重新定義人和人性是關係到社會能否順利走出神權統治的關鍵。"《十日談》中,千餘年來一直詞句在上帝腳下,被迫視情慾為罪惡的人挺起了胸膛,理直氣壯的討要理應屬於自己的自由和快樂。近在眼前的享樂取代了彼岸空洞的召喚,宗教的聖殿在情慾的洪水面前轟然倒塌。薄伽丘提倡人要隨天性而行,及時行樂。第六天故事之七,菲利帕太太因與情人幽會而面臨被處以死刑的危險。她在法庭上辯論道:"而我(的激情)還有富餘該怎麼辦?拿去為一位愛我勝過他自己的紳士效力,總比白白糟蹋掉好些吧?"法官難以辯駁她的理由,她最終獲釋並使得不合理的法律得到修正。薄伽丘對愛情不可抗拒的力量極盡渲染:第二天故事之八,慾火高炙的年輕王妃說"我無法抑制肉慾的衝動和愛情的力量。它們太強大了,休說是柔弱的女人,即使堂堂男子漢往往也抵擋不住""自然規律中最不容違背的是愛情"第十天故事之八甚至說:"愛情的力量大於一切。它非但能摧毀友誼,而且能打破神聖的倫理準則。父親愛上女兒,哥哥愛上妹妹,繼母愛上繼子,這類例子還少嗎?"這樣的愛情宣言對社會傳統的倫理道德進行了肆無忌憚的褻瀆和挑戰,以一種決絕的態度表達出早期人文主義者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以及與禁錮森嚴的中世紀徹底決裂的決心。追求愛情是人類的天性,也為西方文明源頭之一的古希臘羅馬文化所一直宣揚。在禁錮重重的中世紀,愛的權力被剝奪了,三位一體的聖靈之光成了人存在的唯一寄托和意義。《十日談》對愛情的追求,不但回歸了古文明的榮光,更為文藝復興時期新興資產階級要求自由解放的努力唱了一曲激昂的戰歌。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意大利歷史故事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