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太基名將漢尼拔:中外最早使用迂迴戰術的名將
相信瞭解西方軍事史的朋友,都應該知道西方名將中有個漢尼拔,這是一個不可能繞過的名字。這位迦太基名將,用他獨有的方式,譜寫了一段傳奇人生。
公元前264年,羅馬與地中海強國迦太基爭奪西西里島,但是以迦太基的慘敗告終。九年後,漢尼拔的父親帶著兒子和女婿佔領了大半個西班牙。而此時18歲的他立下了消滅羅馬的誓言。
迦太基人被羅馬打怕了,但是漢尼拔並沒有,經過六年的準備,他終於當上了迦太基軍隊的統帥,隊伍不大,但是他豪言要征服羅馬,被本國人和羅馬人視為當年最大的笑話。但歷史告訴他們,不要輕易取笑一個年青人!
最終羅馬和迦太基在正式宣戰後,漢尼拔沒有選擇在西班牙或者迦太基本土作戰,而是要來個一招致命。他留下2萬人守衛迦太基,派他哥哥統帥2.5萬人守西班牙,自己率9萬步兵和1萬騎兵及37頭戰象,翻過比利牛斯山,渡過羅尼河,再翻過阿爾卑斯山,神不知鬼不覺地出現在意大利的本土。儘管異常艱苦的遠程讓他失去了七萬步兵,4000騎兵和10頭戰象,但是天降神兵,讓羅馬人陷入混亂,羅馬血流成河……雖然最終他遺憾而亡,但是卻創造了西方戰史上的神話。
相較而言,漢尼拔的名聲和功績相當,而秦國名將司馬錯和他有著相同的戰略,卻遠沒有他那麼出名。甚至有朋友會說秦將裡,最有名的不是殺神白起嗎?司馬錯是什麼人?根本不知道啊。
其實司馬錯對於秦國一統天下做出的貢獻不是一般的大,那是奠定基礎的偉績。
秦惠文王九年,也就是公元前316年,巴國和蜀國兩國互掐,都向秦國告急。秦王想打蜀國,但是考慮到路實在是險,又怕韓國會偷襲,正下不定主意。司馬錯與張儀意見相左,張儀認為應該打韓國。而司馬錯認為打韓國會導致東方六國聯合對抗,但是打蜀國就可以爭取後方物力,而且還佔據有利地形順水而下打楚國。秦惠文王支持司馬錯的意見,這年秋天,司馬錯與張儀等率軍從石牛道出兵攻打蜀國,十月,滅蜀。這次滅蜀大戰的指揮者就是司馬錯,滅蜀給秦國帶來巨大的好處,秦國擁有蜀地之後,變得更加強盛。司馬錯在蜀國致力經營,將蜀國變成真正的秦國後方經濟基地。公元前280年,司馬錯奉命調動隴西軍地,從蜀地進攻楚國的黔中郡(今湖南西部、貴州東北部),秦軍擊敗楚軍,奪取黔中郡,迫使楚國割讓出漢水以北和上庸給秦國。
這是一次異常冒險的迂迴攻擊,從蜀國到黔中郡,中間橫亙著窮山惡水,岷山山脈,摩天嶺山脈,長江和「地無三里平」的雲貴高原,還有和章魚似的武陵山脈,公元前3世紀,這些地方還一片荒蕪,瘴氣瀰漫,蟲蛇遍地,鳥道艱驗,但是司馬錯率領的部隊直搗敵國後門,給了楚國致命的打擊。這次出擊,給楚國帶來了巨大的心理陰影,始終不敢發動大型進攻,讓秦國真正有了時間對付東方諸侯。可以說,司馬錯的這種謀略遠比殺幾十萬部隊還要影響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