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蘭國王羅伯特一世簡介:擊退了英格蘭王國的入侵

蘇格蘭國王羅伯特一世簡介:擊退了英格蘭王國的入侵

歷史上的國王皇后

蘇格蘭國王羅伯特一世簡介:擊退了英格蘭王國的入侵

蘇格蘭國王羅伯特一世簡介:羅伯特一世生平經歷是怎樣的?羅伯特一世為什麼被稱為勇敢的心?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蘇格蘭國王羅伯特一世簡介

羅伯特·布魯斯(蘇格蘭蓋爾語:Roibert a Briuis,英語:Robert the Bruce;1274年7月11日—1329年6月7日),史稱羅伯特一世(Robert I)。

他是蘇格蘭歷史中最重要的國王之一,他在位期間,政體開明,司法公正,個人享有極高的威望。曾經領導蘇格蘭王國擊退英格蘭王國的入侵,取得民族獨立。

羅伯特一世生平經歷

一、出賣英雄

1274年,羅伯特·布魯斯出生在一個蘇格蘭貴族世家,其父系祖先有蘇格蘭-諾曼(法語化的維京人後裔)血統,跟隨法國征服者威廉從諾曼底來到不列顛。

1292年在與巴裡奧爾家族競爭蘇格蘭王位失敗後,羅伯特·布魯斯一怒之下,向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一世宣誓效忠,欲借後者之手奪回王位。

但愛德華一世在發兵驅逐巴裡奧爾後,並沒有把王位交給羅伯特,反而宣佈自己對蘇格蘭領土擁有管轄權,甚至一度將象徵蘇格蘭王權的斯昆石搬到倫敦。

憤憤不平的羅伯特掉轉矛頭,在1297年掀起蘇格蘭武裝暴動,結果很快被愛德華一世鎮壓下去。這時,落魄騎士威廉·華萊士領導的蘇格蘭民眾抗暴運動取得勝利,在斯特林橋大勝英格蘭殖民軍。然而在次年7月22日的福爾柯克會戰中,華萊士被擊敗,羅伯特卻在1304年重新投靠了愛德華一世。

1305年,有猜測也許是羅伯特僱傭的「雙面間諜」約翰·曼提斯發現了華萊士藏匿的地點,然後協助英格蘭軍在格拉斯堡將其逮捕。後愛德華一世賞賜給羅伯特大量土地,並冊封曼提斯為德姆巴敦的行政長官。

8月3日,華萊士在倫敦威斯敏斯特廣場被斬首,身體被肢解成四塊,分別送到蘇格蘭和英格蘭的四方,以警告人民不要反抗。

華萊士死後,羅伯特當之無愧地成為蘇格蘭的「共主」。1306年3月25日,他坐在斯昆石上,自行加冕為蘇格蘭國王,是為羅伯特一世。

愛德華一世迅速派兵鎮壓,羅伯特屢吃敗仗,弟弟奈傑爾被殺,王后伊麗莎白、妹妹克裡斯蒂娜、瑪麗、女兒馬喬麗都被俘虜,只好組織起大批游擊隊,使英格蘭人的統治難以穩固。

眼見羅伯特越鬧越凶,愛德華一世決定親征,但在途中染上痢疾而不治,於1307年7月7日死在坎伯蘭,終年68歲。

繼承大統的愛德華二世是個紈褲子弟,對於蘇格蘭的局勢,他根本不予搭理。由於羅伯特勢力增長,英方改善了他四位被俘家屬的待遇。

二、班諾克本

趁著愛德華二世的荒淫,羅伯特加強了攻勢,他先摧毀「世仇」巴裡奧爾家族,接納該家族的兩員猛將——詹姆斯·道格拉斯和托馬斯·蘭道夫,然後對英格蘭軍發起攻擊。當時英格蘭軍以城堡為鎖鏈,對蘇格蘭廣大鄉村實施控制,至1313年夏,蘇格蘭軍智取了除斯特林以外的其他城堡。

遠在倫敦的愛德華二世清楚,如果斯特林堡陷落,他的王位也將不保,於是決定集結大軍去救援。據記載,英格蘭集結了10萬大軍,但許多史學家認為英格蘭軍可用兵力估計不超過2.5萬人,其他都是臨時徵募的農民,這些人根本沒有戰鬥力。

1314年6月17日,愛德華二世御駕親征,擔任前鋒的是2500名重騎兵,後面是步兵,其中包括3000名令人生畏的威爾士長弓兵,此外還有500名輕騎兵擔任偵察和警戒等任務。

英格蘭軍行動迅速,1314年6月21日拿下蘇格蘭軍佔領的愛丁堡,獲得大量物資。次日,英軍到達福爾柯克,距斯特林堡僅20多英里。

全蘇格蘭只要有武器和盔甲的人都被動員起來,蘇格蘭的兵力仍只有英軍的三分之一。經過仔細分析,羅伯特決定在班諾克本和英格蘭軍決戰。

班諾克本是斯特林堡以南兩英里處的小村子,得名於從村邊流過、由西向東匯入福斯河的班諾克溪。由班諾克本通向斯特林堡有兩條路,一條是羅馬帝國時期的古道,另一條是狹長而崎嶇的伯利德爾克小路。

兩條道路的西面是山丘和森林,東面是福斯河畔的大片沼澤。羅伯特搶先佔據了班諾克本北岸、伯利德爾克小路以西的坡地,背靠考克斯泰特山和吉列斯山山麓的森林,右依班諾克本,並對穿行考克斯泰特山邊緣的羅馬古道設置大量障礙物,將其封死。這樣,留給英格蘭軍的道路只剩下難以通行的沼澤。

蘇格蘭軍戰鬥力最強的是6000名使用12英尺長矛的步兵,其他還有700名重騎兵和少量短弓兵提供支援。與裝備較好的英格蘭軍相比,蘇格蘭長矛兵缺乏金屬鎧甲,只有皮質夾克式短鎧和手工織的護膝短裙,多數人沒有鞋子,只能打赤腳。

為便於攻擊,羅伯特將部隊編成四個分隊一字排開,由南向北依次由羅伯特本人、他的弟弟愛德華、道格拉斯和蘭道夫統領。

作戰時,蘇格蘭長矛兵通常排成一種名為「斯奇爾綽恩」的方陣,輔之以少量短弓兵和重騎兵掩護,短弓兵一般放在戰鬥隊形之間或長矛兵隊形的翼側,少量重騎兵一般放在步兵隊形的後側。

這種方陣隊形密集、長矛如林,很適合在防禦作戰中對付快速衝擊的重騎兵,但機動性極差,只能被動等待對手攻擊,經不起來自側翼和背後的打擊,更無法抵禦對方弓箭手射來的箭雨。

為消除潛在危險,羅伯特花了大量時間來提高「斯奇爾綽恩」方陣的機動性和協調性。

三、前哨戰

1314年6月23日晨,困守斯特林的英軍大將莫佈雷溜出城堡去見愛德華二世,求得500名重騎兵。當天下午,這支500人的重騎兵抵達班諾克本。

蘇格蘭軍哨兵發現了他們,羅伯特立即下令讓蘭道夫阻擊。蘭道夫封鎖伯利德爾克小路北端,迫使英格蘭重騎兵只能沿狹窄崎嶇的小路進攻。

由於戰場狹窄且地面鬆軟,重騎兵一次投入衝鋒的人馬數量很少,而且速度提不起來,形成的衝擊力非常有限。結果,他們在陣形嚴整的蘇格蘭長矛方陣前損兵折將。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歷史上的國王皇后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