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兵900萬的蘇聯對波蘭見死不救 致使歐洲冷戰
美國和蘇聯的矛盾由來已久,從蘇聯剛剛成立時,美國就聯合各國孤立蘇聯。在日本襲擊了珍珠港之後,美國暫時放下了意識形態上的問題。兩國在大體上都是在對抗納粹德國,但是雙方的摩擦接連不斷,尤其是在德國敗局已定的情況下,美蘇兩國的歐洲的矛盾尤為明顯。1944年,在德國佔領下的波蘭發生了大規模反抗活動,但當時總兵力超過900萬的蘇聯選擇了按兵不動。波蘭問題的出現,成為美國與蘇聯決裂的開始。
一、美國從來沒有直接幫助過蘇聯,美國希望坐山觀虎鬥
1941年,日本襲擊了美國海軍基地珍珠港。希特勒在無奈之後,也只能對美國宣戰。美國被日本提前拉進了戰爭,但是美國並沒有直接對德國作戰。1942年,英國首相丘吉爾和美國特使訪問蘇聯。斯大林提出英美兩國立刻開闢第二戰場的問題,但是丘吉爾卻明確表示在1943年之前,英美兩國無法直接出兵幫助蘇聯。這讓斯大林暴跳如雷,但又不得不暫熄怒火。客觀的說,從1942年年底開始美國就已經具備對德國開戰的能力。經過一年的準備,美國在各個方面已經十分完備。但是美國並不打算出兵,它希望坐山觀虎鬥,按照艾森豪威爾將軍的話說:「我們就是希望看到法西斯德國和專制制度的蘇聯兩敗俱傷。」這一點就連蘇聯人也是心知肚明的,蘇聯對此無可奈何。
蘇聯的兩大優勢挽救了蘇聯,那就是人口和國土縱深。經過兩年的反覆鏖戰,到了1944年年初,蘇聯已經掌握了戰場上的主動權。美英兩國察覺到了這一點,開始積極準備在法國西海岸實施登陸。當時西方世界對蘇聯的孤立仍在繼續,蘇聯迫切需要一些可靠的幫手。因此從1943年開始,在蘇聯的幫助下,波蘭、阿爾巴尼亞、希臘等國家陸續出現了該國共產黨領導的軍隊。對於野心勃勃的蘇聯,英國首先跳了出來。當時英國國內有很多國家的流亡政府存在,英國號召這些流亡政府也積極準備軍隊,未來國家的前途絕對不能交給蘇聯。這這一系列的問題中,波蘭的問題尤為複雜,這個國家的局面是三國鼎立。
二、蘇聯發現了波蘭情況不對,所以選擇了按兵不動
1939年9月,德國和蘇聯聯合夾擊了波蘭,隨後波蘭政府流亡英國。「親近德國,我們會喪失自由;親近蘇聯,我們將喪失靈魂。」這一直是波蘭流亡政府的態度。1944年,波蘭流亡政府代表訪問蘇聯,蘇聯方面發現這個政府反蘇情緒嚴重。其實這不難理解,蘇聯和德國瓜分了這個國家,又處死了2萬多波蘭軍官,不反蘇才真是活見鬼了。在波蘭流亡政府看來,自己國家的事情應該由波蘭自己來掌握。一旦蘇軍佔領了波蘭,那麼國家命運將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波蘭境內抵抗德國的活動一直沒有結束,波蘭流亡政府命令把抵抗力量秘密集結,它們逐步來一次大規模的起義。這樣既可以趕走德國人,又可以把蘇聯人擋於國門之外。當時波蘭流亡政府忽略了一點,那就是德軍的實力問題。
1944年8月,華沙爆發了大規模的起義活動。起初由於倉促應戰,德軍處於被動地位。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戰局開始扭轉,德軍開始了反攻。這些起義者的情況十分危急,鑒於這個情況,英美聯合要求蘇聯立刻向華沙空投武器和進行空中支援。如果蘇聯無力完成這個任務,請允許英法兩國借用蘇聯的機場,由英美兩國來完成這個任務。但是英美兩國的建議沒有得到蘇聯的任何回應,蘇聯明顯在見死不救。對此,美國駐蘇聯大使哈里曼說:「這是蘇聯基於殘酷無情的政治考慮。」英國報紙中則稱蘇聯的行為是「古怪而陰險的行徑。」最終,華沙城內的起義者消耗殆盡,蘇聯借德國人之手,消除了自己在波蘭問題上的障礙。
三、波蘭在蘇聯的扶植下成為了新的國家
1945年年初,蘇軍攻入波蘭境內。波蘭共產黨控制了波蘭,其控制下的波蘭民族軍開始接管各處。這就造成遠在倫敦的波蘭流亡政府出於十分尷尬的局面,最後英國再次出面調和。英國提出的建議是為了的波蘭政府既不是原來的波蘭流亡政府,也不是現在的波蘭共產黨,而是一個通過民選組成的政府。但是蘇聯方面立刻表示反對,因為波蘭國內對蘇聯普遍持有反感。英國的實力畢竟和蘇聯有著明顯的差距,英國顯然不想因為波蘭這個國家與蘇聯全面交惡。最終英國被迫讓步,在蘇聯的扶植下,波蘭共產黨成立了自己的政府。波蘭問題的發展見證蘇聯與美英兩國的第一次較量,緊接著的希臘問題則是至關重要的第二次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