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文藝復興代表人物簡介:意大利詩人但丁·阿利吉耶裡
文藝復興(Renaissance)是指發生在14世紀到17世紀的一場反映新興資產階級要求的歐洲思想文化運動。「文藝復興」的概念在14-16世紀時已被意大利的人文主義作家和學者所使用。當時的人們認為,文藝在希臘、羅馬古典時代曾高度繁榮,但在中世紀「黑暗時代」卻衰敗湮沒,直到14世紀後才獲得「再生」與「復興」,因此稱為「文藝復興」。那麼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歐洲文藝復興代表人物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但丁·阿利吉耶裡, 全名杜蘭提·第·阿利吉耶羅·戴爾·阿利吉耶裡,也就是著名的意大利中世紀詩人但丁。 他是現代意大利語的奠基者,也是歐洲文藝復興時代的開拓人物,他的史詩《神曲》留名後世。他在意大利被稱為至高詩人以及詩人,是意大利語之父。但丁是歐洲最偉大的詩人,也是全世界最偉大的作家之一。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是文藝復興的先驅,被稱為「文藝復興三巨星」,也稱為「文壇三傑」。
但丁·阿利蓋利(即但丁·阿利基埃裡)出生在意大利的佛羅倫薩一個沒落的城市貴族家庭,生於1265年,按他自己在詩中的說法「生在雙子座下」,應該是5月下旬或6月上旬。5歲時生母去世,父親續絃,後母為他生了兩個弟弟和一個妹妹。其父因家道中落,長期經商。
但丁的生平記載很少,但寫作的人很多,有許多並不可靠,他可能並沒有受過正式教育(也有人說他在波隆那及巴黎等地唸書),從許多有名的朋友兼教師那裡學習不少東西,包括拉丁語、普羅旺斯語和音樂,年輕時可能做過騎士,參加過幾次戰爭,20歲時結婚,他妻子為他生了6個孩子,有3子1女存活。
當時佛羅倫薩政界分為兩派,一派是效忠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齊柏林黨派,另一派是效忠教皇的蓋爾非黨派,1266年後,由於教皇勢力強盛,蓋爾非派取得勝利,將齊伯林派放逐。
蓋爾非派掌權後1294年當選的教皇卜尼法斯八世想控制佛羅倫薩,一部分富裕市民希望城市的獨立,不願意受制於教皇,分化成「白黨」,另一部分沒落戶,希望借助教皇的勢力翻身,成為「黑黨」。
兩派重新爭鬥,但丁的家族原來屬於蓋爾非派,但丁熱烈主張獨立自由,因此成為白黨的中堅,並被選為最高權力機關執行委員會的六位委員之一。他有一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1301年教皇特派法國國王的兄弟瓦魯瓦的卡羅(Carlo di Valois)去佛羅倫薩「調節和平」,白黨懷疑此行另有目的,派出以但丁為團長的代表團去說服教皇收回成命。
但沒有結果,果然卡羅到佛羅倫薩後立即組織黑黨屠殺反對派,控制佛羅倫薩,並宣佈放逐但丁,一旦他回城,任何佛羅倫薩士兵都可以處決燒死他,從此但丁再也沒有能回到家鄉。
1308年盧森堡的亨利七世當選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預備入侵佛羅倫薩,但丁給他寫信,指點需要進攻的地點,因此白黨也開始痛恨但丁。1313年亨利去世,但丁的希望落空。
1315年,佛羅倫薩被軍人掌權,宣佈如果但丁肯付罰金,並於頭上撒灰,頸下掛刀,遊街一周就可免罪返國。
但丁回信說:「這種方法不是我返國的路!要是損害了我但丁的名譽,那麼我決不再踏上佛羅倫薩的土地!難道我在別處就不能享受日月星辰的光明嗎?難道我不向佛羅倫薩市民卑躬屈膝,我就不能接觸寶貴的真理嗎?可以確定的是,我不愁沒有麵包吃!」
但丁在被放逐時,曾在幾個意大利城市居住,有的記載他曾去過巴黎,他以著作排遣其鄉愁,並將一生中的恩人仇人都寫入他的名作《神曲》中,對教皇揶揄嘲笑,他將自己一生單相思的戀人,一個叫Beatrice的女子,25歲就去世的美女,安排到天堂的最高境界。
但丁於1321年客死他鄉,在意大利東北部臘萬納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