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是怎麼演變為溫莎王朝的?
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的父系祖先為韋廷家族。而該家族起源於現在德國薩克森·安哈爾特州的韋廷鎮,由當時的麥森侯爵(Markgraf von Meisen)創立於1089年。
1675年,恩內斯坦·韋廷王朝的首領,薩克森·科堡·阿爾滕堡公爵虔誠的恩斯特一世逝世,公國在1680年被他的七個兒子瓜分。而其小兒子約翰·恩斯特繼承了薩克森—科堡-薩爾菲德公國。而恩內斯坦·韋廷王朝的另外兩個公國,薩克森·哥達·阿爾滕堡(Sachsen-Gotha-Altenburg)和薩克森-科堡(Sachsen-Coburg)陸續於1735年和1826年絕嗣,薩爾菲德分支成員隨即繼承了這些公國。而薩克森·科堡·薩爾菲德公爵恩斯特一世於1826年將公國整合為薩克森·科堡·哥達公國,並將王朝名字由恩內斯坦·韋廷改為薩克森·科堡·哥達,而王室人員的私人姓氏依舊保持韋廷。 英王下旨改姓溫莎(1917年)的歐洲王室。
溫莎王朝(The House of Windsor),自1917年統治英國和其海外領地的家族,其前身為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而其家族實際姓氏為韋廷(Wettin)。1914年8月4日,英國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戰 ,與德國作戰。由於經歷多年複雜的聯姻,此時歐洲各國的君主,多是表兄弟的關係。但英國王室帶有德國姓氏,令英國人覺得不順。為安撫民心,當時在位的英王喬治五世,在1917年7月17日頒布一道樞密院御令,宣佈將英國王室名和王室父系子裔私人姓氏,改為溫莎。溫莎一名來自溫莎堡,是英國最古老的王宮之一,據聞是由英王征服者威廉一世選址奠基的。
1914年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人捲入其中。仗打到了1917年時,戰爭處於膠著狀態,勝利的希望似乎很渺茫,佛蘭德戰壕裡的傷亡人數令人震驚,德國成了最可怕的敵人。英國人體味到了戰爭的辛酸苦辣,厭倦戰爭以及強烈的挫敗感是那個時候許多英國人的普遍心態。為了發洩對德國人的畏懼和憎恨,人們歇斯底里地詛咒惡魔般的德意志帝國皇帝威廉二世,搗毀德國 人的商店,拳打腳踢昔日備受寵愛的德國種小獵狗,人們對任何能夠與可惡的德國人聯繫上的事情都大加鞭撻。這還不夠解恨,反德的矛頭直指皇室。這時候,只是將德國王室旗幟從溫莎城堡的王室教堂裡摘下來,已經遠遠不能平息民眾的憤怒。於是有人建議,修改英王喬治五世身上的某些東西,那就是他的家庭姓氏--柯堡(Saxe-Cobu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