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金字塔到底是誰建造的?建造亞洲金字塔的目的何在?

亞洲金字塔到底是誰建造的?建造亞洲金字塔的目的何在?

世界歷史雜談

亞洲金字塔到底是誰建造的?建造亞洲金字塔的目的何在?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亞洲金字塔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有一次,一個考古學家在美國加州的一個朋友家做客,結識了一位叫佐爾茨·罕特·韋利亞遜的作家。幾年前,這個考古學家拜讀過他寫的兩本書:《獅子的秘密》和《通向天宮之路》。他們的合作性研究便從此開始了。

考古學家為佐爾茨先生作過幾次計算,而他又通過在美國的關係弄來一張中國西安地區地形圖的照片,這張地圖是根據美國衛星空中拍攝的照片複製的。從這張地形圖上一眼就能發現,在離中國西安市不遠的地方有大小16座金字塔清晰可見。佐爾茨在寫給考古學家的一封信中說:「奉寄一文,它是施羅泰爾於1912年在中國陝西省旅遊時寫的,請詳讀一下,並請仔細研究一下他的《旅行遊記》。

我想,你會同意我的下述觀點——施羅泰爾一開始就到過他標定為『NO.4』的金字塔。依我之見,地圖上標出『NO.4』的位置便是中國的金字塔群。施羅泰爾在文章中還談到西安府,在今天的地圖上叫西安。」

施羅泰爾和他的夥伴馬曼都是商人,1912年,他們和其他的結伴旅行者離開中國的萬里長城開赴中國腹地。旅途中他們遇見一位健談的道長,通過談話才搞清,在中國古都西安府附近有7座金字塔。

「經過幾天的旅途勞累,我們突然在廣闊的地平線上發現一座高聳的龐然大物。乍看上去它像一座山,可走近一看我們才發現,這是一座有4條斜邊的平頂金字塔。」

「我們從東面走近金字塔,發現在北面的金字塔群中有3座較高的金字塔,其餘的金字塔以依次矮幾米的隊列一直向南延伸到最小的一座金字塔。它們聳立在農田和村落之間,沿平原連綿延伸了10多公里遠。更令人驚奇的是,我們竟在叢林中還發現了另一些金字塔,然而西方世界對此卻一無所知。」

「陝西金字塔的平均高度約300-400米,最高的金字塔包括塔基總高約500米,這約是埃及大金字塔高度的2倍。」

「在中國的早期歷史上,用不同的顏色表示不同的方向:黑色象徵著北方,綠色或藍色表示東方,紅色則標誌著南方,而白色則意味著西方。陝西金字塔每條邊的色彩都符合上述顏色所表示的方向,金字塔的平頂覆蓋著黃土。」

據當地的一位僧侶講,這些金字塔已有5000多年歷史,在大約5000多年前著成的古書中,這些金字塔作為名勝古跡曾被詳細記載過。

最讓人感興趣的是陝西金字塔所處的地理位置,它同坐落在尼羅河畔上的埃及吉薩金字塔群的陣容十分相似。有些學者認為,每一座金字塔都有其獨特的功能,就世界各地的金字塔而言,任意兩座金字塔之間都存在著某種對應的幾何關係。在每一個完整的塔群中都蘊藏著各種和諧的對應關係。這些對應關係能在各種光場、磁場或其他物理場中引發和聲共振。

這說明了什麼呢?如果在地球的不同位置建起幾座相互對應的電台,那我們就可以在穿過地球的兩點之間保持通信聯繫。所以完全有可能,建造這些古代金字塔就是為了這個目的。金字塔及其類似的古建築的地理位置分佈,很可能同某種電子信息傳輸過程有關。

目前有證據證明,在中國和印度之間的山區某地還有一座大金字塔。這裡,我們有必要引述一個完整的報告:

早在二次大戰期間,美國空軍飛行員多次飛越中印交界處的喜馬拉雅山。在其中一次跨越「死亡谷」的飛行中,一個名叫詹姆斯·考斯曼的飛行員突然發現飛機兩個發動機中的一個出現故障,幾乎要熄火。而且,當飛機在山頂上空飛行時,便會陷入一個永凍區域。如果降低飛行高度在山巒之間飛行,濃雲密霧就會將你緊緊困住。

當飛機上的燃料開始凍結時,考斯曼決定低空飛行,儘管這很危險但也必須一試。當飛機發動機的工作狀態好轉時,飛機卻又出現奇隆的現象——它朝著印度阿薩姆邦美國空軍基地返航時,飛機突然操縱失靈,它像一個醉漢般不由自主地飛起了「Z」字。飛行員考斯曼在寫給調查官員的報告中說,他在「死亡谷」的上空飛行時,極力躲避那些山峰。

當他向下直接晾望時,突然發現一座巨大的銀白色金字塔矗立在山間,它是用白色的發光材料建造的,那材料可能是金屬或奇異的石頭。這座金字塔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純白色的。在塔頂還發現一塊像寶石一樣閃閃發光的巨大晶狀物體。據考斯曼判斷,這可能是一塊人造晶體,看到這神奇的龐然大物,他不禁驚呆了。

考斯曼在富有驚險性的返航飛行之前,曾環繞這座銀白色金字塔飛行了3圈。後來,他在機翼下方發現了賴以辨別方向的布拉馬普特拉河,飛機終於平安無事地在大本營空軍基地著陸。考斯曼堅信,如果他發現的那個銀光閃閃的龐然大物是金字塔的話,它必然使全世界為之震驚。

後來,考斯曼回憶說:「周圍什麼也沒有,在一望無際的荒野上只有那座金字塔孤零零地高高聳立著。我為它如此古老而金碧輝煌所傾倒,內心不禁發問:這座金字塔到底是誰建造的呢?建造它的目的何在?塔內還有何物?」

數百年來,整個這一地區一直被神秘的氣氛所籠罩。然而今天,我們可借助人造衛星上的攝像機看到地球上的任何一點,揭開諸多奧秘的時刻已指日可待。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世界歷史雜談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