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瑟琳·赫本是誰?一生只做自己,無畏風雨,篤定前行

凱瑟琳·赫本是誰?一生只做自己,無畏風雨,篤定前行

世界歷史雜談

凱瑟琳·赫本是誰?一生只做自己,無畏風雨,篤定前行

葛麗泰·嘉寶原名葛麗泰·洛維薩·格斯塔夫森,出生在瑞典斯

德哥爾摩一個貧困的工人家庭,從小害羞。14歲的時候父親去世,她被迫離開學校去百貨公司打工,做廣告模特;1922年被導演斯蒂勒看中後,斯蒂勒給了她」葛麗泰·嘉寶「(Greta Garbo)這個名字,同時嘉寶申請到瑞典表演學校的獎學金,如果人們提到赫本,多數想到的,是奧黛麗·赫本。

但另一個赫本,比她更資深,更驚艷,成就更高。

她就是凱瑟琳·赫本。

凱瑟琳·赫本堪稱好萊塢女帝。

這話一點也不誇大其詞。

1999年,美國電影學會把好萊塢端詳了一圈,甄選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

凱瑟琳·赫本奪下第一。

這是什麼概念?

被國人狂熱追捧的奧黛麗·赫本,僅是第3。

迷倒無數宅男的瑪麗蓮·夢露,排名第6。

讓萬千影迷如癡如醉的費雯·麗,僅位列第16名。

而凱瑟琳,「打敗」性感的夢露、「戰勝」端莊的赫本、「踢掉」清純的費雯·麗,「擊敗」無數姿色各異、國色天香的好萊塢女星,一舉登上榜首。

美國人說:凱瑟琳·赫本登上第一名副其實。

影評家們附和:她是好萊塢「永不凋零的常青樹」。

電影專家們說:如果凱瑟琳·赫本沒有站上第一的位置,誰又敢站到第一?

因為她實在是太璀璨了,美國人紛紛狂呼:陛下,凱瑟琳陛下。

這個稱謂,與俄國女沙皇葉卡特琳娜二世,享有一樣的榮耀。

據時光網報道,《美女與野獸》這部巨作,女主貝兒的原型,就是凱瑟琳。

扮演者艾瑪·沃特森也親自承認過。

她曾公開對媒體說:「最初,這個角色是以凱瑟琳·赫本為原型的,所以扮演這個角色我很榮幸。」

有人以她為原型,有人乾脆用她的聲音為創作靈感。

傳說,約瑟夫拍《夏日癡魂》,就是聽了凱瑟琳的聲音。

從此,有了藝術靈感,拍了這部懸疑片。

若單是在世時,被人們猛烈追逐,稱為「常青樹女帝」似乎有些牽強。

霍金說:一個人的成就,在於他去世後能留下什麼。

凱瑟琳留下了什麼呢?

她留下了永不熄滅的熾熱靈魂。

她去世那天,美國總統布什及夫人專門唁電:「我們敬佩她的聰明智慧,她將作為我們國家寶貴的藝術財富為人們永遠銘記。」

參議員克裡斯托弗對美國人民說:「她的光芒將永遠照耀美國和全世界的世世代代的人民。」

凱瑟琳的家鄉,降半旗默哀。

州政府米歇爾親自發言、親自弔唁。

電視台呢,全天播放凱瑟琳的影片,以及紀錄片,觀眾無一不掉淚的。

影視圈呢,伊麗莎白·泰勒沉痛地說:「世界上所有女演員都會以尊敬的眼光看他,看到她,我們會想像,要是像她那樣該多好。」

影后簡方達悲痛萬分:「我們都因為她的標準而想做得很好。」

有人說:凱瑟琳·赫本是世界電影史超越傳奇的豐碑。

可不是麼。

縱觀古今,還有比她更蜚聲於世的嗎?

沒有。

就算有,怕也很難。

人們紛紛好奇,這個神一般存在的女子,到底有什麼魅力,竟然能夠征服全世界?

著名影評人蒙汀說:「她的魅力不在於是明星,而是人品。」

好萊塢圈內一直流傳,凱瑟琳非常特立獨行。

有多特立獨行?

她從不接受媒體採訪。不出席名流聚會。拒絕不必要的會議。拒絕給粉絲簽名。也討厭獻殷諂媚。

她得過四次奧斯卡獎,但是,一次也沒去。

不是不知道,是根本就不想去。

有人說她太決絕了,沒人情味。

她沉默地用行動回擊流言。

1974年,第46屆奧斯卡上,凱瑟琳的好友獲得「歐文·G·托爾伯格紀念獎」,舉辦方請她為頒獎嘉賓。

他們以為這次,她也會拒絕。

沒想到,她竟然來了。親自來為好友頒獎。

台上,她熱淚盈眶,激動得不能自已。好友也深受感染,涕泗橫流。

有工作人員說:要不是因為要為別人頒獎,恐怕今晚也很難見到她了。

這是她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出現在奧斯卡典禮上。

她對名利很淡泊,但對諂媚十分憎惡。

雖從不惹是生非,但事惹上自己了,就一巴掌還回去。

凱瑟琳剛進好萊塢,有個叫路易斯梅耶的高層,見她漂亮,親了她一口。

心裡想著,自己是高層領導,女星們巴不得投懷送抱,想讓自己厚待她們。

這個初出茅廬的女人,肯定也一樣。

凱瑟琳見狀,大聲呵斥道:「你這是什麼意思?」

路易斯梅耶愣住了。震驚了。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敢這麼跟自己說話,還是在大庭廣眾下。

第一次,他有些不知所措。身邊的工作人員全都望著他。

在眾人的注視下,臉越來也紅。

被逼無奈,似是給自己找台階,他自嘲了句:「我只是想吻一下『巧言石』。」

她對權貴如此,對男星更加嚴厲。

混娛樂圈,少不了與男明星接觸。可有些男星,總自恃年長,以拍戲為由,乘機動手動腳。

凱瑟琳也遇到過。

拍《離婚清單》,搭檔約翰·巴裡摩爾是位有資歷的男星。

他以指點為由,邀請凱瑟琳去更衣室。

凱瑟琳以為他真有事,懵懂去了。

沒想到,這個道貌岸然的老牌明星,竟是個偽君子。

他開始撕扯凱瑟琳的衣服,並色色地說:「別裝了,你肯定也不是第一次。」

他以為凱瑟琳會屈服,畢竟他從未失手過。

凱瑟琳一巴掌扇過去,並揚聲要報警。

劇組的人都跑過來,以為發生了什麼事。

凱瑟琳凌然地說:「他做得太過分了,所以我打了他一頓。」

這件事被曝光後,那些想非禮她的人,只能遐想,不敢動手。

他們怕了。

這個女人膽子太大。

要說膽大,她的膽子可以用驚世來形容。

20世紀,歐美女性都以穿長裙為美。

確切來說,根本就沒有女人穿褲子這一說。

早前,美國影星瑪蓮娜·迪特裡茜想挑戰權威,在巴黎街頭穿長褲逛街,被警察看見了,直接帶進了警察局。

如果不是有人幫忙,估計會被關押。

自此,人們對女性棄裙穿褲有了恐懼感。

凱瑟琳不怕。

她不僅在拍戲時穿,在生活中也著男裝,還把長褲穿到了奧斯卡典禮。

這些行為,掀起了不小的風波。

但凱瑟琳不管。

「我穿我自己類型的衣服,省的麻煩還要決定該穿什麼衣服。」

隨著人們思想的進步,漸漸的,大眾也接受了這一裝扮。

可以說,凱瑟琳對女性穿衣改革,有很大的貢獻。

更有後人說:「凱瑟琳·赫本的成就之一是:她第一個敢在螢幕裡穿短褲,第一個在生活中穿男裝,也第一個把長褲穿到了奧斯卡。」

如此獨樹一幟的她,人們怎會不被征服呢?

能被她征服,也算是一種榮耀吧。

演藝對凱瑟琳來說,是重要的。

但是最重要的卻不是這個。

「對我來說,最重要的事情是我的父母,都是如此非同凡響。」

這是凱瑟琳在自傳裡,介紹父母的第一句話。

如果說,要問是什麼成就了一代女帝。

凱瑟琳一定會回答:「我的父母。」

她有一對非常慈愛、開明、和善的父母。

他們對凱瑟琳完全尊重,全力配合、極力支持。不管她做什麼,說什麼,談什麼,他們只會引導,從不埋怨指責。

他父親是醫生、辯論家,也是位開創者。

母親是思想先驅,專注女性提升。

在這樣開放的環境裡,凱瑟琳成長得十分順利。

身上,沒有一絲戾氣。

她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小時候,凱瑟琳覺得當女生太無聊了。於是,她把頭髮剪短了,並給自己取了個男性名:吉米。

這在20世紀初,女生扮作男人樣,可是一件驚世駭俗的大事。

回家肯定會挨板子。

父親見短髮的凱瑟琳,不僅不批評,反而鼓勵:「凱西(暱稱),你想做什麼儘管去做。」

這句話激勵了她。

12歲時,小凱瑟琳打算和朋友一起,為拉瓦荷族買一部留聲機。

於是,他們商量演部話劇,賣票賺錢。

一無影響力,二無經驗,三無觀眾。能出演成功就不錯了,要是能掙錢就是萬幸。

小夥伴說:「票價就定為10美分吧。」

可10美分買留聲機,簡直是天方夜譚啊。

凱瑟琳堅持定為75美分。小夥伴不幹了,這是瞎扯。

小夥伴的父母也不同意。

結果,他們都退出了,只剩埃裡。

於是,他們一起演了個《美女與野獸》。票價不改,還是75美分。

最終,演出很成功。留聲機也買了。

當初不相信的人,都驚訝得瞠目結舌。

她喜歡表演,想當演員。

但是父親不喜歡,認為演藝圈太亂。

她還是堅持,一直堅持。

父親有史以來,第一次怒了:「你為什麼不聽話?」

凱瑟琳絲毫沒有被嚇到:「我從小就被您教導著,你想做什麼都可以。」

父親妥協了。

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走,何嘗不是一種愛。

她的家庭,有鼓勵,有支持,有豐盈的思想,這些,都是一筆無形財富。

長大後的凱瑟琳,按照自己的意願,踏上了演藝路。

她的星途很順暢。

拍第一部影片《離婚賬單》,男主只看過濾鏡,就對凱瑟琳說:「你會成為大明星。」

凱瑟琳回憶說,當時聽到這句話,她差點暈倒。

這話是不是太言過其詞了。

一點也沒誇張。

那位男主真是一語中的。拍完這部戲後,她真的一炮而紅。

很快,就有公司找上門,遞給她劇本,邀請她拍《折翼天使》。

簡直是為她量身定做的劇本。

這部片為她打開了電影大門。

片約接連不斷。她終於有了選擇權。

有一次,她去找朋友玩,看到他桌上放了《牽牛花》的劇本,她很喜歡。

朋友說:這部劇已經定下女主了,馬上要開拍。

凱瑟琳很想要。

最終,女角落入凱瑟琳的手裡。

她憑借出色的演技,斬獲了一座奧斯卡金像獎。

很多人拍了一輩子,也沒見著奧斯卡獎盃的影子,她只拍了3部,就獲得了。

此外,她又接著拍了《猜猜誰來吃晚餐》、《冬獅》、《金色池塘》。

4次獲封奧斯卡影后,12次被奧斯卡提名。

這記錄,至今沒人超越。

在她拍《年度女人》時,遇到了一個讓她一生都無法釋懷的人。

屈賽。

美國頗受矚目的男星。

那是在米高梅片場,她穿著高跟鞋,有5英尺7英吋半高。

而屈賽呢,身高只有5英尺10英吋。

她看著眼前的矮男人,調侃道:「抱歉,我穿了高跟鞋。但是我們一起拍片時,我會注意我的鞋子。」

屈賽用一種不可測的眼神望著她:「我會讓你配合我的身高的。」

她只好站在那,尷尬至極。

後來,他們又拍了《帕特與麥克》。

凱瑟琳飾演一名運動員,屈塞則是體育經紀人。

這部影片很成功。

他們也朦朧地暗生了情愫。

後來,他們又合拍了9部電影。

感情越來越濃。

凱瑟琳說:「他既堅強又脆弱,我很強勢,所以我總是逼他,直到他反撲,直到相信我們屬於彼此。」

其實,此時的屈賽已經結婚了,並有孩子。

他對凱瑟琳說:「我和她沒有感情,我是天主教徒,不能離婚。」

於是,他和她只能默默相戀。

也只能地下情。

她是美國最耀眼的明星,被萬千人癡迷。

很多人不解,他的名氣還沒凱瑟琳一半大,為什麼就偏偏愛上這個有妻子的人,偏偏要當個第三者。

凱瑟琳說:

「他做事非常專心,我常說他像是烤馬鈴薯,堅固可靠,而我像是加了奶油的冰激凌聖代,每個人的喜悲都不一樣,每個人的人生本來就不一樣,我想生活是一種冒險,我想它很刺激。」

她還說:

「史賓賽有個問題,他喜歡喝酒,有時他喝得太多了。我不知道什麼在困擾他,但我想沒有人真正瞭解他。

我盡可能幫助他,對他來說生活太辛苦了,演戲卻是那麼簡單。

看看他在銀幕上的樣子,那麼的完美,在表演上,他教了我許多。」

世人都覺得可惜,這麼美好,這麼獨立的凱瑟琳,竟然被一個男人束縛住了。

她不以為然。

繼續拍戲,繼續靜默相愛。

「有些人很驚訝我為了一個男人放棄了獨立的生活。為了取悅他,我什麼都願意做,改變他不喜歡我的地方。但你必須瞭解讓他快樂,我也覺得很開心。」

自那次電影相識後,他們在一起27年。

她不要名分,不要祝福,只求真情。

其實,這件事屈賽的妻子和孩子也是知道的。

她知道丈夫出軌,也是凱瑟琳就是「小三」。

但她沒有驚訝。

1938年,屈賽已與妻子分居。這段婚姻,早已名存實亡。在與不在,又有什麼意義呢。

她與凱瑟琳成了朋友。與她一起照顧屈賽。(雖然我也很驚訝)

而屈賽的女兒蘇西屈塞也和凱瑟琳成了好友。

不得不說,凱瑟琳的人格魅力實在是太大了。

後來,他們又合拍了一部影片。

殺青沒多久,有天早上,屈賽感覺身體有些不適,想泡茶。

他去廚房,凱瑟琳在客廳。

突然,一陣杯子摔碎的聲音傳來。

她慌忙跑去廚房,屈賽癱倒在地。

他死了。

再也沒有睜眼。

她的妻子來了、孩子來了、朋友們也來了。

他們把他送到儀葬社。

徒留凱瑟琳一個人,望著滿目瘡痍的家。

她沒有參加葬禮,只是開著車跟在靈車後面,一直跟,一直跟。

哭了嗎?

我們不得而知。

當車即將到達教堂時,她掉轉了方向,最後看了一眼靈車,落寞而去。

那一天,紐約下起了雨,似乎在為這場無疾而終的愛情告別。

27年,一切已歸零。

她再也沒有談過戀愛。

晚年時,她在回憶錄裡回憶起這段情,寫到:

常有人寫信問我,什麼是愛。我想我真的很幸運,我真的知道什麼是愛。謝謝你,屈賽。

時至今日,有人依舊抓住「小三」這個點不放。但是我想,除去道德審判與倫理糾紛,這個女人,值得我們所有人敬佩。

這一生,她都在做自己。

她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也知道該如何取捨。會愛,也懂愛。

她是當之無愧的凱瑟琳陛下,也是一個癡心入骨的普通女子,一生只愛一個人,無懼風雨,篤定前行。從此展開了銀幕生涯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世界歷史雜談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