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崛起為什麼說是靠奴役華工得來的?真相是什麼
自殖民主義興起後,血腥的黑奴貿易整整持續了四百年。非洲大陸以犧牲至少六千萬人的代價,幫助歐洲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然而隨著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自由貿易取代壟斷特權,尤其是工業革命後,資本家發現奴隸的工作效率低下,於是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地廢奴運動。
為了解放奴隸,美國南北雙方不惜大戰一場,犧牲了75萬軍人,結果卻是黑人和印第安奴隸一旦獲得自由,寧願跑入深山叢林之中墾荒,也不願回到農場、工廠中勞作。
解放奴隸運動反而加劇了資本主義的用工荒,列強們不得不重新尋找「黑奴」的替代品。這時東南亞的殖民者用事實告訴他們:中國勞工是全世界最勤勞、最智慧、最優秀的勞動力。
荷蘭和英國都殖民過東南亞,荷屬東印度地域遼闊,人口和資源都遠超英屬馬來亞,而且還經歷了三百多年的殖民統治。然而英國人僅因為大量引進華工,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中就超過了荷蘭,馬來半島的錫礦和橡膠產量都名列世界第一。
荷蘭殖民者來到東南亞時也曾招募華工,但很快發現中國工人競爭力太強,且人數眾多,害怕以後尾大不掉,難以控制,所以採取了驅逐、排斥,甚至屠殺的強硬政策。
與荷蘭恰好相反,英國在18世紀下半葉來到檳榔嶼後,當即出台了授地招墾、貸款墊資等政策吸引華工。一批又一批的勞人湧入馬來半島,他們將原始森林開墾成良田、橡膠園,還將峽谷深山開闢成錫礦。
1848年,「美墨戰爭」讓美國將領土翻了一倍。同年,薩克拉門托又發現了金礦。為了開發西部荒原,解決用金礦工荒,美國人不遠萬里來到中國。
清末人口爆炸,人地矛盾尖銳,東南沿海的破產農民紛紛出海尋找生計。太平天國之亂又讓難民大量湧入香港、澳門,這又為列強掠奪華工提供了絕佳的機會。
同英國販往東南亞的「豬仔」不同,美國運走的叫賒單苦力和契約華工。賒單是粵語的欠賬,蛇頭為苦力墊付船票,苦力在美國用工資償還債務和利息。債務還清之前,苦力沒有任何自由,全憑債主驅使、奴役,更沒有公民權,不能出庭作證,不受法律保護。
契約華工出國前雖簽有契約,但絕大部分都是被美國人僱傭的幫派分子,用誘、拐、騙、綁等方式強行簽訂的為期五年至八年不等的賣身契。華工被運到美國後會被公開拍賣,每天工作長達18個小時,死亡率非常高。
總得來說,賒單苦力好於契約化工,但也有限。販賣一個契約華工只能賺35至45美元,但為只要賒單苦力墊付70美元的差旅費,連本帶利至少能收回200美元。
在南北戰爭時,美國宣佈廢除奴隸制度,並在1862年出台了《禁止美國公民使用美國船舶從事苦力貿易法案》後,賒單苦力很快成為赴美華工的主力。
在經營苦力貿易中,精明的美國商人很快發現,販賣苦力遠沒有運輸苦力賺錢。從紐約開往上海和香港的貨輪可賺運費1.4萬元,但從香港載苦力到古巴,運費卻高達4.5萬元。一次往返近6萬元的收入足以再買幾艘大型輪船,利潤之驚人可見一斑。
人販子和船主在「苦力貿易」中攫取的巨額財富,全部在建立在剝削華工之上,所以美國官員也不得不承認:苦力貿易是黑奴貿易的延續,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