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別林參加模仿大賽模仿自己,為什麼只得了個第2名?

卓別林參加模仿大賽模仿自己,為什麼只得了個第2名?

歷史上的為什麽

卓別林參加模仿大賽模仿自己,為什麼只得了個第2名?

說到卓別林,沒有人不知道吧?反正很多人一聽到他的名字就會笑中帶淚!他的身世是十分的悲慘的,他幼年喪父,母親患有精神病。年僅12歲的他就被送進了貧民孤兒學校。

悲慘的童年生活使他過早的步入社會,並從事了多種社會底層的職業,他當過報童、夥計;也當過小販、傭人。大家都知道孩子的那幼小的心靈如何經受的起這一次又一次的打擊呢?

就是這些難忘的經歷反而被他帶入電影中,因此大家都知道卓別林的電影有一點是別人做不到,那就是他的電影總是能讓大家在捧腹大笑之餘眼角含淚,這點,周星馳也有些相似,但是離卓別林還是有差距的。(個人觀點)

他第一部電影是《謀生》,後來開始自編自導自演,甚至還擔任製片和剪輯。大家知道他的電影一開始都是默片,就是光靠肢體動作的他都能取得這樣的成就,真的是讓世人都為之讚歎。

他成名之後突然有一次看到一個賽事說要模仿卓別林,聽到說有選手要模仿自己,他覺得也很好奇,於是自己也報名參加了,但是沒有想到的是卻得了個第2名。這是不是很難解釋呢?模仿自己還拿不到冠軍?

其實,這裡有2點原因可以解釋這個道理!第一,那個時期卓別林演的電影屬於默片,所以我們看卓別林肢體語言特別豐富,這個肢體語言在台上就表演這麼一個片段,觀眾就會認為太像了。

第二個呢,凡是模仿比賽,誰把這個最突出的特徵給抓住了,那誰就是贏家了,而卓別林自個兒直呼直令的照自己的路子來,倒顯得不那麼突出了。

其實小編倒覺得這個事確實是這樣的,很多經典為什麼被稱為經典,就是無法被超越的,就連本尊再來一次都不能再給觀眾一模一樣的感受!因為各種因素!

卓別林是喜劇界的大師,他的電影給人一種喜中帶悲的感受,就是因為他善於將自己的經歷的一切轉化成電影的形式展現給觀眾,網友們也是紛紛留言表示致敬「真的是經典中的經典,必須致敬!」

「星爺不是也說了:其實我演的是悲劇,而大家卻看笑了。這就是大師之間共有的特徵吧。」

「別拿卓別林和周星馳比,雖然星爺也是我很喜歡的笑匠,但是卓別林的地位是無法比擬的,卓別林開創了這種喜劇風格,周星馳只是延續這種風格,當然也是因為兩個人有著相似的家庭背景吧,但是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卓別林和憨豆是世界級的大師,當然我們的星爺也不差。」

「自己演自己是最難的,就像你學自己走路一樣,會讓你都不知道怎麼走路了,捂臉。」

「這不是和咱們學的語文一樣麼?人家作者都沒有想那麼多,可是老師又是分段又是表達了什麼,捂臉。」

「喜劇的本質是悲劇!這就是境界!」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歷史上的為什麽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