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勞 身體健康的雷區
從一度在網絡上被炒得沸沸揚揚的「華為員工過勞死」,到7月16日報道的「西安保潔員勞累過度,中暑身亡」的消息,「過勞死」這一概念似乎從遙遠的天邊走到我們身邊,讓我們不得不開始重視。
就「過勞死」目前的狀況、發生的原因及應該注意的事項,本報記者採訪了西京醫院預防保健科的蔡春主任。
■人是會累死的
蔡主任說,通常我們都覺得人會老死,會遭遇意外而死,會死於疾箔…但很少有人認為人會累死。但事實上,過勞死的情況的確存在。「過勞死」最簡單的解釋就是超過勞動強度而致死,是指「在非生理的勞動過程中,勞動者的正常工作規律和生活規律遭到破壞,體內疲勞蓄積並向過勞狀態轉移,使血壓升高、動脈硬化加劇,進而出現致命的狀態。」
■過勞死的兩大罪魁
據蔡主任介紹,「過勞死」主要發生在兩大人群中:一是重體力勞動時間比較長,工作環境相對較差的人群中,比如環衛工人,經常在戶外工作;另外一類就是公務員、新聞從業人員、教師、科技人員等,這部分人的工作環境並不差,但是長期壓力較大,在競爭環境下,不敢有絲毫放鬆。
過度的體力勞動,心理處在應急狀態,身體處在亞健康狀態,積重難返,導致了一些器質性病變,比如動脈瘤,如果動脈瘤破裂,而且動脈瘤剛好在主動脈上或者在腦血管部位,就造成了猝死;另外一些狀態雖然無器質性病變,也有可能造成心源性猝死,而心源性猝死,90%以上是因為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和心臟節律有很大關係,低鉀低鈉改變了體液的成分是心律失常最主要的原因。
■注意勞動負荷調配
蔡主任表示,要預防猝死的發生,要掌握一定的預防措施。疲勞是人體功能的暫時性障礙,屬正常生理反應,起一種防止人體「過勞」的預警作用,是人體健康的一種保護性反應。生理性疲勞一般通過休息或睡眠得到恢復。如果通過休息和睡眠,疲勞難以恢復,說明人體已經出現「過勞」。
所以,一旦身體感覺不舒服,一定不要逞強,要學會量力而行,體力勞動者要注意勞動負荷的調配,注意環境對身體的傷害,要及時補充水分,及時補充能量;腦力工作者要學會調節心理狀態,學會在競爭的環境下給自己減輕壓力。
據估算,每年因過勞死的人多達60萬。為了您和您家庭的幸福,請愛護自己的身體,跨越「過勞」這個威脅健康的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