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女詩人——日本著名女作家與謝野晶子,與謝野晶子傳奇的一生
與謝野晶子(Akiko Yosano1878~1942)原名鳳晶,筆名鳳小舟、鳳晶子等,日本女古典詩人、作家、教育家,和平主義者和社會改革家。熱情的和歌人。與短歌一起渡過明治·大正·昭和時代。文學家與謝野鐵干的妻子、11個孩子的母親。
生平簡介
1878年12月7日,生於大阪府的界市一小商人家庭,父親是酒井一老字號點心鋪駿河屋的老闆。在富裕的家庭裡,除了父母、姐姐和哥哥,還有傭人。晶子從幼年開始學彈琴、跳舞、插花、茶道等,順利讀完高等女子學校,畢業後,在幫助家業之餘貪婪地閱讀日本古典文學,她格外喜歡而愛不釋手的是《源氏物語》、《落窪物語》等平安王朝的文學。絢爛的帶有憂傷請調的王朝物語世界,使她的感受力和審美意識受到浸染,給她的詩歌世界以華麗的色彩。但僅僅憑著以上的出身和古典文學的熏陶,還不會有她後來的作為新詩人的覺醒。 1900年(明治三十三年),適應於新時代潮流的以詩歌革新為目標的雜誌《明星》創刊。它是以把詩歌從風花雪月的舊框子中解放出來,自由地歌頌人間的真實感情,給詩歌以新的生命為目標。該刊物由當時明星派浪漫主義的詩人們始創,成為當時嶄新的羅曼蒂克詩歌的創作陣地。《明星》雜誌的主編是與謝野鐵干。他不僅是優秀的詩人,同時也是明星派詩歌革新運動的領袖。這年,晶子第一次見到應關西青年文學會邀請到大阪進行演講的與謝野鐵干,這是決定晶子今後命運的會面。那時晶子才23歲,身材高大,臉的下部稍寬,不能說她是美人,但目不轉睛地凝視對方時的黑黑的大眼睛十分迷人。那是一個8月的夏日。以此為界,晶子的詩歌創作出現了驚人的變化。在此以前,晶子的詩歌雖然能感覺到熱情的一面,但那還是十分靦腆的流露。與鐵干的相遇把她的詩歌和人生一起解放出來了。
她和鐵干相愛了。本來她已經有了戀人,鐵干也有妻子,但是晶子放棄了自己善良的戀人,鐵干也捨棄了妻子,為自己的理想和情愛犧牲了一切。在封建舊道德統治的時代,她的行為是無法被社會所容忍的,但她還是實現了自己的願望。
1901年(明治三十四年)晶子24歲,即最早的詩集發行後不久,她不顧父母的反對,離家出走,進京來到鐵干的身邊。鐵干也深深愛上了晶子,他和妻子離婚,選擇了晶子。
如果沒有同鐵干的相遇,可以說不會有晶子這位日本文學巨星的誕生。同時與謝野鐵干是在能力和才幹上超過晶子的詩人,他作為優秀的詩歌革新的領袖對於晶子在文學上取得的巨大成就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晶子從24歲發表第一部詩集《亂髮》到51歲寫完第二十部詩集《心靈的遠景》這段時間裡,除了詩集以外,還發表了和詩集近於同數量的散文集和數篇小說,同時還在自己家裡開辦了《源氏物語》的講習班。她在35歲時出版了《新譯源氏物語》,以後又出版了《新譯榮華物語》和《新譯紫式部日記》、《新譯和泉式部日記》、《新譯徒然草》等古典文學的現代語譯本。她不僅從事文學活動,而且在創立新女性文學者的組織「青?社」時,作為贊助會員參加活動並投稿。另外她還參與《日本古典文學全集》和自己的文集、全集的編輯工作。以上成就僅屬於她履歷中有代表性的事情,若細看更能發現不論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是豐富多彩不勝枚舉。向社會奉獻如此大量的詩集、著作、編著和譯著,如果沒有相當的體力和精力是實現不了的,但她並不是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文學活動上,相反,她從和鐵干結婚後的第二年開始(25歲)到42歲的17年裡,共生育了12個孩子,其中一人夭折。扶養11個孩子沉重的擔子壓在她一人身上。生活不但不富裕反而十分貧困,她常常是為了明天的糧食趕寫文章養家餬口。誰也想像不到理應沉湎在羅曼蒂克的詩歌世界裡的晶子的現實生活是湮沒在日常瑣事的堆積中。
即使是在家庭充斥著電氣化生活用品的現代生活中,既要扶養11個孩子,又要創作出那麼多的作品,也是相當不容易的事情。在沒有電氣商品也沒有快餐食品,居住環境不如現在,交通也不發達的時代,她卻成功地把家務和事業的矛盾統一起來。她的文學成就固然令人瞠目,但她作為實際生活者的能量之大,之旺盛,不能不使人發出驚異的感慨,而且她所從事的還是文學這種極為優雅的工作。 1935年(昭和十年)3月6日,她心愛的丈夫鐵干因病離開人間,享年63歲。
晶子在女人的生存還十分艱難的社會狀況下,作為詩人、作家、妻子、母親,如同馳騁縱橫的烈馬,激烈而強壯,並且以極大的耐力生存下來。1942年(昭和十七年)她65歲時永遠離開了人世,時值太平洋戰爭剛開始。
詩歌創作
晶子自幼喜讀古典文學、當代文學和翻譯作品,曾從河井醉茗學習過短歌,1899年開始發表作品。後在大坡界市高等女子學校畢業。1900年參加新創刊的詩刊《明星》雜誌社同人團體「東京新詩社」,並以短歌躋身詩壇。她的詩作具有自由的格調、奔放的語言,赤裸裸地歌頌青春與愛情,字裡行間透露出夢幻般的遐想,表現出反封建道德的意識,被認為達到了浪漫主義短歌的頂點。此間,她在創作上正處於旺盛期,每月均發表數十首短歌,後來所有作品被收編在她1901年在東京出版的第一部短歌集《凌亂的頭髮》中,她大膽直率地描繪了對丈夫鐵乾熱烈奔放的愛,獲得了當時年輕一代的一致共鳴。她也因而一躍成為明星派主要詩人。其作品風格亦被稱之為「晶子調」,為當時的青年一代詩人均競相模仿。
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後,與謝野晶子於同年發表了反戰詩《你不能死去!》,並先後出版了唯美主義歌集《小扇》、《舞姬》,以及與丈夫和謝野寬合著的《毒草》和與山川登美子、雅子合著的《戀愛如衣著》等,因一些作品中的措辭激烈,曾被攻擊為「亂臣賊子」。後來,她的浪漫主義熱情逐漸消退,創作風格改傾向於貴族趣味,開始追求華麗的色彩,作品有詩集《常夏》》(1908)、《佐保姬》》(1909)、和《夢之花》等。1911年的詩集《春泥集》發表後,被一些詩人推崇備至,其中詩人上田敏在為該詩集寫序時,稱讚她為「日本女詩人中最負盛名的一位,後世必將承認她是明治時期的光榮存在」。
大正元年(1912年),與謝野晶子同丈夫一起赴法國旅行。回國後,她的創作進入了另一新的高峰,先後出版了《舞衣》、《太陽和薔薇》和《從夏到秋》等多部詩集。在這些情調低徊的自由體詩中,她歌頌了大自然的綺麗風光,傾訴了個人生活的艱辛,並直觸時弊和黑暗政治。另還發表了短篇小說《雲的種種》、長篇小說《走向光明》和童話集《八夜》、《彎彎曲曲的河流》等作品,展示出她創作形式的多樣化。此外,她還用現代日語翻譯了《源氏物語》、《徒然草》等古典名作。在進行文學創作的同時,她也十分關注婦女問題和社會問題,曾出版過15部評論集,並從事詩歌理論的研究。後期創作了《明天》、《啊,五月》、《斜倚桌前》和《你不要死》等自由體詩。作品雖然構思精巧,比喻貼切,寓意深刻,不過卻很少再有藝術上的創新。1942年5月29日,她在大阪逝世,享年6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