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忍者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忍者”和中國有什麼淵源?

日本忍者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忍者”和中國有什麼淵源?

日本歷史故事

日本忍者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忍者”和中國有什麼淵源?

日本忍者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忍者」和中國有什麼淵源?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在日本的古裝動作遊戲當中經常會出現一個場景,那就是一位黑衣蒙面的人在夜幕下極速的奔跑著,然後突然一個騰空一躍,順勢手中甩出數個手裡劍。這些黑色的飛鏢個個命中要害,數個惡人應聲倒地。然後惡人的頭目拔出長劍就衝了過來,蒙面人淡定的拔出背後的忍者刀,在電光火石之間,惡人頭領倒地。這就是傳說中的日本忍者,其出現的年代很早。

一、忍者最早可以追溯到飛鳥時代

據望月重家《忍術應義傳》記載,日本飛鳥時代,日本第一位女皇——推古天皇的輔政親王聖德太子身邊,有一位名為「大伴細人」的人,乃是聖德太子的密探。

聖德太子,日本飛鳥時代的皇族政治家,推古朝改革(大化革新)的推行者。其最大的功績,是607年派遣隋使來到當時的中國,建邦交、學習中國制度,帶動了日本的第一次文明開化。

1958~1983年間,日本1萬面值日元上的幣面人物,就是這位聖德太子。

史載,聖德太子有「八耳皇子」的美譽,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的消息,都瞭如指掌。這正是那位大伴細人的功勞,他充當了聖德太子的耳目,他會以各種身份出現在各個階層,收集眾多對聖德太子有用的情報。

並且,這個時代的日本,是一個豪族控制政治的時代,即使是貴如聖德太子,身為權勢極大的輔政王,依然隨時有被政敵殺死的可能。推古天皇的前任崇峻天皇,就是被豪族蘇我氏暗殺的。所以,對聖德太子而言,有通達全面的情報,不僅是理政的需要,更是保全自己的必須。

但是,這位神秘到連一張畫像都沒有流傳下來的大伴細人,在當時並不是被稱為忍者,而是「志能便」,在日語中是擔當之意。不過,後人公認,他就是忍者職業的祖師爺,也是忍者甲賀流的創始人。

此外,根據史料記載,同一時期的日本第一豪族蘇我氏,也有掌握類似的秘密特工人員,但不一樣的是,他的「志能便」,主要用作排除動搖蘇我氏豪族權力的政敵。這其實是殺手、刺客。

雖然蘇我氏的忍者之說只是傳聞,但在後來史料記載中,卻白紙黑字地出現了這個時代將忍者作為殺手的事件——同屬飛鳥時代的天武天皇時期,一個名叫多胡彌的忍者,在天武天皇與弘文天皇爭奪政權的「壬申之亂」中,為天武天皇立下了重要戰功。這是忍者參加正式戰爭的最早記錄。

總之,在日本飛鳥時代,也就是7世紀,忍者最重要的兩個職責——情報收集與武力打擊,已然正式確立了下來。從此開始了榮耀與死亡相互伴隨的漫漫歷史長路。

二、忍者與中國的淵源

若將大伴細人看作最早的忍者,那麼他的出生地——日本甲賀一帶,就是忍者乃至忍者文化的發源地。

甲賀是今天日本關西的滋賀縣一帶。滋賀縣面積不大,卻擁有全日本面積最大的湖泊琵琶湖,在古代屬於近江國。據考證,早期滋賀縣的住民,大都是來自中國大陸、朝鮮半島的「渡來人」,或稱「歸化人」,所以,這裡也就是日本最早與異質文化、科技、血緣彙集融合的地方。

中國向日本的移民,大約早在中國殷商和春秋戰國時代就開始了。到秦漢時,中國向日本移民的勢頭有增無減。史載:「陳勝等起,天下叛秦,燕、齊、趙民避地朝鮮數萬口。」這些人中,有相當一部分經朝鮮半島繼續渡海,來到了日本列島,到秦朝末年,連秦始皇的扶蘇系、胡亥系皇族,都有人先後逃亡日本。

公元前109年,漢武帝在設立四個郡,直接統治朝鮮北部以後,大批漢人前往朝鮮四郡移民經商,這些商民的子孫大部分都居留在那裡。公元313年,在朝鮮半島的樂浪、帶方兩郡淪陷於高句麗,居住在此的漢人才不得不離開那裡,一部分回到故國,一部分則向南流動,渡海移民到了日本。

日本史籍《日本書紀》中,記載了這個時代許多中國移民入日本列島的事例:

應神十四年,是歲,弓月君率120縣人自百濟到日本。

應神十六年,王仁自百濟來,太子菟道稚郎子師之,習諸典籍。

應神二十年,阿知使主及其子都加使主,並率己之黨類17縣人至日本。

應神三十七年,遣阿知使主、都加使主等經高麗國至吳,令求縫工女,後吳王與工女兄媛、弟媛、吳織、穴織四女以歸。

……

中國到日本的外來移民,主要是兩大系統,即以弓月君為始祖的秦氏,和以阿知使主為始祖的漢氏,人數相當可觀。弓月君秦氏一族人數多達3.5萬,再加上阿知使主的漢氏,總數可達到六七萬人。

這些「渡來人」,從中國帶來了農耕、土木建設、陶器燒製、紡織養蠶、金屬冶煉、軍事謀略乃至佛教文化。甚至在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大和朝廷過程中,他們也起到了重大作用。

為了便於學習其文化技術,也為了監視其動向,大和朝廷讓這些「渡來人」居住了在接近京都的近畿地區,這就使得當時並不發達的滋賀縣、三重縣、和歌山縣等地方高速發展起來。而這幾個縣,也正是日後最早大規模湧現出忍者的地區。

這也間接說明:忍者文化的淵源,或許要追溯到「渡來人」。這樣,之後如大伴氏、服部氏等渡來人忍者氏族的出現,也就不意外了。根據史籍中聖德太子派遣伊賀服部氏族收集情報的記載,服部氏或許就是忍者伊賀流的祖先。

三、忍者只是統治者的一件武器

但是,直到忍者職業大盛的戰國時代,後世所謂的忍者,卻並不被稱為忍者,並且一直沒有統一的名稱,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名字:飛鳥時代稱「志能便」;奈良時代則是「斥候」;戰國時代叫法最多,流傳最廣的叫法是「亂波」,這是武田信玄給起的名字。

並且,無論哪個時代,忍者的地位都很低。早期的忍者,多出身於貧苦農民,而不是地位高貴的武士。在日本貴族眼裡,忍者只是一件武器、一件工具。因為任務需要,他們一般不會與敵人正面一決雌雄,而是為達目的無所不用其極,忍術正為此而誕生。

一般忍者都要蒙面(首領除外),那是為了不讓對方發現身份。他們不能以真面目示人,終其一生都要隱姓埋名,不能留下隻言片語,以免日後東窗事發。在執行任務時則要絕對服從命令,沒有自由可言。

然而他們的工作大體類似,主要是為主君進行秘策、破壞、暗殺、收集敵方前線情報、攪亂敵方後援基地等種種諜報活動。

至於所謂忍術,其理論基礎,主要是由中國傳入日本的孫子兵法,配上「風林火山」四字箴言組成,所謂疾如風、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而後再加上一些法術和在山中的伏擊技巧。

四、忍者的黃金時代——日本戰國時代

戰國時代,是忍術大興的時代。在這混亂的時代,各地崛起的大名,非常需要忍術為自己征戰、刺探情報。

比如號稱「戰國第一兵法家」的武田信玄,就是一位忍者的忠實擁戴者。天性多疑,而且非常討厭別人知道自己國家的機密,因此他專門訓練了一批忍者,去幫他處理這方面的事情——偵測,暗殺。他把來自於甲斐,信濃,越後三地的無業遊民、強盜組織化,教以山地戰以及其他戰鬥技巧,把他們訓練成為斥候和間諜專家,這就是著名的武田「亂波」。

同時,這個時代,異域傳入的科技,以及各個行業的工匠人數暴增,使得許多忍者可以以民間匠人的身份技能,去從事諜報工作。

這時,忍者職業已經有了完整的體系和理論,包括四項基本戒律:

不准濫用忍術(只能用在公事上)

捨棄一切自尊(逃命要緊)

必須守口如瓶(即便為此失去性命)

絕對不能洩露身份(隱匿身形是最基本的忍術)

忍者的組織管理體系:

忍上忍、中忍、下忍。

上忍,又稱智囊忍,專事策劃整體作戰步驟。

中忍,一線作戰指揮者,當然,忍術也必須超然出眾。

下忍,又稱「體忍」,是一線戰鬥員。

三者之間有森嚴的等級關係,涇渭分明。

因為特殊的目的,忍者使用的武器也比較特別,除了禦敵以外還要具有逃跑、盜取、製造混亂等功能。忍者大多使用比普通武士刀稍短的忍刀,以及鎖鏈棍等武器,而且「一器多用」,像忍刀的刀鞘外,常常纏有繩子可用於攀登;刀的底部則可以打開,潛水時可用作呼吸管,竊聽時用作傳聲筒等。

而忍術流派,也因為國土上群雄割據,而自然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一般以忍術發達地區的地名作為流派名稱:武藏,甲斐,越後,信濃,甲賀,紀伊,伊賀等,還有青森中川流、山形羽黑流、新瀉上杉流、加治流、長野甲陽流、芥川流等。

其中以伊賀和甲賀的忍術最為強大。因為這兩處地方雖然位於重山險阻圍繞的封閉小盆地裡,自成一個小天地,但是因為靠近日本的中央地帶,戰略地位卻是十分重要。

而且,甲賀與伊賀深受京都文化影響,神社,寺院和莊園極多。到戰國時代舊領主莊園制度崩潰後,這裡首先變成了一個「小戰國」,逼仄的土地上,竟然有60個小豪族,競爭之激烈可想而知。他們互相結盟,互相偵察敵情,也互相屠戮。不管是誰,一旦被打垮,就很難再爬起來。

於是豪族們紛紛蓄養忍者死士,據統計,每家都有三四十個。結果,這個既有便於訓練的山地,又征戰不斷的又激戰的地方,就成了忍者發展的大本營。時間久了,伊賀忍術就開始冠於全日本了。

五、傳奇忍者

大多數忍者轉瞬即逝,即使在亂世征戰中僥倖存活了下來,也未必在身後留下姓名事跡。但也有極少數人,成為忍者職業的頂尖傳奇,或是超越忍者職業本身,而名留後世。

蜂須賀小六

蜂須賀小六,豐臣秀吉的得力助手。曾是美濃強盜「川並眾」的首領,練就一身飛簷走壁的高強武藝。

後來,秀吉投奔織田信長後發跡,在信長手下開始步步高陞,蜂須賀小六及其手下,也因為幫助秀吉立下殊勳軍功而得以被收編成正規軍,洗脫了強盜污名,這些人後來就自然地成為豐臣秀吉的忍者部隊,在各大戰役中都有傑出表現。洗脫強盜身份後,蜂須賀小六便改名蜂須賀正勝,以阿波國主的身份終老。

服部半藏

關於戰國忍者,還必須介紹的一個人物,是竹中蒼紫,也就是服部半藏。傳說中這位忍者最終悟出了忍的真諦,這是多少代忍者所不曾有過的。而服部半藏的家族竟是中國人,其祖先本姓秦,早年從中國來到日本,定居在京都附近,後來遷居到了伊賀,為了和當地的居民合而為一,所以改姓服部。

服部半藏侍奉的主君是德川家康,為其奪得天下出力頗大。1583年,織田信長在京都本能寺被部將明智光秀刺殺時,德川家康也在京都——隨信長同游京都而未帶一兵一卒。信長一死,作為信長的鐵桿盟友,家康立陷險境。這時,是服部半藏當機立斷,帶著德川家康連夜離開京都,穿行於荒無人煙的山間小路,幾天後終於平安回到三河領地。

由於服部半藏的殊勳,服部忍者一族在德川統治時期備受器重,獲得了很大的發展。而服部半藏也就成了服部忍者一族首領的世襲稱號。

結語:其實,忍者這個稱謂,真正確立名字,已經晚到江戶時代(德川幕府時代)。但也正是從這一時代開始,日本進入了較長時間的和平時期,於是以戰鬥和刺探為生的忍者,在歷史舞台上的活動,也就變得越來越少了,忍者職業隨之衰微,許多忍術也就失傳了。關於忍者活動的最後記載,是在1637年「島原之亂」中,忍者曾作為幕府部署的正規軍隊作戰。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日本歷史故事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