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立特空襲是怎麼回事?杜立特轟炸日本有什麼意義?

杜立特空襲是怎麼回事?杜立特轟炸日本有什麼意義?

日本歷史故事

杜立特空襲是怎麼回事?杜立特轟炸日本有什麼意義?

杜立特轟炸日本事件大家知道嗎?不知道的一起來瞭解瞭解。

提起二戰時期美國對日本的轟炸,可能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就是二戰末期的李梅的天火燒東京了。卻是這個非常的署名,一把火燒死了十萬日本人,同時也燒傷了十萬人,殺傷數量上比廣島院子帶還高。但是這並不是美國人首次對日本展開的空隙,早在這之前就已經有人針對日本展開了空襲,這個人就是美國空軍的詹姆斯·哈羅德·杜立特。在美國珍珠港被日本偷襲後不久,杜立特就對日本發起了決死空襲。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杜立特空襲。

1.對日本本土的反擊

珍珠港事件震驚美國上下,美國強大的太平洋艦隊,在這次偷襲中損失慘重,主力艦全部受損不說,美國海軍官兵也戰死兩千多人,千餘人負傷。這讓美國民眾驚恐萬分,許多人擔心是不是明天日本人就會登陸美國?是不是他們第二天早上就會看到家門口出現成群結隊的日本士兵?

然而羅斯福在珍珠港事件後的第二天,也就是1941年12月8日,發表了著名的國恥演說,在安撫人心的同時,宣佈美國對日宣戰,並要求對日本反擊,而且要針對日本本土實施打擊。

美國軍方也開始迅速行動起來,準備制定一個襲擊日本本土的作戰計劃。期間美國海軍曾負責制定了《反潛法案》的美國海軍參謀次長——弗蘭西斯·羅爾上校提出了建議,用航母攜帶陸基轟炸機來空襲日本。

這是因為他發現弗吉尼亞州的諾福克海軍基地的機場的跑道塗成了航母甲板的圖案,用於艦載機飛行員進行訓練。他由此想到,或許可以通過航母攜帶陸基雙引擎轟炸機的方式,來空襲日本。

他將這個結論匯報給了海軍作戰部長兼海軍艦隊司令的厄內斯特·金上將,金對羅爾上校的觀點完全認同,遂任命本已退役的美國陸軍航空兵中校詹姆斯·哈羅德·杜立特全權負責此計劃,負責行動方案策劃和指揮行動。

而杜立特在比對了當時美國多種轟炸機之後,選定了陸軍使用的B25雙引擎轟炸機,測試顯示B25轟炸機完全滿足行動需求。當然為了進一步復合如此長距離的飛行,所有B25均需要進行大規模改造,改造事項如下圖:

整個第17大隊開始在佛羅里達州的埃格林機場進行為期三周的訓練,雖然三周裡意外頻發,不是雨霧天氣阻撓,就是飛機損壞,但是第17大隊仍舊完成了訓練,截至到任務開始前,有16個機組可以完成這次任務。

整個過程嚴格保密,直至他們訓練結束,準備登上大黃蜂號航空母艦前,他們才得知,原來這次的任務是要空襲日本。第17大隊的人個個興奮無比,他們為能夠打擊日本而感到了自豪。而現在,他們即將出發。

2.杜立特空襲

不過空襲行動從一開始就發生了問題,最先出的問題就是大黃蜂號拒絕裝載第十六架B25轟炸機,理由很簡單,擔心超載。因為裝載了十五架B25轟炸機之後,甲板空間異常狹小,如果再多裝一架上來,可能對航母造成危險。

經過杜立特反覆交涉,大黃蜂號的艦長馬克·米切爾才在出發前最後一刻同意讓第十六架轟炸機上了航母。順帶一提的是,杜立特分別在五架轟炸機的航彈上,掛上了一枚日本人在假意和美國和談時送給美國的勳章,他要讓炸彈幫個忙,將這些勳章送還給日本人。

1942年4月2日,大黃蜂號為首的第十八機動艦隊出發,數日後在夏威夷海域和第十六機動艦隊匯合,組成了一支特混艦隊。下轄企業號,大黃蜂號航空母艦,三艘重型巡洋艦、一艘輕型巡洋艦,八艘驅逐艦和兩艘燃油補給船,它們將成為還擊日本的利刃。第16與第18機動艦隊會合後一併向西航行,全程無線電靜默。

4月17日下午補給艦為艦隊補充完燃油之後,與8艘驅逐艦向東後撤,航母和巡洋艦繼續向西,以20節的速度朝日軍控制的海域快步前進。在那裡,16架B-25準備起飛。

然而很不幸的,在4月18日清晨,特混艦隊在距離日本本土還有650海里處,突然遭遇了日本巡邏船日東丸23號。儘管特混艦隊當即對日東丸23號發動了攻擊,意圖搶在對方向日本本土發送無線電預警之前將其擊沉。

但是日東丸23號在沉沒前還是向國內發佈了預警,這就讓整個空襲計劃,變得異常危險。

此時艦隊尚未抵達起飛地點,但艦隊已經被日本發現,對方很可能已經派出艦隊前來阻擊,若繼續往前航行,艦隊勢必遭遇日本艦隊攔截。杜立特做了一個瘋狂的決定,就在現在的位置起飛,不去原定位置了。

這個決定如同自殺。因為這意味著,他們將沒有足夠的燃油飛到他們計劃中的降落地點。這將是第17大隊最為驚險的任務,包括杜立特中校在內的飛行員們將用自己的生命作為賭注,賭他們能夠成功轟炸日本。

9點19分,全部B25按照計劃起飛成功,航程初期,他們採用2—4架轟炸機一組的方式,之後各自散開,採取低空飛行的貼著海面向日本進發,以此躲避日軍雷達。

6小時後,16架B25於東京時間正午時分抵達日本上空,分別轟炸了日本位於橫濱、橫須賀、名古屋、神戶和大阪的十個軍事目標。

轟炸結束後,除去一架轟炸機飛往蘇聯遠東降落外,其餘十五架轟炸機開始向中國方向飛行。或許是老天保佑,儘管他們遭遇了夜幕降臨,燃油幾乎耗盡和糟糕的壞天氣,但是他們一直是順風飛行,這就才讓他們得以飛到了安全地點。

除了兩架轟炸機不幸落在敵占區,機組成員不幸被俘外,其餘飛行員均安全脫險。

3.空襲的意義

事實上這次空襲的意義,如果從單純的殺傷來看,微乎其微。畢竟為了飛到日本,B25這種中型轟炸機所能攜帶的燃油遠遠多於了炸彈,第17轟炸機大隊的轟炸更像是一種象徵性轟炸,被轟炸過的地方第二天就恢復了正常。

唯一值得稱道的戰果是第12號機丟下的炸彈命中了日本幾乎完工的龍鳳號航空母艦,使其不得不在船塢待到11月才完工出海。

但是如果從宏觀角度出發,這次轟炸的意義非凡。首先來說它驅散了美國國內的悲觀情緒和失敗主義情緒,儘管美國國內民眾渴望對日本進行復仇,但珍珠港事件就和一個魔咒一樣讓美國人難以忘卻,畢竟這是他們有史以來最慘痛的失敗。

而之後媒體報道的都是壞消息,比如菲律賓的美軍投降了,或是別的什麼地方的英軍又投降了。現在突然傳來日本被美國空襲的消息,其意義自然不同。,哪怕這只是一場微不足道的勝利,但它將美國人民內心的陰霾一掃而空。

同時杜立特空襲也讓日本做出了一系列錯誤的判斷 ,儘管在當時這場空襲沒有造成巨大的破壞,但是日軍依舊認識到了本土防禦的漏洞,隨即從各處戰場召回部分部隊負責本土防禦。

其中最為錯誤的舉動就是召回了南雲忠一率領的第一航空戰隊,當時第一航空戰隊沉重的打擊了盟國在印度洋上的運輸隊。

如果南雲繼續攻擊下去,很可能就會徹底破壞盟國在印度洋的運輸線,畢竟南雲當時已經挺進到了斯里蘭卡。然而處於本土防衛的考慮,將南雲召回了本土,此舉無疑解除了印度洋航道所面臨的危機。

另一方面,日本海軍始終沒能弄懂,這些陸基雙引擎轟炸機是從何而來。在他們的認識裡,航母是不可能讓這些轟炸機起飛的,換句話,巡邏船發現的航母艦隊並非起飛轟炸機的單位。

所以日本海軍斷定,美國一定是擁有可以起飛轟炸機的島嶼。但是這個島嶼在哪,日本海軍始終不得要領。

最終日本海軍司令山本五十六考慮到本土防禦力量的脆弱,再加上在夏威夷到日本本土之間的海域確實存在島嶼,且都位於美國控制之下。這讓山本五十六意識到必須拿下這些島嶼,否則就無法排除美軍利用這些島嶼起飛陸基轟炸機空襲日本的可能性。

於是山本下定決心集中力量以佔領戰略要地中途島。這場戰役就是後來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中途島海戰,在這個命運之地,日本聯合艦隊四艘航空母艦戰沉,太平洋戰爭亦從此發生轉折。

4.結語

如果說日本偷襲珍珠港,是掄起大錘砸疼了美國。那麼美國空襲日本,就只能算是用一把水果刀去捅日本。但恰恰是這把刀,戳穿了日本那盲目自大下的心靈,讓日本做出了一連串錯誤的決策。日本人沉浸於他們所謂的勝利中時,美國為死難同胞的復仇已經來到,這只是個開始,而不是結束,因為日後會有更多的空襲來懲罰日本。日本亦將為自己的罪惡,付出他們應付的代價。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日本歷史故事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