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談一戰:在薩拉熱窩事件後爆發已經是奇跡

基辛格談一戰:在薩拉熱窩事件後爆發已經是奇跡

第一次世界大戰

基辛格談一戰:在薩拉熱窩事件後爆發已經是奇跡

  「薩拉熱窩事件」是塞爾維亞爭取民族解放的極端形式,但帝國主義國家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才是一戰爆發最深刻的根源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曾說,一戰有個很長時間的潛伏期。1914年前的若干年,歐洲一直處在戰爭一觸即發的危險之中。「大戰一直延遲到1914年才爆發,已經算是個奇跡!」

  也就是說,雖然是帶有政治謀殺性質的「薩拉熱窩事件」引爆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但一戰爆發的真正根源,還要回到當時的歷史環境中去挖掘。

  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下,資本主義國家的生產力獲得突飛猛進的發展,出現了壟斷組織,資本主義進入了帝國主義階段。各國加緊對外擴張,展開了激烈競爭。

  然而,凡事總有先來後到。當時,世界已被列強「瓜分完畢」,其中先到「筵席」的英法俄等老牌殖民主義國家佔有最大份額,處於優勢地位。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在世界總面積達6500萬平方公里的殖民地中,英國獨佔3350萬平方公里,占世界殖民地總面積的一半以上;俄、法兩國分別佔有1740萬平方公里和1060萬平方公里,分別占世界殖民地總面積的27%和16%。三國佔據的殖民地面積佔到全球總量的95%。

  相比之下,後起的德國僅佔有290萬平方公里的殖民地,分別相當於英、俄、法的8%、16%和27%,而德國1914年工業生產總值的世界占比已增至16%,躍居世界第二,歐洲第一,其鋼、鐵產量甚至接近於英、法、俄三國之和。德國外長皮洛夫宣稱:「讓別的國家分割大陸和海洋,而我們德國滿足於藍色天空的時代已經過去,我們也要求陽光下的地盤。」德皇威廉二世則抱怨德國首相俾斯麥熱衷於「大陸政策」,未對「殖民地、海軍、英國」給予足夠的注意。

  由於帝國主義國家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而佔有大量殖民地就等於獲取了可靠的商品市場、投資場所和原材料供應,也等於取得了保障綜合國力、尤其是一國戰爭能力不斷壯大的力量源泉,在爭奪殖民地的過程中,形成了「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兩大帝國主義軍事集團。雙方把「保護」或「重新瓜分」殖民地當成頭號戰略訴求,矛盾越發不可調和,造成國際局勢日益緊張,並一步步滑向戰爭深淵。可以說,「瓜分和重新瓜分殖民地」才是導致一戰爆發的真正根源,而軍備競賽、締結軍事同盟、沙文主義宣傳等,不過是用於「瓜分和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手段。

  從這個意義上理解,一戰的爆發只是時間的問題,就算沒有「薩拉熱窩事件」,協約國與同盟國之間也會因為其他事件爆發戰爭。正如唯物史觀認為的那樣,歷史是必然的,偶然的歷史事件組成了必然的歷史方向。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第一次世界大戰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