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夠不上“世界性”大戰的標準

第一次世界大戰夠不上“世界性”大戰的標準

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夠不上“世界性”大戰的標準

  在國際學術界,有不少學者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世界性問題提出了一些引人關注的看法。在頗有影響的《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第十二卷中,作者在第一章和第六章裡,都一再提到「第一次世界大戰」這個名稱使用不當。認為「戰爭的起因和戰場都不是世界性的。戰爭中所發生的民族對抗是歐洲的民族對抗;在歐洲及歐洲以外的交戰國的陣線,與歐洲列強因帝國利益不同而形成的真正陣線並不一致,也與歐洲以外各國因野心不同而形成的真正陣線並不一致。有人將戰爭的起因說成是世界性的,因此也將它的起因追溯得較遠……有這樣的說法:在人類歷史的這個階段發生的戰爭,一定會表現出"帝國主義矛盾"—這並不僅僅是馬克思主義者的觀點—這種理論要求將這次戰爭說成是世界性的」。

  的確,在歐洲學術界、特別是在英國史學界,有不少學者都認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不是一次「世界性」的戰爭。他們寧願把它看成是一場「大戰」(The great war),而不是一場「世界大戰」(The world war)。同時,由於這場大戰所要解決的問題主要是歐洲列強之間的問題;在戰爭中相互對壘的雙方主要是歐洲國家;大戰的主戰場也主要是在歐洲。所以,這場「大戰」只能被稱之為「歐洲大戰」。

早在大戰結束不久的1924年,英國出版的、由古奇和坦帕雷主編的關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起因的重要文件集,其書名中便沒有「世界大戰」的字樣,而是籠統地將它定名為《關於戰爭起源的英國文件集》。同年,戰時英國首相阿斯奎斯也出版了他的回憶錄,名為《大戰的危機》。1933年,另一位戰時英國首相勞合·喬治也出版了他的《戰爭回憶錄》。

  至於在英國學術界到底誰是第一位認為這次大戰具有「世界性」的學者,現在的確很難考證。筆者在翻閱由巴巴拉·塔奇曼所寫的、描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階段的名著《八月炮火》時,注意到有一個叫亨利·威爾遜的人,他於戰爭爆發之前在其日記中寫道:「一想起世界上前所未聞的最大的一場大戰,不出這個星期就要打起來了,真叫人感到既光榮又可怕。」也許這位紳士堪稱最早認為這次大戰具有「世界性」的英國人吧。

  另外,根據維基百科的相關資料顯示,「第一次世界大戰」這個專有名詞是由德國哲學家E.海克爾於1914年9月20日首先提出來的。海克爾認為:毫無疑問,從這場令人恐怖的「歐戰」特點和進程來看,它必將成為名副其實的「第一次世界大戰」。

  但有趣的是,在美國和原蘇聯學術界卻一致認為:這場1914年爆發於歐洲的大戰就是一次「世界大戰」。

  美國對第一次世界大戰歷史的系統性研究,從1918年11月大戰結束之後就開始了。在1928—1934年間,美國出版了一套八卷本的文件集,書名中就明確使用了「世界大戰」一詞,全稱為《有關美國對外政策的文件:1914—1918年世界大戰》。該書是美國官方正式出版的與第一次世界大戰有關的外交文件集。

  在原蘇聯,學術界和政界一樣,從一開始就認為1914—1918年間的「大戰」是一次「世界大戰」。還在大戰尚未完全結束之際的1918年7月,為了鞏固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吸收大戰中的一些重要戰役成功和失敗的經驗教訓,第五次全俄蘇維埃代表大會在批准建立正規化紅軍時指出:應以花費最少的人力物力取得最大實效來建立一支新的軍隊,而這一點「只有在有計劃地應用從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總結出來的各種軍事科學時」才有可能。1919年3月,在俄共(布)召開的第八次代表大會上所通過的第二個黨綱中又指出:「必須最廣泛地採取與運用最近一次世界大戰的作戰經驗和技術經驗」,再次在正式的官方文件中提及最近的那次戰爭是一次世界大戰。

  此後,蘇聯學術界所出版的一些專著和文集都明確地在書名中使用「第一次世界大戰」這個專有名詞。其中有影響的早期著作有1924年出版的、由A.M.扎伊昂奇科夫斯基主編的《1914—1918年世界大戰(戰略概要)》,1938年出版的、由A.H.德拉扎爾所主編的《1914—1918年帝國主義世界大戰(圖冊)》,1938年到1939年出版的、A.M.扎伊昂奇科夫斯基主編的《1914—1918年世界大戰》等。

  在這些著作的影響下,原蘇聯學術界一直都認為1914—1918年的大戰是一次世界大戰。這種觀點對中國學術界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以致當有些中國學者看到《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第十二卷中認為「第一次世界大戰」這個名稱使用不當時,不少人還認為這是一種「新觀點」。

  那麼,到底應該怎樣看待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世界性」問題呢?筆者以為,只有更為透徹地認識戰爭的進程及其影響,才能更為全面地瞭解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世界性」問題。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以1917年俄國二月革命和4月6日美國參戰為標誌,分為前後兩個階段。

  在大戰的第一個階段,雖然協約國和同盟國之間的爭奪帶有爭奪世界霸權、擴大和鞏固殖民帝國的性質,但更為直接的還是表現為解決歐洲列強間的領土糾紛,如阿爾薩斯—洛林問題,以及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下的民族國家的獨立與重組等問題,說到底,也就是歐洲霸權問題。這樣,不僅使得戰爭的主戰場在歐洲,而且交戰雙方基本上也是歐洲國家。

  在同盟國陣營中,德國、奧匈帝國、保加利亞是傳統的歐洲國家,土耳其此時在歐洲巴爾幹地區也佔有著大片的土地。在協約國陣營裡,1917年4月份之前參戰的國家除英、法、俄、意外,還有葡萄牙、門的內哥羅、塞爾維亞、羅馬尼亞、聖馬力諾、日本和漢志(今沙特阿拉伯王國的一部分)。

  在這些國家中,除日本和漢志外,都是「正宗」的歐洲國家。漢志在大戰前為奧斯曼帝國所控制,它於1916年10月在協約國的幫助下擺脫奧斯曼帝國的控制後,才向同盟國宣戰的,其影響和作用可想而知。日本雖在20世紀初崛起為地區性大國,而且又是英國的盟友。但它在參戰後,只是為了在亞洲擴大其利益,並未直接介入歐洲的戰爭,也沒有給協約國提供多少軍事援助。在1914年12月,英國駐日大使格林曾認為日本「已根據我們的要求,在試著盡自己的職責了」。但在三年之後,他認為協約國並未得到日本的實質性的軍事援助。因此,在大戰的第一個階段中,戰爭帶有明顯的地區性。「它是一場歐洲的內部戰爭」,其「世界性」不明顯。

  但隨著1917年俄國革命的爆發和美國的參戰,這場大戰便由歐洲階段過渡到了全球階段,大戰的世界性也得到了充分體現。正如美國著名學者斯塔夫裡阿諾斯所指出的那樣,「在俄國,3月和11月爆發了兩次革命。它們不僅深刻地影響了戰爭的進程,而且深刻地影響了戰後數年世界歷史的模式。實際上,1917年因兩大發展—俄國革命和美國參戰—而證明是決定性的一年。這些事件改變了戰爭的性質從最初為歐洲問題開戰,到事實上從歐洲的戰爭轉變為全球範圍內的戰爭。」

  隨著美國的參戰,巴拿馬、古巴、希臘、暹羅、利比裡亞、中國、巴西、危地馬拉、尼加拉瓜、哥斯達黎加、海地、洪都拉斯等許多亞非拉國家也投入了大戰。筆者認為,當第一次世界大戰進行到這一階段時,這場因爭奪歐洲霸權的大戰才開始演變成為「世界大戰」。

  不僅如此,隨著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第一個社會主義政權的建立,當時對力圖擺脫殖民壓迫的廣大亞非拉國家和地區而言,其影響程度是非常深遠的。有學者就這樣指出:美國參戰和俄國革命還導致了一種立即產生世界性影響的新的思想意識。威爾遜的《十四點和平綱領》和列寧的革命口號就其影響而言是被廣泛接受的。因此,正是在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從歐洲階段轉變為全球階段。

  綜上所述,在認識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以1917年為界分為前後兩個階段,同時又瞭解到俄國革命和美國參戰的影響之後,我們就不難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世界性」問題。雖然有些英國學者一再提到「第一次世界大戰」這個名稱使用不當,但筆者仍贊成把他們所認為的那場「大戰」或「歐戰」稱之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因為從它的全過程來看,這場戰爭的「世界性」是顯而易見的。

  但是,我們也應該清楚地認識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世界性」問題是到大戰的第二階段才充分體現出來的。事實上,在大戰爆發後的近三年時間裡,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世界性很不明顯。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一階段可以被稱之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歐洲階段」。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第一次世界大戰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