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倫哥戰役背景:歐洲諸國組成第二次反法聯盟
1794年熱月政變之後,法國進入熱月黨人統治時期,接著熱月黨人組織了督政府。在督政府時期,法國政治舞台上出現了拿破侖。1796年4月,拿破侖遠征意大利成功,1797年10月拿破侖又通過坎波.福米奧停戰協定使奧地利屈服,法國的下一個目標就是英國。為了打敗英國,1798年拿破侖遠征埃及,英國為保住蘇伊士運河並最後戰勝法國,準備組織新的反法聯盟。1798年9月9日土耳其向法國宣戰,同年12月29日英國、那不勒斯、土耳其和俄國結成聯盟,並在意大利發動進攻,這是第二次反法聯盟的雛形。1798年11月由奧地利指揮的那不勒肆部隊攻佔羅馬,但1799年1月又被法軍奪回,法奧之間處於戰爭狀態了。這樣,到了1799年春,英、俄、土、奧、那不勒斯組成的第二次反法聯盟形成了,戰事也由此全面展開。 1800年法國第一執政拿破侖與第二次反法聯盟重新開戰。同時俄國與英國絕交,與瑞典、丹麥、普魯士等國簽定旨在反對英國的條約。霧月政變後,儘管俄國已經退出戰爭,但聯盟中的英國和奧地利仍擁有強大的實力。特別是奧地利,由於俄國蘇沃洛夫遠征意大利擊敗法軍,在俄國幫助下奧地利重新控制北意大利。1800年8月的馬倫哥戰役之後奧地利被迫求和,在1801年2月9日法奧簽定呂內維爾和約之後使第二次反法聯盟更加瓦解了。接著法國又與那不勒斯簽定佛羅倫薩和約,與葡萄牙籤訂馬德里條約,與俄國簽定巴黎和約。這樣,第二次反法聯盟的英國完全孤立了。英法於1802年3月27日簽定亞眠和約結束了第二次反法聯盟。
法國革命後,法國共和政權還未穩固,法國政府對外一直設法避免刺激毗鄰的君主專制國家。奧地利只是暫時的和局部的被法國戰敗,其實力在總體上仍強於法國。沙皇保羅一世也因反英親法的政策遭到刺殺。第二次反法聯盟最後由於各國的分裂而分裂,卻讓拿破侖、亞歷山大一世等人真正登上歐洲政治的舞台。
而馬倫哥戰役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發生的1799年法軍在意大利和萊茵地區的戰場上連番失利,拿破侖取得統治法國的權力,成為第一執政後,便部署反擊。1800年5月,拿破侖率領一支37,000人的部隊,越過阿爾卑斯山,進入意大利北部,支援被奧軍困在熱那亞的法軍。熱那亞被奧軍攻陷後,拿破侖決定與奧軍正面決戰。6月9日,法軍在芒泰貝洛擊敗奧軍,奧軍統帥米高·馮·梅拉斯元帥憂慮補給線遭切斷,重整部隊,但是他沒有立刻攻擊法軍。拿破侖誤判奧軍將要撤退,便從自已的部隊中撥出兩支分遣隊,一往南,一向北,試圖攔截奧軍。怎料奧軍這時才發動攻擊,叫拿破侖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