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世紀以來,歐洲的建築師們都在糾結建造怎樣的建築?

幾個世紀以來,歐洲的建築師們都在糾結建造怎樣的建築?

歐洲歷史故事

幾個世紀以來,歐洲的建築師們都在糾結建造怎樣的建築?

幾個世紀以來,建築師們都在糾結如何才能建造出空間足夠寬闊的建築。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羅馬人的傳統告訴他們,要想把石牆砌得厚重的話,窗戶就不能大,不然牆體就會失去支撐的強度。於是,他們在建築頂層加了一層厚重的石頂。到了12世紀,十字軍開始東征後,歐洲的建築師們才有機會看到穆斯林建築師的設計。他們從清真寺的穹頂中得到靈感,設計出一種全新的建築風格,以滿足當時頻繁的宗教活動的需求。

於是,他們在意大利人稱為「哥特式」或未開化的建築的基礎上,對這種奇特的風格加以完善。他們發明出一種拱形屋頂,以「筋骨」作為支撐。但如果這個屋頂過重的話,就容易將牆壁壓垮。就像一個體重為300磅的人坐在一張兒童椅上一樣,椅子肯定會被壓成碎片。為了解決這一難題,一些法國設計師開始用「扶跺」來加固牆體。扶跺就是支撐牆體的巨大石塊,在牆壁支撐屋頂的時候,扶跺可以用來支撐牆壁。為了進一步確保屋頂的安全,建築師們又用「飛跺」來支撐屋頂。這個建築方法很簡單,你看一眼圖紙就明白了。

這個新建築方法使得大扇窗戶可以鑲嵌在牆壁中。在12世紀,玻璃還是一種極為昂貴的商品,只有屈指可數的私人建築物會安裝玻璃窗戶。甚至連貴族住的城堡也沒有玻璃窗戶。屋子裡一年四季都有風穿過,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當時人們在屋子裡還要穿上皮衣。

幸運的是,生活在古地中海的人們深諳製作彩色玻璃的技巧,這項工藝還沒有完全失傳。人們對彩色玻璃的製造工藝進行了改良。不久,哥特式教堂就裝上了彩色玻璃窗戶,每扇窗戶都由五彩繽紛的玻璃碎塊組成,講述著《聖經》裡的故事,玻璃外面還鑲著長長的鉛質窗框。

於是,裝飾一新的教堂裡擠滿了熱切的信徒,而這項讓信仰變得「生動」的技藝也達到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水平。為了建造上帝之屋和人間樂園,人們不惜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羅馬帝國衰亡後,雕塑家們就丟掉了飯碗,如今他們又回到自己的藝術工作中。教堂的正門、廊柱、扶跺和飛簷上,都刻滿了上帝和聖人們的形象。繡工們也開始忙碌起來,為教堂的牆壁製作掛毯。珠寶匠們也大展才華,用光彩奪目的珠寶裝飾祭壇,當之無愧地接受人們的崇拜。就連畫家也不甘示弱,但因為沒有適當的素材,他們只好作罷。

在基督教剛剛創立之時,羅馬人用小塊的彩色玻璃來鑲嵌教堂和房屋的地面和牆壁,還用這些玻璃碎片來拼圖。但這種藝術非常高深,畫家們難以將內心的想法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相信所有玩過彩色積木的孩子,都會有和這些畫家一樣的感受。因此,除了俄羅斯,這門鑲嵌工藝在中世紀時期幾乎失傳。後來君士坦丁堡陷落,拜占庭的鑲嵌畫家們在俄羅斯找到了庇護所,開始用彩色玻璃裝飾東正教的教堂。直到布爾什維克革命爆發,人們不再修建教堂,這種情況才停止。

當然,中世紀的畫家們還可以用石膏水來配製顏料,然後在教堂的牆壁上繪畫。在隨後的幾個世紀裡,這種「新鮮石膏」畫法(通常人們把它稱為「濕壁畫法」)都廣為流傳。如今,這種畫法就如同手稿裡插入的寫生風景畫一樣罕見。在現代城市裡,幾百個畫家裡估計只有一個能掌握這種畫法。然而在中世紀,畫家們沒有別的辦法,他們沒有更好的顏料,所有人便成為濕壁畫家。但這種方法有著諸多弊端。

通常在幾年之後,石膏就會從牆上脫落,或者是因為濕氣太重而使畫面受潮,就像濕氣會侵蝕我們家裡的牆紙一樣。人們想盡一切辦法,想找到某種能夠取代石膏顏料的東西。他們試著把顏料融進酒裡、醋裡、蜂蜜甚至雞蛋的蛋清裡,但沒有一種辦法能夠使人滿意。人們不斷進行嘗試,一直持續了1000年。在羊皮紙上作畫,中世紀的畫家們可謂非常成功。但換成在大塊的木板或石塊上作畫時,顏料就會粘在上面,他們一直沒能解決這個問題。

但到了這時,人們已經不再像中世紀時那樣熱衷於宗教了。在城市裡,富有的自由民取代主教成為藝術的風向標。由於這個時期的藝術創作主要是為了維持生計,因此藝術家們開始為僱主工作,他們為國王、大臣和有錢的銀行家畫肖像。在非常短的一段時間裡,新興的油畫畫法迅速在歐洲傳播開來。幾乎每個國家都形成了一套獨特的畫派,創造出的肖像畫和風景畫反映出了當地人民的藝術品位。

例如在西班牙,貝拉斯克斯的畫作專門以宮廷小丑、皇家掛毯廠的紡織女工,以及與國王和宮廷相關的人物為主題。在荷蘭,倫勃朗、弗朗斯·海爾斯及弗美爾的畫作,以商人的庫房、邋遢的妻子和傲慢無禮的孩子,以及給他帶來無比財富的商船為主題。在意大利則恰恰相反,教皇是藝術的最大贊助商,所以米開朗基羅和柯雷喬仍以聖母與聖人的形象為題材。在英格蘭,貴族勢力龐大,而且十分富有,藝術家們開始為政府中的要員繪畫。在法國,國王至高無上,藝術家們便以國王的貴婦朋友為創作對象。

教會逐漸走向衰亡,一個全新的階級在社會中誕生,繪畫領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些變化也反映在其他藝術形式中。印刷術的發明讓作家通過為大眾寫書而贏得名望。就這樣,小說家和插畫家誕生了。但那些買得起書的人,可不是整天坐在家裡盯著天花板的人。他們想找點兒樂子,但中世紀的游吟詩人已經滿足不了人們對娛樂的渴望了。

從2000年前的希臘到今天,職業劇作家們又有了發揮才能的機會。在中世紀,戲劇只是宗教慶祝活動的一部分。13~14世紀的悲劇講的都是耶穌受難的故事。但到了16世紀,大眾劇目開始出現。當然,當時職業劇作家和演員們的社會地位很低。威廉·莎士比亞曾被當成馬戲團的小丑,用他的悲劇和喜劇給鄰居們帶來笑聲。1616年莎士比亞去世後,才贏得了人們的尊重,戲劇演員也不必生活在警察的監視下了。

和莎士比亞處於同一時期的,還有西班牙劇作家洛佩·德·維加。他創作了1800多部世俗劇和400多部宗教劇,曾多次受到教皇的讚許。一個世紀後,法國人莫裡哀憑借其創作天分,成為路易十四的莫逆之交。

從那以後,戲劇開始受到人們的熱愛。如今,在每一座規劃良好的城市,「戲院」都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那些只有在電影院裡才能看到的「啞劇」如今已遍佈大江南北。

還有一種藝術極受民眾歡迎,那就是音樂。要想掌握大部分古老的藝術,需要很多的技巧。要想讓笨拙的雙手聽從大腦的指揮,將頭腦中的形象呈現在大理石或畫布上,需要多年的刻苦練習。有的人甚至用一輩子的時間去學習表演或創作小說。同樣地,要想很好地欣賞一幅畫作、一部小說或者一件雕塑,公眾也要接受大量的訓練。但如果不是聾啞人,幾乎所有人都能欣賞某種音樂。中世紀時,人們聽到的都是宗教音樂。聖歌的節奏與和聲有著一套嚴格的法則,很快,這種音樂就讓人們覺得十分單調。除此之外,聖歌也不適合在大庭廣眾之下演唱。

文藝復興改變了這種狀況。音樂再次成為人類最好的朋友,不論快樂還是憂傷,音樂都可以相伴左右。

埃及人、巴比倫人和古猶太人都對音樂極為鍾情。他們甚至可以把不同的樂器組合起來,形成一支頗具規模的樂隊。希臘人卻對這些蠻夷製造出來的噪聲皺起了眉頭。他們更喜歡聽人朗誦荷馬和品達的詩歌。他們允許朗誦者以里拉(一種非常簡單的絃樂器)為伴奏,但要得到眾人的允許才可以使用。羅馬人卻恰恰相反,他們喜歡在晚餐和聚會時讓樂隊伴奏。

我們如今所使用的大部分樂器(當然是改良版)都是由他們發明出來的。早期的教會非常看不上這些音樂,因為其中包含了太多剛剛被毀掉的異教元素。對於三四世紀的主教們來說,能夠聽合唱團唱完幾首聖歌,表明他們已經非常有耐心了。要是沒有樂器伴奏,教徒們很容易就會唱跑調,於是教會允許風琴作為伴奏樂器。風琴是在公元2世紀時被發明出來的,由一組排簫和一對風箱構成。

隨後,便到了大遷徙時代。羅馬最後的音樂家不是被殺死,就是淪為流浪藝人,走街串巷,靠賣藝為生,就像現代游輪上的豎琴手一樣。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歐洲歷史故事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