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的歷史與我國歷史有何不同?為何歐洲長期處於分裂狀態?
中國古代大多數時期都是大一統,歐洲卻是長時間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為什麼會這樣呢?這其實主要是和我們的歷史有關。這其實主要是和我們的歷史有關。
很久很久以前,中國還處於奴隸制社會的時候,其實也是四分五裂的狀態。從夏朝開始,再到後面的商朝、周朝,國家都實行分封制。在分封制的狀態下,天子有權對自己直轄的領土進行統治,但無權管理分封出去的那些諸侯國的領土。所以從夏朝到周朝,乃至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大地其實也是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
然後,到了戰國末期的時候,出現了一個對中國歷史進程產生決定性影響的人。這個人,就是秦始皇嬴政。
嬴政少年即位,即位之初秦國雖然在之前幾代秦王的努力下,已經變得十分強大,但因為嬴政即位時年齡太小,所以當時的大權,主要掌握在丞相呂不韋、王后趙姬,以及很多秦國高層貴族的手中。
後來,嬴政長大之後,奪回了原本屬於自己的權力,成為了秦國的最高統治者。嬴政掌權之後,開始指揮秦國大軍,橫掃天下。最後花了九年的時間,先後滅掉其他諸國,最終統一了整個天下。
嬴政統一天下之後,曾有大臣向他建議,讓他遵循當年周朝的傳統,繼續搞分封制。然而最後,嬴政卻做出了一個出乎意料的選擇。嬴政並沒有選擇實行分封制,而是創造性地提出了郡縣制,所有郡縣官員,一律由中央任命。如此一來,中央便可以大範圍管轄整個天下。
除此之外,嬴政統一天下後,還堅持實行了『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統一貨幣』的政策。這些政策,讓原本制度、文化等方方面面都截然不同的各地百姓,開始逐漸習慣於認為,大家是一個整體。
正是因為秦始皇的努力,使得大家終於接受了中國作為一個整體國家的概念。這一點對於中國在後來兩千多年的歷史上,大多數時間都能夠保持統一,有著決定性的意義。
秦始皇之後,又過了近百年,歷史又迎來了第二個影響意義深遠的人,這個人,就是漢武帝劉徹。
在漢武帝之前,漢朝也有幾位皇帝,將漢朝治理得也不錯。不過,因為漢朝開國時期,身為開國皇帝的劉邦,選擇了郡縣制與分封制並行的制度。一部分地盤由中央以郡縣制直接統治,另一部分則分封出去,讓諸侯王自己統治。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在劉邦去世幾十年之後,開始陸續出現了諸侯王叛亂的事情。最為有名的,便是漢景帝時期的七國之亂。
不過好在,漢朝中央當時的實力還比較強,最終還是平定了諸侯王的叛亂,維護了國家的統一,並且積攢了強大的國力。漢景帝去世後,將國家交到了漢武帝劉徹的手上。
劉徹在位期間,考慮到諸侯王可能對中央形成的威脅,於是開始實行推恩令,徹底解決掉這些諸侯王。在劉徹的壓制下,地方諸侯王的力量開始變得越來越弱,再也無力對中央產生威脅。而劉徹所實行的推恩令,也給後世提供了一個較好的能夠解決諸侯王的辦法。以推恩降爵的方法,對待藩王,就能使藩王對中央的威脅降到最低。後世的很多王朝,也都紛紛採取了這種給藩王陸續降爵的辦法。
但是,降爵的辦法,雖然能夠在最大程度上解決掉各地藩王,但卻造成了另外一個結果,那就是外戚、宦官和功臣們的崛起。對於皇帝來說,能接觸到的就只有宗室、外戚、宦官和朝廷官員這四類人。原本在封王體系下,宗室對皇權的威脅最大。但是不封王之後,權力就會被外戚、宦官以及功臣們分割,同樣會對皇權造成威脅。所以,後來的很多皇帝,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還是不會徹底廢掉封王制度。畢竟對於皇帝來說,和自己姓氏一樣的宗室成員,還是要比其他人更可信一些。
封王,容易造成各地藩王尾大不掉。不封王,則容易造成宗室力量衰弱。這個問題,曾困擾了後來上千年的皇帝們。直到明清兩代的時候,才找到了相對好一些的解決辦法。明朝給爵位但是不給封地,清朝則是不給封地的同時,平時不允許宗室離開京城。
漢武帝之後,漢朝延續了數百年的時間。雖然中間王莽篡位,搞出了一個新朝。但東漢和西漢的皇帝,確實都姓劉,都是劉邦的子孫後代。不過,到了東漢末年,隨著土地兼併越來越嚴重,各地的官員實力越來越強,中央對地方的管控力度也越來越弱,終於形成了東漢末年群雄割據的情況。
這個時期,大家都有一個明確的概念,那就是國家應該是一個整體,我們有統一的必要。但誰做皇帝,這件事大家沒有共識。誰都知道做皇帝最舒服,所以大家自然都想做皇帝。於是,從東漢末年開始,接下來的三國、兩晉、南北朝,便一直處於混亂的狀態。很多人都試著想要去統一天下,但正是因為有這種念頭的人太多,所以這段時間,戰爭特別頻繁,統一的時間反倒極短。
然後,就到了隋朝。
到了隋朝之後,中國歷史終於迎來了又一個影響極大的人物。這個人,不是隋朝的開國皇帝楊堅,而是隋煬帝楊廣。
楊廣在歷史上通常稱之為暴君,做過很多很多壞事。但同時,我們不得不承認,楊廣對中國歷史,也是做出過很大貢獻的。修大運河、征討高句麗這些貢獻,我們暫且不提。只說楊廣在位時期,創造性提出的科舉制。楊廣當時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決定改革人才選拔辦法,通過考試的方式,來選拔人才。
雖然在近代歷史上,科舉制被視作是落後的東西。但在漫長的古代歷史當中,科舉制對我們這個民族,其實做出過很大的貢獻。
古代的科舉制,主要是考儒家的學說。而儒家的學說,提倡忠君愛國,維護國家統一。考試既然考這個,大家自然從小到大也就只能學這個。所以只要是通過科舉考試考上去的官員,潛意識都會覺得,現在的皇家就應該做皇帝,世世代代都應該做皇帝。這種考試,或許有洗腦的嫌疑,但卻從根本上解決了大家都想做皇帝的問題。
而在科舉製出現後,雖然隋朝很快滅亡,但後來的唐朝,卻完美地繼承了隋朝的科舉制。而且接下來的幾位唐朝皇帝,比如李世民、李治、武則天、李隆基等人,對科舉制也都十分重視,並且先後對其進行改良,讓科舉制更加符合國情。
所以,科舉製出現之後,後來上千年的歷史,基本上國家都是以大一統王朝的形式存在的。
反觀歐洲,他們的歷史,則和我們截然不同。
歐洲早期的歷史,其實和我們很像,也經歷過分裂與戰爭,也經歷過奴隸制社會。而且更加巧合的是,在距今兩千多年以前,歐洲和中國幾乎同時開始統一。中國這邊,是秦始皇統一了中原。而歐洲那邊,則是羅馬帝國逐漸統一天下。最巔峰的時期,連廣闊的地中海,都被視作是羅馬的內海。而這個時候,中國則正處於漢朝,同樣是極為強大的一個年代。
但是,羅馬帝國統一天下之後,卻走上了另外一條道路。
羅馬帝國統一之後,也出現了北方蠻族入侵、國家內部出現分裂戰亂等問題。但對於這些問題,羅馬帝國卻並沒有提出一個好的解決辦法。就在羅馬帝國開始逐漸衰落的同時,基督教開始出現了。
基督教的出現,讓歐洲走上了一條和中國截然不同的道路。
宗教對於國家統一的要求,並沒有那麼高,甚至可以說不需要國家實現大一統。只要不同的國家,都信奉這個宗教就可以了。所以,基督教出現後,最大的追求不是統一天下,而是讓所有國家都信仰基督教。
追求的不同,讓歐洲的歷史,開始截然不同。
公元395年,狄奧多西一世宣佈,基督教正式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而在狄奧多西一世之後,羅馬帝國便分裂為東西羅馬帝國兩部分。這個時候,中國正處在東晉十六國時期。在基督教成為國教的這一年,北魏剛剛擊敗了後燕,開始逐漸成為北方的霸主。
而在歐洲這邊,隨著宗教的逐漸盛行,加上羅馬帝國的逐漸衰落,西方世界的封建制度,開始成型。西方世界的封建制度,和中國的封建制度,其實不太一樣。西方的封建制度,指的是封邦建國。國王統治一個國家,向國家內的領主們徵稅,而領主們則是向下面的小領主徵稅,最後層層疊加到平民身上。
另外,作為歐洲當時名義上的最高主宰,教廷的利益訴求,也不是將整個歐洲都統一起來,而是向更遠的地方去傳教,讓更多的人信仰基督教。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後來信仰基督教的歐洲,開始頻繁地和信仰伊斯蘭教的中亞世界,展開戰爭。比如著名的十字軍東征,其實就是出於這個原因。
歐洲歷史,由此進入了中世紀。
中世紀從公元5世紀開始,一直持續到了1453年。對比中國歷史的話,大概就相當於是從南北朝後期,一直持續到明朝景泰年間。在上千年的漫長歷史當中,歐洲都是教廷說了算,教皇地位最高。在這上千年的歷史當中,歐洲也曾出現過短暫的統一,比如著名的查理曼大帝在位時,就曾統一過西歐。但查理曼大帝死後,很快國家就再次分裂。
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於以教廷為代表的得利階層,沒有統一的需求。偶爾出一兩個政治強人,或許可以短暫的實現統一。但要想長時間的實現大一統,那就不可能了。
中世紀之後,歐洲又開始進入文藝復興時代,資本主義開始出現,歐洲開始一步步走向近代歷史。再加上大航海時代的到來,歐洲的國家發現了更為廣闊的世界。對於他們來說,去更廣闊的世界,進行殖民統治,遠比統一歐洲要容易得多。既然這樣,大家自然也就沒必要再統一歐洲了。
總得來說,歐洲之所以沒有像中國這樣統一,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因為在羅馬帝國滅亡後,歐洲人沒有統一國家的概念,大家沒覺得非統一不可。二是因為宗教的存在,使得歐洲對於向外傳教的需求,遠大於統一的需求。三是因為歐洲沒有科舉制,在整個歐洲歷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類似於科舉制的考試制度,給平民一個上升通道。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中國古代在漫長的歷史當中,一直是一個大一統國家,而歐洲直到今天,都還是四分五裂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