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種姓制度從何而來?為何現在仍然存在呢?
古代印度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曾經創造了燦爛的文明,和中國同為四大古國之一,在古代常稱之為「天竺」。但幾千年來,印度的發展一直比較遲緩,這與古代印度的等級制度有著一定的關係。
古印度起源於印度河流域,原始居民是皮膚黝黑的達羅毗荼人。隨著一部分遊牧民族入侵後,他們吸收了當地人的文化,由遊牧轉為定居的農業。為了區別於達羅毗荼人,皮膚白皙的入侵者自稱「雅利安」,意為高貴者。
由於雅利安人對達羅毗荼人的征服和奴役,印度開始出現了奴隸社會。奴隸社會中等級制度必然是重要的,於是「種姓制度」應運而生。「種姓」一詞來源於拉丁語,意為「純潔」,而在梵文中叫「瓦爾那」,就是品質的意思,可以說「種姓」就是代表血統的「純度」和「品質」。
在種姓制度下,古代印度人被分為四個種姓:婆羅門、剎帝利、吠捨和首陀羅。婆羅門是祭司貴族,社會地位最高。他們能佔卜禍福,壟斷文化,掌握著至高無上的「神權」。剎帝利是雅利安人的軍事貴族,掌握著「世俗」的權力。吠捨是社會中的普通勞動者,也就是雅利安人的中下階層,包括農民、手工業者和商人,他們必須向國家繳納賦稅。首陀羅主要指被征服的達羅毗荼人,當然一部分的吠捨也有可能落魄成首陀羅,首陀羅地位很低,基本和奴隸差不多。其實除了這四大種姓外,還有第五種姓「不可接觸者」,又稱「達利特」,他們多從事最低賤的職業。為什麼這個階層經常不被算入呢?因為這個階層太過「低賤」,甚至被認為不屬於印度的人民。
印度現在已經廢除了種姓制度,法律上也不認可種姓制度,但由於種姓制度在印度存在的時間太久,以至於人們的觀念很難發生改變,特別是在民間更是如此。隨著印度經濟和科技發展,人們的教育水平也在不斷提高,種姓制度在民間的根基也在不斷被摧毀,終有一天這個制約印度發展的「枷鎖」也會被完全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