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知識大全 - 常用藥物使用注意點(一)

使用說明:請輸入查詢關鍵詞,例如:兒童保健

常用藥物使用注意點(一)

一、退熱藥

解熱鎮痛藥如安乃近、復方撲熱息痛等都是作用於體溫調節中樞的藥物。服用後皮膚血管擴張,血液增多,血流加速,出汗增加,散熱加速而降低體溫。

發熱是很多疾病的共同症狀,小兒由於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更易發熱。發熱時吞噬細胞功能加強,抗體產生增多,不利於病原體的生存和繁殖。這對保護機體是有利的,故在疾病未明確診斷前不要隨意服用退熱藥。對有高熱驚厥史的小兒,體溫超過39℃或有煩躁不安、頭痛、肌肉關節酸痛等不適時可以服用。

服用退熱藥時要注意以下的問題:

1.退熱藥是通過皮膚散熱增加而起降溫作用的,因此衣服要穿得寬大,不宜直接吹風,多飲開水。

2.體溫過高時退熱藥用量宜小,藥量過大會出現面色蒼白、出汗過多等虛脫症狀。

3.退熱藥有噁心、嘔吐等不良反應,有的還會引起皮疹、白血球降低、哮喘發作等過敏反應,因此要求劑量正確。兩次服藥間隔需4小時,體溫在38℃以下應停服。1歲以下小兒可用復方撲熱息痛片,每次每公斤體重20毫克。1歲以上的小兒用復方阿斯匹林,每次的量按年齡不同,分別是2~3歲為1片半,4~6歲為2片半,7~12歲為3片。藥片應貯藏在乾燥、陰涼處,如藥片表面有霉點,會增加對胃粘膜的刺激,不可再服。

4.安乃近不宜和氯丙秦同用,以免降溫太快。保存時應注意避光,且不宜接觸銅、鐵等金屬容器,否則易氧化分解而失去藥效。

二、磺胺類藥物

磺胺類藥物具有服用方便、過敏較少、不易產生抗藥性的優點,對應用磺胺藥有效的疾病應優先採用。

為了提高療效,減少副作用,在使用磺胺藥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首次服用劑量應加倍,以便使血液中能迅速達到足夠的有效濃度。因磺胺藥僅具有抑菌作用,而且濃度必須大大超過組織中對氨苯甲酸的濃度才能發揮作用。如用量不足或過早停藥,易致細菌復活和疾病復發。

2.要同時服用碳酸氫鈉或枸櫞酸鈉,使尿液變成鹼性,增加藥物在尿液中的溶解度。這樣可防止血尿、尿閉等泌尿道副作用的產生。

3.在服藥期間多飲開水,以維持一定的尿量,稀釋尿中藥物濃度,防止磺胺結晶的產生而損傷泌尿道。

4.服藥期間和停藥後,都要注意過敏反應的發生,如皮疹、紫癜等。發現患兒小便帶血(尿呈微紅色),則必須停止用藥,並要赴醫院就診。

三、青黴素

青黴素問世已有數十年的歷史了。它是醫院最常用的藥品,具有較廣的殺菌作用。

由於青黴素的治療作用快而好,往往藥到,熱降,病除,有些家長就誤認為青黴素有退熱作用,要求醫生給發熱的孩子使用。實際上青黴素的作用,主要是阻礙細菌細胞壁的合成,使細菌破裂而死亡。病毒沒有細胞壁,所以病毒造成的疾病,應用青黴素無效。

青黴素的種類很多,大致可分兩類。一類是從青黴素菌培養液中提取的,另一類是由化學方法合成的半合成青黴素,如新青黴素II、氨苄青黴素、頭孢黴素等。常用的有青黴素鉀鹽及鈉鹽粉劑,性質穩定,一般可保存數年。這種粉劑易溶於水,但溶解24小時後除引起抗菌能力喪失外,還會分解產生各種致敏物質。因此,青黴素需現配現用是非常重要的。

雖然青黴素在治療疾病方面有很好效果,對絕大多數患者來說,毒性也低,但不良反應還需引起注意。特別是過敏反應,輕的可引起頭痛、噁心,重的可發生過敏性休克,表現為出冷汗、心跳微弱、口唇青紫。為此, 用青黴素前必須先作皮膚試驗(經皮內試驗預測青黴素過敏反應的保護率較高)才可按所需劑量注射。有些病人,皮內試驗雖陰性,但持續用藥數天後也可出現過敏反應,所以在家中切勿自行注射。同時,家長不能任意給孩子玩青黴素空瓶,以免發生意外。

四、平喘藥

目前對哮喘還沒有根治的辦法,大多數藥物還只能是暫時緩解或預防在先。小兒在春秋和入冬季節,哮喘的發病率還是比較高的。為了合理使用平喘藥物,應注意以下幾點:

1.目前平喘藥主要是一些擬腎上腺素藥及茶鹼類,如麻黃素、腎上腺素、異丙腎上腺素、氨茶鹼等。還有一些新的藥品如舒喘靈氣霧劑和片劑等。這些藥物都有興奮神經中樞和心悸等不良反應。為了防止副作用,可同時使用抗過敏藥,如非那更、撲爾敏、苯海拉明等,但不要用有明顯抑制呼吸的藥物,如苯巴比妥類,以免引起胸悶等。

2.伴有咳嗽多痰的哮喘患兒,在使用鎮咳藥時不宜用咳必清之類藥物,以免影響粘痰的咳出。此時需用祛痰藥物,如氯化銨、桔梗、遠志、吐根等,也可用竹瀝、必嗽平等化痰藥。

3.在有感染時。應與抗感染藥物合用,如復方新諾明、氯黴素、紅黴素、麥迪黴素等抗菌藥物。

4.哮喘發作嚴重時,應採取吸入氧氣、補液或靜脈注射等措施,這需要把小兒及時送到醫院治療。

本文地址:http://www.shahaizi.com/wenzhang_health_3.php?id=6932&s=1209885540

贊助商鏈接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