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靖政策的歷史發展:隨著法國淪陷而最終破產

綏靖政策的歷史發展:隨著法國淪陷而最終破產

歷史故事

綏靖政策的歷史發展:隨著法國淪陷而最終破產

一戰後

  各國人民革命的興起及社會主義蘇聯的出現,引起帝國主義的恐懼和仇視。它們在爭奪世界霸權的鬥爭中,既想削弱和擊敗競爭對手,又要反對社會主義,鎮壓人民革命。綏靖政策正是適應這一需要出現的。在不同的情況下,其內容,形式和手法有所不同。但核心都是對他國對外擴張的姑息。

二戰前

  這一政策最積極的推行者是英國、法國、美國等國。20世紀30年代前,綏靖政策主要表現為扶植戰敗的德國、支持日本充當防範蘇聯的屏障和鎮壓人民革命的打手。這從凡爾賽體系、華盛頓體系中可以窺見端倪。在道威斯計劃、楊格計劃、洛迦諾公約中則更具體化了。

30年代

  特別是兩個戰爭策源地形成後(見遠東戰爭策源地、集體安全政策),面對德、意、日法西斯國家的嚴重挑戰,以英國首相A.N.張伯倫為代表的英、法、美等國的綏靖主義者,為了維護既得利益,求得一時苟安,不惜以犧牲別國利益為代價,謀求同侵略者妥協,妄圖將禍水引向蘇聯,坐收漁利。1931年 「九一八事變」,容忍日本侵略中國東北。1935年3月容忍A.希特勒重整軍備。1935年8月美國通過中立法。1935年10月容忍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亞。1936年3月放任希特勒武裝進佔萊茵區。1936年8月對德、意武裝干涉西班牙採取「不干涉」政策。1937年7月縱容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此後又策劃太平洋國際會議,陰謀出賣中國,同日本妥協。1938年3月默許希特勒兼併奧地利。這些都是綏靖政策的例證。最典型的體現則是1938年9月的慕尼黑會議和《慕尼黑協定》。英、法及幕後它們支持的美國,妄圖以犧牲捷克斯洛伐克為代價,在歐洲實現「普遍綏靖」,求得「一代人的和平」,實質上是推動德國進攻蘇聯。

二戰時

  1939年9月1日,德軍突襲波蘭;9月3日,英法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英法對德宣戰後,並未在西線對德軍發動大規模進攻,導致華沙於9月底淪陷。這實際上是英法綏靖政策的延續。

  攻佔波蘭後,希特勒隨即將重心轉到西線,打擊德國宿敵法國。德國的西線進攻標誌英法綏靖政策的破產。

二戰後

  綏靖政策表現為美國對前蘇聯的妥協(又稱遠東慕尼黑陰謀)。為爭取蘇聯同一道參加對日作戰,美國在雅爾塔會議中同意蘇聯的要求,表示中國外蒙古部分(現蒙古共和國)的現狀應予維持;對1904年由於日本背信攻擊所受侵害的帝俄(日俄戰爭)舊有權利,應予恢復如下:庫頁島南部及其鄰近的一切島嶼均須歸還蘇俄,維護蘇俄在大連商港的優先權益,並使該港國際化,同時恢復旅順港口俄國海軍基地的租借權,中蘇設立公司共同經營合辦中長鐵路、南滿鐵路,並保障蘇俄的優先利益,千島群島讓與蘇俄。這樣,通過一系列犧牲他國——尤其是中國——利益的手段,美國達到了暫時拉攏蘇聯、避免世界大戰進一步擴大的目的。但是不久,由於北約、華約之間矛盾加劇,綏靖政策正式破產。

  歷史證明,綏靖政策是一種縱容戰爭、挑撥戰爭、擴大戰爭的政策。它無法滿足法西斯國家的侵略野心,卻鼓勵了侵略者冒險,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1940年德國入侵英法,綏靖政策一度破產。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歷史故事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