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羅多德的個人作品有哪些 有關於他的歷史成就分別有什麼
個人作品
《希臘波斯戰爭史》
這部著作最初發表於公元前430年前後,原先並不分卷。後來亞力山大城的校注家們把它分成9卷,每卷都有一個明顯的主題,並且分別以希臘神話中的9位繆司(即分管各門藝術的女神)的名字作為各卷的標題。
史學爭論
究竟是先完成前半部,還是先完成後半部?對這個問題,史學界歷來多有爭論。大多數學者認為,希羅多德的寫作活動延續了數十年之久:原先他只是同其他紀事家一樣,撰寫了若干片斷的有關古代東方各國的紀事;後來他來到雅典,受到雅典文化氣氛的影響,才立志要把希波戰爭的經過記載下來;當他成功地描述了希波戰爭的事跡之後,又把自己以前的舊作加以整理、與有關希波戰爭的敘述彙編在一起、經過加工通順、再加上導言,於是就完成了這部不朽的傳世之作。這部著作前後體例的轉換及其成書過程,正是希羅多德從一個普通的紀事家發展成為一個真正的歷史學家的具體寫照。
局限性
由於所處時代的局限性,希羅多德在書中也表現出了一定程度的自我矛盾。譬如:在估量史料和處理史料時,他充分表現出了「求真存疑」的批判精神;在分析歷史原因時,他堅持人本主義立場;但是在歷史觀上,他仍然保留了相當多的宿命論的痕跡。他相信人世間的一切確實都由一個超自然的主宰力量操縱著,相信神的啟示及其發出的各種預兆,相信奇跡、預言、幻象、夢兆、占卜等等。他在書中提到徵兆的地方多達35處。
有時為了神的榮光,為了宣揚自己的倫理道德觀,希羅多德竟然不顧歷史的真實性原則。譬如:他在第1卷的第29~33節中,有聲有色地描述了呂底亞國王克洛蘇斯與梭倫就「幸福觀」進行對話的情景;實際上這段描寫是不符合事實的虛構,因為梭倫赴小亞細亞遊歷之事,發生在克洛蘇斯當政前的三、四十年,這二人是不可能對話的。
然而瑕不掩瑜,《希波戰爭史》是西方歷史上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歷史著作,是世界歷史文庫中的瑰寶,希羅多德也無愧於西塞羅贈予他的「史學之父」的美名。
研究目的
希羅多德研究歷史、撰寫史著,目的在於訓世教誨,即用歷史事實來進行道德規範教育。他認為:國家的興盛和人事的成敗都是有跡可循的、因果報應是絲毫不爽的。他的這種重視歷史的垂訓作用的觀點和做法,對後來西方史學的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希羅多德在《希波戰爭史》的一開頭,就明確地說明了他研究歷史的目的:「在這裡發表出來的,乃是哈利卡納蘇斯人希羅多德的研究成果。他之所以要把這些研究成果發表出來,是為了保存人類所取得的偉大成就,使之不致因為年代久遠而湮沒不彰;是為了使希臘人和異邦人的那些可歌可泣的豐功偉績不致失去其應有的光彩,特別是為了要把他們之間發生的戰爭的原因記載下來,以永垂後世。」
希羅多德撰寫《希波戰爭史》,不僅是為了記述希波戰爭本身的過程,而且也是為了尋找戰爭中發生的歷史事件的原因;而尋找歷史事件的原因的目的,又是為了對人們進行教育。對雅典民主政治的讚美,是他這種觀點的具體體現;民主政治優於專制統治,這是他想對世人進行教育的中心內容。在他看來,希波戰爭實際上就是雅典的民主政治與波斯的獨裁政治之間的戰爭;雅典之所以擊敗波斯帝國,主要就是因為雅典的公民享有民主和自由,而波斯則是一個專制國家。
通過敘事的手段來表達歷史事件、特別是戰爭和政治動盪的社會原因,這是希羅多德為西方史學樹立的一個榜樣,後來成了一個長期被堅持的傳統。值得注意的是,希羅多德的歷史觀中雖然有宿命論的成分、相信命運和神意等超自然力量的作用,但是他在分析歷史事件的原因時,仍然立足於人類本身的活動和動機。尤其可貴的是,他在最後一節中著重指出:一個民族的勇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的物質生活條件。
寫作態度
希羅多德在整個寫作過程中,始終表現出了執著的求真精神和嚴格的批判態度。他認為歷史就是對過去的研究,其中包括兩個基本要素:一是「證言」(或曰證據),即對事實的忠實陳述,不是史詩或戲劇中的神話傳說;二是對事實真相的探究。他從各個方面廣泛地搜集各種文字的和口頭的資料,包括祭司、旅行家、事件目擊者等留下的各種記載和描述,也包括各種官方的和私人的文獻,把一切他認為有價值的事情都當作歷史寫作的素材。儘管他在某些地方失於輕信,但是他仍不愧為那個時代少有的、具有批判精神的人。他曾在著作中寫道:「我的責任是報道人們所說的一切,但我自己不一定就相信這些全是真實的。我的這項聲明適用於我的全部著作。」
他在處理史實的過程中,往往把有關同一事件的不同說法或者記錄進行核對,互相參證,並明確地告訴讀者:哪些是毋庸置疑的,哪些是可能的,哪些是不可能的,哪些是有爭議的、需要暫時存疑的。有時為了證明自己的記述的可信性,他就讓歷史人物自己說話,並在後面加上自己的簡要評注。他的這種誠信不欺的治學態度,正是他那種求真精神的直接反映。
取材廣泛
希羅多德撰寫的《希波戰爭史》取材廣泛、規模宏大、史料充實、內容豐富,是一部「通史」之作。希羅多德寫作的主題是希波戰爭,但是他並沒有將此書寫成戰爭史或軍事史。他以極其廣闊視野,不僅敘述了希臘的狀況,而且把他當時所知道的整個「世界」的歷史狀況都納入了自己的寫作範圍。在他的著作中,埃及、巴比倫、敘利亞、波斯、西徐亞的歷史和文化都佔有相當多的篇幅。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對各個民族的歷史文化都一視同仁:他不僅盛讚希臘文化的輝煌,而且明確指出這些古代東方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長處、對所謂的「蠻族」文化應當給予充分的尊重,不應該互相抱有偏見或者相互歧視。 希羅多德還認為,希波戰爭實際上是希臘文化和古代東方文化之間的衝突,不瞭解這兩種文化的特徵,就無法深刻理解這場文化衝突的真正因果所在。因此,他在著作中不僅記述了政治、軍事、外交等方面的內容,而且敘述了各國各地區的地理形勢、經濟生活、民情風俗、宗教信仰等等,幾乎無所不包。 從今天的角度來看,希羅多德的《希波戰爭史》實際上是一部把文化史和描述性社會學結合在一起的「百科全書」,它不僅是西方史學的奠基之作,而且也是西方歷史上第一部文化史著作。
學術思想
希羅多德不僅是一位歷史學家,而且還是一位進步思想家。他推崇希臘,稱頌雅典,嚮往奴隸主民主政治。在希波戰爭問題上,他站在希臘的立場,斥責波斯王的侵略行動,指出其蹂躪他國領土的不義之舉。在希臘各邦中,他盡力謳歌的是雅典。他十分推崇雅典的民主政治,熱忱歌頌它的民主自由與權利平等。他認為之所以雅典人作戰英勇,能打敗敵國,原因是雅典公民享有廣泛的民主自由,每個人都是為自由而戰。
希羅多德雖然稱頌雅典,嚮往奴隸主民主政治,但他對波斯並非一味仇視。他所反對的只是波斯入侵希臘的不義之舉,他對波斯的文化也是持讚揚態度。
希羅多德在歐洲史壇最先對史料採取了一定程度的分析批判態度,而不是盲目相信一切傳聞。他創造了敘述歷史的新方法,把記載史實和加以闡釋有機地結合起來。對於歷史事件,希羅多德並沒有首尾一貫地解釋發生的原因,時而訴諸神的意志和命運,時而認為取決於個別人物的才能,也有時借助於對歷史或地理情況的分析。希羅多德雖然推崇雅典民主,但充分肯定古代亞非人民的文化成就。
外界評價
1.希羅多德在史學上首先採用了歷史敘述的形式,創立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新的歷史編纂方法。其特點是以歷史事件為中心,記事系統連貫,敘述生動有趣,把歷史真實性與描寫藝術性結合起來,為後世的歷史敘述體奠定了基礎,至今仍被西方奉為正宗,成為編纂歷史的通用體裁。
2.希羅多德目光遠大,胸襟開闊,表現了對歷史的遠見卓識。首先他把目光投射到希臘以外的世界。他所寫的是希波戰爭,實際上涉及到當時希臘人聽知的世界範圍。他十分重視東方諸國的文化,表現了不少明智的見解。他甚至認為東方是一切文化的搖籃,哲學思想、宗教信仰,以至日常生活習慣,他總是對東方的「舶來品」感到神往。
3.希羅多德能注意考證史料,辨別直偽,在西方史學上最先使用了批判方法。在他以前的歷史記載很雜亂,他比較各家記載之異同,從中別除不可信的東西,為歷史學的發展開拓了新局面。
歷史成就
希羅多德的《歷史》在希臘史學史上是第一部堪稱為歷史的著作。全書按內容基本上分為兩大部分。前半部分敘述了黑海北岸的色雷斯人、希臘城邦及波斯帝國的歷史、地理、民族和風俗習慣等,並記述了希波戰爭爆發的原因。第二部分,主要記述希波戰爭的經過和結果,從小亞細亞各希臘城邦舉行反對波斯的起義,一直到公元前478前希臘人佔領塞斯托斯城為止。後來又有人把全書分成九卷,還根據當時的慣例,用古希臘神話中掌管文學和藝術的九位繆斯女神的名字,給各卷命名,所以這部書有時又被稱作《繆斯書》。《歷史》內容豐富,非常生動地敘述了西亞、北非以及希臘等地區的地理環境、民族分佈、經濟生活、政治制度、歷史往事、風土人情、宗教信仰、名勝古跡等,為我們展示了古代近20個國家和地區的民族生活圖景,宛如古代社會一部小型「百科全書。」希羅多德從史詩、官府檔案文獻、石刻碑銘和當時多種著作中,獲取了很多資料,更多的是利用他親身遊歷和實地調查採訪所獲得的大量資料。《歷史》是西方史學上的第一座豐碑,為西方歷史編纂學「開闢了一個新時代」。
治學態度
希羅多德對歷史事件和社會現象的記敘分析有可取之處。關於希波戰爭,他譴責波斯遠征希臘,說波斯「不應當再貪求任何其他土地,不應當再奴役那些絲毫沒有招惹它的人們。」認為波斯之所以失敗,是因為它的軍隊成份太複雜,外加外線作戰的困難。雅典之所以獲勝,是因為它實行民主政治,每個人都「盡心竭力」為自由而戰。希羅多德推崇希臘,稱頌雅典,嚮往奴隸主民主政治,但並沒有對波斯一概否定。他反對的只不過是波斯人入侵希臘的不義之舉,反對它的君主制度。因此有時他甚至把波斯描繪成英雄的國度,並對它的文化作了選擇和歌頌。 《歷史》中首次提到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歷史》記載,約公元前522年,波斯國內集中商議選擇政治形式時,有三派分別主張採用民主政治,貴族政治和君主政治,三種意見,各執一詞,互不相讓。在激烈的爭論中,一個名歐塔涅斯的波斯人說:「人民的統治的優點首先就在於它的最美好的名聲,那就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希羅多德比較重視古代東方的文明和它對希臘的影響。《歷史》中記載埃及的太陽曆比希臘的曆法準確;希臘字母是從腓尼基人那裡學來的;希臘人使用的日晷最早是由巴比倫人發明的,等等。 《歷史》的文學價值也很高,它常常被認為是西方第一部著名的散文作品。
寫作筆法
希羅多德採用了一種在東方文學中常見的結構形式,即在大故事中套小故事,環環相扣,變化無窮,具有迷人的魅力。他還很善於刻畫人物,他筆下的國王、大臣、政治家、學者、士兵等等,大多性格鮮明,形象生動。如第一卷,描繪希臘政治家梭倫和呂底亞王克洛斯相見的對話,鼠目寸光的呂底亞王和聰穎賢達的梭倫形成了鮮明的對照,人物的性格特徵表現得惟妙惟肖。由於時代和階級的局限,希羅多德的《歷史》,許多地方還帶有天命論和宿命論色彩,並且其中也夾雜了許多不足為據的神話傳說和無稽之談,但是,他首創了歷史著作的體裁,並為後世保存了大量珍貴史料,其中有些已被近代考古學、人類學和歷史學的研究或成果所證實。
希羅多德無愧於「歷史之父」的光榮稱號。
史學價值
通過《希波戰爭史》我們可以看出:希羅多德在搜集史料和考證史料方面是一位嚴肅認真、態度嚴謹的學者,而在敘事抒情方面又表現出詩人的風範,兼有學者和詩人兩者之長。他用愛奧尼亞方言、採取散文的形式進行寫作,詞彙豐富、文筆華美;敘事簡明扼要,文章曉暢可頌且有韻致;同時他還巧妙地運用了對比和故事插敘的描寫手法,堪稱語文大匠。特別是他對溫泉關戰役和薩拉密戰役的描寫,真是氣勢恢宏、有聲有色,是古典歷史名篇中的上乘佳作。因此,《希波戰爭史》一書不僅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而且具有高度的文學價值。更重要的是,它還開創了西方歷史寫作中的敘述體體裁,成為西方歷史著作的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