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愛情故事大全 - 盼雪成花

使用說明:請輸入查詢關鍵詞,例如:經典美文

盼雪成花

那天瑞雪紛飛,鄰家小姑娘仰頭問我:「爺爺,雪就是雪嘛,為什麼你們說是雪花呀?」

這一問,勾起我許多聯想。那回問我的不是小姑娘,是白領女士了,她來訪我,見我正在一張紙上描些圖案,隨口問道:「您畫的是抽像派?」我說:「非常具象啊,只不過放大了許多倍而已。」她竟還是認不出來,我只好點明:「是雪花。」

記得小時候住北京東四牌樓附近的一所四合院裡,天上飄下雪花時,就衝出屋子去,伸出厚厚的棉手套,迎接那落下的雪花。母親縫製的棉手套是黑布裹面,雪花落在黑底子上,仔細觀察,就能發現每片雪的結晶體形態都很不一樣,真的是些美麗的閃爍著銀光的小小花朵埃

如今為回答小姑娘的問題,我也教她用手套接住雪花,仔細地觀察,哪想到我們倆手套上落下的雪片都非常細小,很難看出是朵花來。

魯迅先生曾將南方的雪與北方的雪加以比較:「江南的雪,可是美艷滋潤極了;那是還在隱約著的青春的消息,是極壯健的處子的皮膚……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紛飛之後,卻永遠如粉,如沙,他們決不粘連……在晴天之下,旋風忽來,便蓬勃地奮飛,在日光中燦燦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霧……」先生如此描寫當然包含著強烈的主觀性和深層的蘊意,以我童年在北京的感受,則朔方的雪降落時也還是大片大片,如盛開之花的,雪後放晴,風來旋起,才如粉、如沙。

打電話咨詢了一位搞自然科學的老友,他說如今北京的雪片難大,往往不能清晰地呈現出結晶體、給人以花朵感,是因為整體而言,同溫層的空氣狀態不如以前了。雪是空中水氣以塵埃為核心凝結而成的,塵埃顆粒稀,凝出的雪片就大如花朵,古典小說裡所以有「吹棉扯絮」的形容,唐朝的李白那「燕山雪花大如席」的誇張也才有一個共識的基矗如今城市空氣中的懸浮顆粒不知比以往增加了多少倍,因此水氣凝為的雪花就多而小,如粉,如沙,而很難如花了。古時文人雅士多愛接收雨水或掃下梅花上的落雪,用甕罐封起,留到來年用以烹茶,那時雨雪中的含塵率低,當然合理,如今要是再那麼做,烹出的茶喝起來恐怕就會刺喉了。

但我的聯想並沒有滯留在憂慮環境污染,以及渴望消除污染後能恢復大朵雪花這一層面上。那白領女士又來訪時,我跟她討論,問她英語6級能考出那麼高的分數,為什麼卻連雪花的結晶體圖案也認不出來。她坦言,也不僅她一個,很多同輩人,目前都為「實用」所困,每天忙忙碌碌,所思所想是如何提升「業績」,所憂所慮是如何應付「按揭」,即使假期裡去旅遊,也主要謀的是「放鬆」,實在是極少把時間和經歷用在「無實用價值」的審美活動中,她說很羨慕我現在能從容地讀「閒書」、塗自娛的畫,甚至還能去特別地研究雪何以成花,她將來退休後,一定也這麼瀟灑地生活。

我告訴那位白領女士,我當然理解,並支持他們的「實用」一面,但我建議他們也該現在就建立起「非實用」的一面來,這「非實用」的一面,主要就是非功利性的審美意識。所謂「天涯何處無芳草」,美其實是無處不在的,關鍵在於要善於發現,發現以後要學會哪怕是片刻的專注,這片刻的非功利性審美專注對身心不啻靈丹妙藥,比如,春天對綠地中的第一批迎春花瓣加以近距離凝視,夏夜對水邊第一陣蛙鳴凝神諦聽,秋來對路邊第一片映入眼中的秋葉止步觀賞,冬天則起碼有一回對雪花結晶體的探究品味……

昨天又降瑞雪,那白領女士打來電話,說她感謝我的點撥。她說,確實,現在人心中的塵埃顆粒太多,往往過得很粗拉很匆促很浮躁很虛榮,不過她對自己的生活狀態已經有所矯正,比如她再去那家常去的咖啡廳,會對一角所掛的那幅油畫作儘管短暫然而專注的欣賞,那幅畫原來對她而言似有若無,現在卻每賞必有新快感滋生,諸如此類的非功利性小審美使她的生活變得比以往精緻從容充實亮麗。

放下電話,我望著窗外紛飛的結晶體,心中升起了更強烈的期盼:願天下有形無形的雪,都能實實在在地成花!

作者:劉心武

本文地址:http://www.shahaizi.com/wenzhang_gushi_3.php?id=4590&s=1179042835

贊助商鏈接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