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輸掉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直接原因:馬恩河會戰失利痛失良機
發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初始階段的馬恩河會戰,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個月時間,但從根本上就已經宣佈了德國的失敗。這是戰略的失敗,或寧說是國家實力競爭的失敗。唯一的一個機會就此失去,儘管又戰鬥了4年,不過只是更多的放血而已,對結局已經沒有影響。
當年德國陸軍參謀總長史利芬之所以制定了那個著名的作戰計劃,就在於歐洲戰場特定的戰略形勢。德國地處中歐,被西歐的法國和東歐的俄國夾在中間,在戰略上處於非常不利的態勢。因此,史利芬在計劃中設想:利用德軍素質高,機動能力強,國內工業發達鐵路網稠密,因而內線作戰易於調動的特點,集中兵力搶先進攻西線的法國,在4~6周內擊敗法國,然後再回頭去對付俄國。而俄國軍隊素質差,訓練落後,調動和集中都比較遲緩,在4~6周內很難在東線對德國發起大的攻勢。德軍將有時間集中兵力擊敗俄軍主力,在3~4個月內贏得兩線作戰的勝利。
因此,史利芬設計的德軍的兵力部署是:在東線只部署9個師的兵力,以牽制俄軍;在西線則部署78個師的龐大兵力,猛攻法國。而西線又以法國西北部的右翼為主要突擊方向,部署70個師德軍,在左翼法國東部的阿爾薩斯、洛林方向只部署8個師,用來牽制法軍主力。在法軍主力攻擊阿爾薩斯和洛林未果之前,右翼70個師德軍將迅速衝過中立國比利時、盧森堡和荷蘭,突入法國北部,一直向西衝到英吉利海峽,切斷英國同歐洲大陸的聯繫。然後再南下繞過法國首都巴黎,渡過塞納河,與德軍左翼部隊配合,將法國東部的法軍主力一舉包圍殲滅,從而奪得西線戰場的全勝。
從兩大戰爭集團的實力對比來看,德國在人力資源、國家資源、補充條件上都遠遜於英法俄,可以強出的就是戰時動員體制和軍隊素質。而要發揮德國的優勢,就只能是速決戰而不是持久戰。現實情況是面臨兩線作戰,那就只能先擊破一翼。相對於俄國巨大的國土縱深和戰略條件,法國更適於做速決戰的戰場。要迅速擊破法國,就要最大程度集中優勢兵力。史利芬計劃就是在嚴密論證下層層推導出來的。如果這一計劃成功,德國就能首先逼和法國,解除後顧之憂,專意對付俄國。而英國即使想參戰,在失去法國的情況下,很難有決心派陸軍到歐洲大陸作戰。剩下的俄國因為落後的國家體制和軍隊建設,決定了根本打不贏德國。這樣,德國就能在軍事優勢的情況下獲得體面的停戰條件。如分割俄法聯盟,掌握巴爾幹的資源和在海外殖民地上取得一定的利益等。這是最好的設想了,想征服英法俄那是不可能的,只能要對方做一定的讓步。
史利芬去世後,小毛奇繼任了德軍參謀總長職務。當時的戰略形勢有了一定的變化,東線俄軍集結了相當龐大的兵力,相比之下原先的9個師德軍顯得過少。而西線法軍集中了70個師兵力,大部分又位於左翼,是計劃中德軍兵力的兩倍。小毛奇擔心如果完全按照史利芬計劃行事,萬一東線頂不住俄國,或西線左翼被法軍打入阿爾薩斯和洛林,會引起國內巨大的抗議浪潮,自己在德皇面前很難交待。因此,他將東線的德軍兵力增加到16個師,在西線則加強了左翼,從8個師增加到15個師。而西線右翼軍隊則調整為72個師。從德軍總兵力的配置上看,西線右翼是被削弱了。
小毛奇的擔憂是有道理的。但相比德國進行一場如此巨大戰爭的風險來看,這一兵力調整又是致命的。既然投下了戰略賭注,就要孤注一擲地拚搏,不能期望於面面俱到。只要贏得了關鍵戰役,就等於贏得了戰爭。相對於毛澤東指揮的南下北寧線打錦州和千里躍進大別山,小毛奇的戰略氣魄顯然等而下之。
1914年8月3日,德國向法國宣戰。次日早上,德軍就衝入中立國比利時境內,準備借道進攻法國。經過十餘天苦戰後,8月16日,德軍終於攻佔比利時的重防要塞列日城,然後百萬大軍直向比利時腹地插去。這時,小毛奇再次調整了兵力部署。德軍在西線總共集中了7個集團軍,共78個師兵力。小毛奇以蒙斯為軸心將德軍分為左右兩翼,左翼第6、第7計2個集團軍,共佈置了23個師,守衛蒙斯以南法德邊境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的陣地;右翼第1、2、3、4、5計5個集團軍,共55個師,借道比利時、盧森堡和荷蘭突破法國北部邊境,然後採用大迂迴戰略,從西向東包抄法軍主力,力求速戰速決,一舉平定西線。這樣,右翼的兵力再一次被削減,和史利芬計劃相比竟少了20多個師,攻擊的刀鋒已形鈍銼。
再來說一下法軍。法軍的作戰計劃叫「17號計劃」,是由法軍總司令霞飛一手制定的。霞飛此人堅定務實且毅力過人,他堅守拿破侖時代以來傳統的攻勢哲學,認為戰爭開始法軍就要不顧一切地進攻,禦敵於國門之外。霞飛在法德邊境上集結了5個集團軍兵力,共70個師,計劃一開戰就一舉攻入阿爾薩斯和洛林兩省,奪回法國在普法戰爭中的失土。非常有意思的是,法、德兩軍各在右翼採取強大的攻勢,而在左翼都是虛與委蛇。相比之下,德軍左翼還算有些力量,而法軍左翼則非常薄弱,這成了戰爭初期法軍就陷入不利局面的重要原因。
在德軍猛攻比利時的同時,法軍也向阿爾薩斯和洛林發起了進攻,整個戰線上一時犬牙交錯,雙方進行了一場裡出外進的攻防戰。
從8月9日起,法軍就在右翼向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發起了進攻。法軍第1、第2兩個集團軍猛攻德軍左翼的第6和第7集團軍。按照預定計劃,德軍且戰且退,以吸引法軍兵力而配合德軍右翼的突破。然而過了幾天,眼看著西線其他各集團軍都在進攻,血氣方剛的德軍左翼總指揮巴伐利亞王儲魯普裡赫特親王再也忍受不住,竟然擅自於20日發起了反攻。經過一場惡戰,將法軍又從阿爾薩斯和洛林攆了出來。法軍被打得焦頭爛額,拚死堅守南錫高地,勉強阻止住了德軍的進攻。在這一階段的戰鬥中,可以看出德軍根本沒有遵守「史利芬計劃」的原意,沒有達到大量吸引法軍兵力的目的。相反,戰線穩定後,法軍卻從第2集團軍抽出了2個軍去增援法軍左翼,反而使德軍右翼進攻阻力更大。
德軍右翼5個集團軍突破列日後,快速南下,8月19日渡過吉特河,20日佔領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德軍繼續進攻,又攻克重鎮安特衛普。此時,法軍第5集團軍迎上去堵擊。德軍猛將克盧格率第1集團軍30萬人衝在最前面,德法兩軍在那慕爾附近展開了激戰。德軍在戰鬥素質和裝備上都要強於法軍,法國軍隊漸漸支持不住。不久,德軍第2、第3集團軍趕到,法軍再無力抵擋,向西南潰退。德軍留下少部兵力圍攻比利時軍隊據守的那慕爾,於25日將其攻克,3個德國集團軍則繼續南下攻入法國境內。
在法國和比利時邊境的阿登地區,法軍第3、第4集團軍堵住了向南突破的德軍第4、第5集團軍,雙方進行了硬碰硬的對攻戰。德軍以密集的炮火轟擊法軍陣地,然後步兵撲上去進行肉搏戰,雙方反覆爭奪每一片陣地,殺得天昏地暗。一場白刃紛飛的血戰過後,再一次顯出了兩軍的戰鬥力,法軍敗退,直退過馬斯河,依靠凡爾登要塞頑強固守。
德軍第1集團軍衝過那慕爾後,與法國第5集團軍後面的英國遠征軍迎頭遭遇。德軍依然採用了密集隊形的猛攻戰術,而英軍都是國內最精幹的部隊,射擊技術極佳,劈頭蓋腦的排槍與輕炮打得德軍屍橫遍地。德軍集中了大量重炮,猛烈轟炸英軍陣地。英軍多年不打大仗,非常缺乏重炮,在德軍的密集轟擊下傷亡很大。血戰3天後,側翼的法國第5集團軍向西南旋轉以攻擊德國第1集團軍的側翼,但是攻擊未果,反而使英國遠征軍變得孤立無援。英軍不得不趁黑夜撤退,前後傷亡達7800餘人,德軍則迅速攻佔法國東北部重鎮蒙斯。 至8月25日,法軍在整個戰線上的攻勢均遭潰敗,損兵30多萬。而德軍已從北部邊境攻入法國,尤其是克盧格率領的第1集團軍,兵鋒已直趨巴黎。霞飛為阻滯這支德軍的前進,緊急從洛林戰場調集兵力,組建了法國第6集團軍,趕過來堵塞缺口。
同一天,德軍參謀總長小毛奇做出了一個災難性的決定,他從德軍第2、第3集團軍中抽出了9個師去支援東線,以緩解俄國軍隊的壓力。實際上,此時俄軍並未發起什麼強大的攻勢,此舉並無必要,反而又一次極大削弱了西線右翼的進攻兵力,為會戰失敗埋下了伏筆。8月27日,小毛奇重新調整了部署,命第1集團軍沿阿臘斯、亞眠一線向巴黎以北迂迴;第2、3、4、5集團軍向巴黎以東進軍,渡過馬恩河,直插塞納河,預備包圍殲滅法國東部的法軍主力。 自戰爭開始,克盧格的第1集團軍最為驍勇,在14天之內推進了250公里,成為攻入法國最遠的部隊。按照原定計劃第1集團軍本應從巴黎西部迂迴而過,並派一支部隊獨享佔領巴黎的榮光。可是因為西線右翼的兵力已嚴重削弱,小毛奇無自信做大迂迴,遂改變計劃命第1集團軍向巴黎以北迂迴,以掩護第2集團軍的右翼,不再佔領巴黎,這讓克盧格極為不快。8月30日,撤退中的法國第5集團軍突然發起反擊,重創了正在追擊中的德國第2集團軍。第2集團軍司令畢羅急向克盧格求援。克盧格立即率第1集團軍殺出蒙斯,向南急進。此時第1集團軍已疲憊不堪,但官兵鬥志仍很旺盛。
9月2日,克盧格集團軍的先頭部隊已挺進到距巴黎僅有24公里的地方,巴黎城中風聲鶴唳,人心惶惶,法國政府也遷往了南部的波爾多。霞飛急把第6集團軍調歸巴黎城防司令加利埃尼將軍指揮,以守衛巴黎,法國第5集團軍和英國遠征軍則撤往巴黎以南。小毛奇令克盧格的第1集團軍在第2集團軍後跟進加以掩護,而實際上第1集團軍進展極快,已前出到了第2集團軍之前。克盧格一路追擊法國第5集團軍和英國遠征軍,雙方無日不戰,正殺得性起。此時接到命令,就必須停止前進2天,才能等第2集團軍上來,這樣法軍和英軍就會遠遠地逃向南面。克盧格決心不顧命令繼續南進,以追殲法軍和英軍。克盧格此舉實是不顧大局,他這麼大踏步南下,就等於將西線德軍的右翼完全暴露了。一旦法軍從巴黎方向出擊,德軍就有被攔腰斬斷的危險。
9月3日,克盧格率軍兼程急趕,直奔馬恩河。德軍不顧疲勞,一天行進了近40公里,終於在傍晚抵達馬恩河邊。許多德軍士兵累倒在地上,疲憊不堪,只是迷迷糊糊地嘀咕著:「40公里!40公里!」克盧格累垮了他的士兵,也遠遠地超越了他的給養車隊和重炮隊。而法國第5集團軍和其外側的英國遠征軍已在當天早些時候渡過了馬恩河。因為倉促退卻,法軍竟然未炸毀馬恩河上的橋樑。克盧格佔領了這些橋頭堡之後,便不顧柏林最高統帥部要他與畢羅的第2集團軍保持齊頭並進的命令,留下了第1集團軍的第4軍在北岸警戒巴黎法軍後,主力部隊於9月4日清晨渡過馬恩河,繼續向東南方向追擊。
這樣一來,第1集團軍就要從巴黎東面經過,並且還要橫越法國第6集團軍的前方。巴黎城防司令加利埃尼將軍見狀十分興奮,他馬上意識到了這是千載一時的戰機。加利埃尼馬上命令法國第6集團軍準備攻擊德國第1集團軍的側翼,又打電話給霞飛,請他調回法國第5集團軍和英國遠征軍,向德軍進行合擊。但是霞飛此時另有打算,並沒有阻止法軍南撤。 此時,柏林天天接到前線進展神速的戰報,從德皇到普通百姓都認為法軍即將被徹底消滅,德國的勝利即將到來。只有參謀總長小毛奇心裡充滿懷疑:「我們不應該盲目樂觀,戰爭勝利必須要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可我們的的勝利在哪裡,我們俘虜了多少敵人?很少!法國人很可能是在進行有計劃地撤退。」
9月4日,小毛奇向前線發出命令,要求德國第1和第2集團軍停止前進,保持在巴黎法軍防線的正面,以掩護德國第3集團軍向南進攻以突破法國第9集團軍防線。同一天下午,加利埃尼再次向霞飛請求攻擊德軍側翼,但霞飛並沒有當場答應。其實霞飛早就有了反攻計劃,只是他想從別處抽調來更多的部隊,並且要英國遠征軍也參戰,這就需要時間。當天晚上,霞飛終於下令法軍其他部隊停止後撤,決定於9月6日開始發動全面反攻。隨後霞飛親自拜訪了英國遠征軍司令弗倫奇爵士,終於說服他同意派兵參加反攻。
此時,克盧格的第1集團軍早已渡過馬恩河南下,正在進攻法國第5集團軍的阻擊防線,已無法和德國第2集團軍保持平行。9月5日中午,克盧格留在馬恩河北岸的第4軍掩護部隊遭到法國第6集團軍的襲擊,雙方陷入激戰。克盧格怕後方有失,立即調回第2軍向北支援。9月6日上午,加利埃尼命令法國第6集團軍向馬恩河北岸的德軍留守部隊發動猛攻。德軍第2軍連夜趕回,疲憊不堪,馬上就投入了戰鬥。到了9月7日,後方的戰況越來越激烈,克盧格終於意識到了有被截斷後路的危險。他立即命令第3和第9軍也回過頭去對付法國第6集團軍,而這2個軍的任務本來是負責掩護德國第2集團軍的右翼的。他們一撤,使德國第1集團軍和第2集團軍之間,產生了一個寬達30公里的缺口。好在這個缺口對面的英軍早就撤退了,所以克盧格才敢冒這個危險。此時整個戰線的形勢是:法軍在巴黎至馬恩河一線自西向東的戰鬥序列是:第6集團軍、第5集團軍、英國遠征軍、第9集團軍、第4集團軍和第3集團軍。德國的第4和第5集團軍被法國第3和第4集團軍堵在了凡爾登一線;德國第3集團軍正在向南進攻法國第9集團軍;德國第1集團軍則進攻法國第5集團軍,第1集團軍後方又遭到了法國第6集團軍的攻擊。對於德軍來說,取勝的關鍵就在於它能否在法軍主力部隊和英軍利用德國第2集團軍右翼那個缺口突破自己的蜂腰部之前,擊潰法軍的兩翼,即法國第6集團軍和第9集團軍。擊潰法國第6集團軍則可保障德軍整體防線不會動搖,擊潰法國第9集團軍則可突破法軍中央防線而使其全線後退,這樣巴黎和凡爾登守軍都將陷於孤立無援之境。
9月7日,克盧格的4個軍都調回來圍攻法國第6集團軍,法軍立時陷入苦戰。加利埃尼急令巴黎警察徵集了大約600輛出租汽車,每輛運5人,一次運3000人,連運兩次,將半個多師的法軍輸送到戰場,開了現代戰爭史上摩托化輸送部隊的先河,終於使法國第6集團軍總算沒有被德軍打垮。法軍援兵又乘火車陸續趕到,雙方在馬恩河北岸展開激戰。
這時,法國第5集團軍也掉轉頭來,開始了反攻,同克盧格親率的德國第1集團軍和畢羅的第2集團軍右翼展開了廝殺;法國第4和第9集團軍則截住德國第3、第4集團軍,使德國第1、第2集團軍陷於孤立。9月8日,關鍵時刻,弗倫奇率領英國遠征軍3個軍小心翼翼地進入了德國第1集團軍和第2集團軍之間的缺口。英國人實在是謹慎之至,生怕前面出現一個巨大的陷阱,以致一天的前進速度只有13公里。如果他們前進的速度再快些,克盧格軍團就有可能遭到背後的猛烈一擊。儘管如此,英軍還是將德國第1集團軍與第2集團軍分隔開了。
這一下克盧格和畢羅都急了,為了不被分隔包圍,9月9日,畢羅下令他的第2集團軍撤退。克盧格也忍住心中的悲痛,第一次下達了撤退的命令。法國第5集團軍和英國遠征軍乘勢進軍,從右翼威脅德國第3集團軍的側翼。無奈之下,小毛奇只得於9月11日下令德軍全線後撤,法軍得以反攻回馬恩河北岸,巴黎也轉危為安。德軍如此深入銳利的攻勢,只是因為克盧格的第1集團軍的貪功冒進,終於功敗垂成。德軍在撤退過程中表現出了高度的軍事素質,保持了建制的完整並擊退了追擊的英法聯軍。儘管如此,德軍還是損失了15000人和40門火炮。
至此,在300多公里戰線上相互猛攻的馬恩河會戰終於結束。 在馬恩河會戰中,交戰雙方先後投入150萬人的兵力,傷亡人數在30多萬以上。其中,法軍陣亡2.1萬人,受傷12.2萬人;德軍陣亡4.3萬人,受傷17.3萬人。 馬恩河會戰的功敗垂成決定了德國將被拖入一場巨大的消耗戰中,而德國是經不起這樣的消耗戰的。失敗,已經注定。也難怪9月11日小毛奇即向德皇報告:「陛下,我們輸掉了這場戰爭!」
史利芬如果泉下有知,也會為自己耗盡後半生心血制定的大戰計劃因為被打了一堆折扣沒有實現而感到遺憾吧。
在這場戰爭初期關鍵的會戰中,克盧格不聽命令以致德軍防線出現缺口而使會戰失利,應負戰敗之責。加利埃尼及時抓住戰機並促使霞飛下定會戰決心,是法軍取勝的首功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