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統一戰爭發生於什麼時候?歷史背景是什麼?
德意志的統一按時間順序可分為三部曲:首先,沒有子嗣的丹麥國王弗雷德裡克七世病故,緊接著1864年爆發普丹戰爭;接著,意大利統一運動提供了出兵的借口,1866年普意聯手攻打奧地利,史稱普奧戰爭;最後,西班牙欲引入德意志的霍亨索倫家族,封為西班牙國王。此舉致使法國為擺脫被霍亨索倫勢力的包圍,遂向普魯士宣戰,於1870-71年爆發普法戰爭。普魯士贏下了所有三場戰爭,意味著1815年和約簽字方中已無任何一方支持奧地利在中歐的利益,整個德意志只接受普魯士的君主統治。自此,奧地利帝國不再也無力干預德意志事務。
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首相奧托·馮·俾斯麥成功統一了多個德意志邦國,建立了德意志帝國。由這個時間開始,所有德意志邦國都能被統一稱為"德國"。對於這位"鐵血宰相"是否有統一德意志的宏大計劃,還是只是純粹擴張勃蘭登堡-普魯士的領土,長久以來有很多爭論。
歷史背景
在神聖羅馬帝國(Holy Roman Empire)時期,帝國版圖由超過300個大大小小的獨立邦國組成,帝國整體事務則由邦中最強大的奧地利掌控,奧地利大公弗朗茨兼任帝國皇帝,稱弗朗茨二世。1805年8月9日,奧地利、英國、俄國、那不勒斯和瑞典結成第三次反法同盟,向拿破侖宣戰,最後反法同盟大敗收場。戰敗使奧地利在帝國中威望掃地,伴隨著弗朗茨二世於1806年8月6日退位,各邦宣佈解散,神聖羅馬帝國正式滅亡。
帝國覆滅之前,各邦國之間早就在法律、行政和政治外交方面摩擦不斷了, 但之後爆發的法國大革命戰爭和拿破侖戰爭卻刺激了原帝國中的德語民眾,各邦對於同一語言、同一文化、同一法理根基的追求空前高漲。同時,近代的民族主義思想的出現,對歐洲社會政治生態中的王朝和專制體制發起了挑戰,這一思想很好地為統一德意志提供了學術基礎,統一的推動者借此著重強調了區域內統一傳統、教育和語言的重要性。而在經貿方面,1818年普魯士發起的德意志關稅同盟(Zollverein),逐步擴展至德意志邦聯中的其他各邦國,消除了邦間貿易的繁瑣、矛盾和惡性競爭。再加上交通的不斷改善,邦內和邦間的商貿和往來旅行變得愈加便捷,進一步加速了中歐說德語的民眾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儘管有時也會帶來一些摩擦。
1815年6月18日,拿破侖率法軍在滑鐵盧戰役中慘敗,宣佈退位。路易十八再次復位後,遂於11月20日與第六次反法同盟各方重訂和平條約--1815年之巴黎和約,加上之前維也納會議達成的結果,奧地利鞏固了自己在中歐的勢力範圍,並確定成為德意志邦聯的主席。然而,無論是和約締結者還是會議多方都沒能考慮到普魯士勢力的發展壯大,更沒有預見到不久之後普魯士會挑戰奧地利的領導地位。普奧兩強都有著統一德意志的雄心,但卻提出了兩種不同的方案:普魯士提出了小德意志方案,將奧地利排除在外的德意志;奧地利提出了大德意志方案,一個包含奧地利的德意志。
談到統一德意志,就不得不提及統一進程的推動者,時任普魯士王國首相的奧托·馮·俾斯麥(Otto von Bismarck)。對於俾斯麥的真正動機,歷史學家一直爭論不休--一部分認為,俾斯麥真的制定有一份宏偉計劃,將1866年誕生的北德意志邦聯擴張至吞併南部的德意志邦國以達成一統;而另一部分則持相反觀點,認為俾斯麥原本並無統一計劃,他純粹只是尋求擴充普魯士王國的勢力範圍。但不管怎麼說,俾斯麥所引領的現實政治,即以國家利益作為內政外交的最高考量,以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實力作為國家強弱的評判尺度,再加上當時的客觀環境(包括國家主義和民族主義的風起雲湧),徹底影響了19世紀的普魯士和德意志走向,也恰好順應了民眾在長期遭受丹麥和法國等諸多國家欺凌的情況下,對於一個統一的德意志所抱有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