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期間的日本首相:寺內正毅主持吞併朝鮮以後還想控制中國

一戰期間的日本首相:寺內正毅主持吞併朝鮮以後還想控制中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

一戰期間的日本首相:寺內正毅主持吞併朝鮮以後還想控制中國

寺內正毅(  Terauchi Masatake,1852年2月24日-1919年11月3日 ),日本軍事家、政治家,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日本首相(1916.10-1918.9),陸軍元帥。山口縣人。宇田多正輔的第三子,後為寺內勘右衛門的養子,曾參加戊辰戰爭。《日韓合併條約》的實行,大韓帝國告此滅亡,朝鮮總督府之後開始進行長達三十五年的殖民統治,第一任總督就是寺內正毅。

在1905年第二次日韓協約之後,韓國成為日本的保護國。1909年7月伊籐博文被刺死後,主張合併韓國的一派成為日本對朝鮮政策的主流。1909年7月,日本內閣會議決定合併韓國的方針。雖然韓國出現如李容九、宋秉畯等人為首的"一進會"主張韓日合邦。"韓日合邦"的意思是大韓帝國與日本國的"平等合併",共同創造新政府,並且借用日本的資本主義發展方式扶植韓國的本地資本。但是日本政府置之不理一進會的"韓日合邦",統監府下了集會演說的禁止令。1910年8月22日日本正式吞併了韓國。

1910年"大韓帝國"總理李完用與日本代表寺內正毅簽訂《日韓合併條約》,自此朝鮮半島成了日本的一部分。《日韓合併條約》是於1910年8月22日,由韓國總理李完用與日本代表寺內正毅所簽訂的條約,將朝鮮的主權永久讓與日本,並且於1910年8月29日生效。

韓國和朝鮮方面認為,該條約是基於之前在日軍逼宮的情況下朝鮮王朝國王簽立的《乙巳保護條約》,故而兩個條約"締結時就是無效的條約"。簽約時朝鮮純宗拒絕簽名。日本則認為日韓合併條約符合當時的國際法。

合併條約的內容是:大韓帝國皇帝將韓國全部的統治權讓予日本;日本接受大韓帝國的要求將韓國併入日本帝國;日本保障、保護舊韓國皇帝與皇族的尊嚴與權益及經濟開銷;日本可以對有勳功的韓國人賜爵賜勳;日本必須保護韓國人的生命與財產並增進其福祉;日本可以將對新制度認同、又具相當能力的韓國人用為帝國官吏。

由於《日韓合併條約》的實行,大韓帝國告此滅亡,日本的韓國統監府改制為朝鮮總督府,成為統治朝鮮的機關。朝鮮總督府之後開始進行長達三十五年的殖民統治。第一任總督就是寺內正毅。

滿蒙政策失敗,日俄同盟交涉中失權,出售武器,三件彼此相關事情的結果導致大隈內閣下台。接著上台的寺內正毅內閣轉變了對華政策,即由武力擴張轉變為經濟滲透, 在寺內內閣成立前大約三個月,日本與俄國就防止第三國勢力介入中國,保護雙方各自在華利益簽署協議。山縣的意志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如果在寺內內閣成立之初就按照這個協議制定政策就好了。寺內內閣對華採取中立政策,1917年1月,內閣作出不支持中國某一特定政黨的決議,但因國際形勢發生變化,這個方針很快就發生了動搖。

決定性的事件是在議會提出內閣不信任案、寺內解散議會期間,俄國發生了二月革命,日本的中立政策遭到徹底失敗,結果日本政府和西方列強一樣明確表示支持由段祺瑞控制的北洋政府。這期間最著名的事件要屬"西原借款"。在中國,繼袁世凱稱帝不成鬱悶而死之後,段祺瑞依靠各省督軍的支持,排擠總統黎元洪,鎮壓張勳復辟,建立了北洋軍閥政府。不久,南方成立了以孫中山為首的軍政府,形成了南北對立的局面。寺內認為這是向中國擴張的好機會,但他未向大隈重信那樣向中國提

出赤裸裸的侵略要求,而是接受西原龜三的建議,把日本國內因戰爭驟增的剩餘資金借給段祺瑞政府,以便通過財政援助,擴大日本在華的政治,經濟權益。西原龜三是寺內擔任朝鮮總督期間結識的人物,以經營棉花和金融為主,因屢次為其出謀劃策而被視為心腹智囊。結為莫逆之交,寺內官拜宰相,西園便成為無冕大臣。自1916年以後,西園頻繁往來中國,誘使段祺瑞政府接受數筆日本借款,總數高達3.86億日元,這筆貸款的直接效果,便是北洋政府屈從於日本簽訂《中日共同防敵軍事協定》使中國在軍事上從屬於日本。日本在中國參戰問題上仍沿用西原借款伎倆,西原極力拉段祺瑞政府參戰,從而在中國舞台上演出了表面上中國政壇之爭實際上日美相鬥的府院之爭。結果是中國被拖入世界大戰,爭奪中日本佔了優勢。

寺內內閣在議會有多數支持,並企圖強化首相權限,在出兵西伯利亞問題上可以看出其"比得肯(非立憲)"的本質,然而最終還是被由米騷動引起的群眾運動所打倒。

1917年11月俄國爆發十月革命,圍繞是否參與干涉戰爭問題日本國內產生分歧。原野外相贊同出兵,外交調查會的原敬表示反對。1918年1月,日本政府以保護僑民為由派出少量軍隊。7月,美國要求日本與美國共同出兵,各派七千人。8月2日,日本政府宣佈出兵西伯利亞,而且截止到下一任原敬內閣成立後的10月,日本派出軍隊人數超過了七萬人之眾。在決定派兵的過程中,寺內內閣禁止報刊刊載反對出兵的內容,對發表這類文章的報紙進行禁止發行的處分。在宣佈出兵命令前的7月30日,全國被禁止發行的報紙竟達50種以上。

寺內正毅的鎮壓措施,激起報界強烈不滿。8月25日,日本全國84家報社的記者在大阪召開"關西記者大會"。會議決議提出:要求寺內正毅內閣立即總辭職;要求言論自由;擁護確立憲政等。《大阪朝日新聞》在報道這次大會的情況時使用了"白虹貫日"一語。政府當局以"這一消息暗示革命"為由起訴該報。結果,登載這一消息的當天報紙被禁售;發行人兼編輯山口信雄和采寫這條消息的記者大西利夫被判刑兩個月;社長村山龍平被迫辭職;包括總編輯在內的許多編輯人員均被迫退出報社:"白虹貫日"事件,是日本歷史上最大的一次言論賈禍事件。它表明,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後,為了防止國內社會主義運動的滋生與發展,日本政府提高了警覺,加強了對輿論的控制。

大戰刺激日本的繁榮,對大資產階級來說,確實是成金天下。但隨著物價的飛漲,實際工資的下降和勞動強度的增加,勞動人民的生活狀況在急劇惡化。出兵西伯利亞使得爆漲的物價進一步飛騰,特別是在美國提出共同出兵要求之後,米價飛漲,全國各地穀物交易所被迫停牌。同時,鐵、煤、紙張等生活必需品價格也由於商人們囤貨居奇而爆漲。8月3日,富山縣爆發的米騷動波及到全國,群眾的憤怒噴發出來,形成遍及一道三府三十八縣的全國範圍的運動。 在出兵西伯利亞之前的4月,寺內就以身體不佳為由向山縣表達了辭職的意思,被山縣挽留住。但是在米騷動不斷擴大的過程中,寺內為進行鎮壓不得不動用軍隊,執政黨、在野黨都攻擊他政策不得力,全國的報刊都對他發起彈劾。他的靠山山縣此時也拋棄了他,寺內被迫辭職,標誌著強權非憲政政治的終結,意味著不以民眾為基礎就無法掌握政局的時代到來了。寺內因病於辭職的第二年,即1919年死去。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第一次世界大戰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