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愛情故事大全 - 報刊文摘·哲理短文精選(第五輯)

使用說明:請輸入查詢關鍵詞,例如:經典美文

報刊文摘·哲理短文精選(第五輯)

窮奢極侈亡國菜

清代飲食業是病態的繁榮,尤以晚清為甚。上海、廣州、蘇州、天津、北京……都流傳過一些「唬人」的烹調秘方。不外窮奢極侈,失去理性的招遙

著名的文人冒辟疆 買走名妓董小宛那位 曾大宴天下名士。請到一位京師頭等廚娘,問她需要什麼材料 「席有三等:上等需用羊五百隻、中等三百、下等一百。其他物品隨用隨齲」主人備中等數目,看她如何處置。

那天,廚娘應約,隨從百多人,她自己珠環翠繞,高座指揮,下人奔走廚房刀砧間聽從調遣。———那三百羊,每頭只割下唇肉一斤備用,其餘全部丟棄。旁人驚問故,她答:「羊之美全萃於此,其他皆腥臊不足用也。」

又有河運總督駐清江浦,國家每年撥給治河經費高達數百萬兩白銀,實際用於工程不到十分之一。他家設宴,上了一味豬脯,與會皆讚歎精美無比。客人上廁,忽見無數死豬枕藉於地,才知席上一道菜,即此豬群裡脊肉。生前閉鎖空屋,壯丁執竹竿追打,由它們號叫奔繞至死,立刻劃取背上一片肉,乃全身精華集中處。余肉失味,不堪再食了。———會吃,吃得好,又吃得起。是的,但清朝亡了。

摘自《水雲散發》,作者李碧華

英國家庭的「紳士教育」

在英國的家庭中,絕對看不到對孩子沒有理由的嬌寵,犯錯誤的孩子會受到糾正甚至懲罰。家長們往往在尊重孩子獨立人格的前提下,對孩子進行嚴格的管束,為的是讓孩子明白,他們的行為不是沒有邊際的,不可以為所欲為。英國的法律明確規定允許家長體罰孩子。

在一般的家庭中,5歲以下的孩子都不准與大人同桌吃飯,不允許挑吃挑穿,到了該做什麼的時候一律按規矩辦事,故意犯錯誤或欺負幼小孩子,都將受到嚴厲的懲罰。不管是對什麼人,孩子必須懂禮貌,說話客氣,對父母、兄弟、姐妹也不例外。

幾乎所有的英國人都認為孩子應該懂得忍耐,因為現實的成人社會裡有太多的需要忍耐的事情。英國人認為,作為一個紳士,缺乏忍耐和自我克制是最令人瞧不起的、最沒有修養的。即使是孩子,如果不能學會忍耐,將來也不會大有作為。所以,即使孩子大哭也絕不會在父母那裡得到安慰和同情。

摘自8月15日《中國幼兒》作者葉運生

生命是一種責任

趙吾文在8月20日《中國婦女報》撰文說,北大登山隊攀登希夏邦馬峰時五名隊員失蹤的消息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但很多人沒有注意到這樣一條消息:五名隊員中有一名來自農村,他的家庭為了供他上學已經欠下了10萬元,為了支持他的這次登山行動,父親又欠下2000多元外債。對於這個家庭來說,這個孩子就是他們的未來和希望,但這個希望隨著這個生命瞬間消失而消失了,留下的只有一生的痛苦和債務。

通過社會的認可獲得對自身價值的實現,這原本無可厚非。但在一個浮躁的時代裡,過多的一夜成名被認同為最捷徑的成功方式,現實的浮躁在某種程度上也縱容了大學生的冒險心理。對於還沒有來得及面對生離死別的年輕人來說,還很難真正理解生命的責任,但一個生命的產生和消失,對於一個家庭的意義十分深遠,所以說沒有人可以隨意將生命置於無謂的犧牲。

生命是珍貴的,我們無權隨意揮霍自己的生命。據悉,登山前各種數據證明希夏邦馬此時根本不適合攀登,他們自身的條件也根本不具備攀登希夏邦馬峰的可能,而他們卻一味地攀登了。在這裡,我並非只想指責已經離開我們的五位同胞,而是想說,當我們做出有可能獻出生命的冒險時,我們要仔細考慮其後果,因為,生命並非只屬於某個個體,它和周圍的一切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想起了施羅德

公車私用一直就不是個別現象。今年元月至6月,陽新縣31個行政單位的小車預算費用是256.8萬元。該縣是國家級貧困縣,僅專車費用就如此驚人,那麼,全國那麼多縣、市小車的開支,又是一個什麼樣的數字 這也難怪老百姓要憤憤不平。

由此,我想到了德國總理施羅德,由於曾經離婚三次,施羅德花光了他的全部積蓄。於是這位掌管德國經濟命脈、發誓要振興德國經濟、降低失業率的總理,被迫為自家過日子勒緊褲腰帶。雖然政府專門為他在柏林區建了一座豪華別墅,施羅德卻無法享受 每月1480英鎊的租金、加之來回的交通費,令他望而卻步 。他只好帶著妻子住在一套兩室的公寓中 每月366英鎊,離他辦公室只有20步之遙 。公寓裡只有一個臥室、沒有窗戶的浴室、小小的廚房和餐廳。如果繼女來這裡度週末,施羅德夫婦的雙人床旁邊就要多一個「露營床」,三人睡一個房間。

為了省錢,施羅德私事外出一般都乘火車,而且只能選擇二等車廂,德國政府給他配備的高級防彈轎車不是其個人財產,如果週末使用必須按規定付費。為了省錢,只好不用,而改坐自己的「大眾」車。施羅德每週只雇得起一次清潔工,而現任妻子、堂堂德國第一夫人多麗絲‧施羅德不得不親自買菜、下廚、熨燙衣服。

德國在這方面的做法,我們是否也應該采勸拿來主義」。

摘自8月17日《亞太經濟時報》作者郭振亞

三百年校慶與一分鐘致辭

我剛到耶魯大學進修,恰趕上該校慶祝三百週年校慶。

盛典伊始,立馬給我一個不小的意外:上台致辭的堂堂耶魯大學校長,竟然是剛才排在我前頭的那位隨大流入場的銀髮老人 他和別人一樣把入場券交給門衛,門衛也和對別人一樣,把一條作為進出憑證的藍紙帶繫在他的手腕上,與眾不同之處只是他西裝筆挺,在人群中比較顯眼。

「今天,我們不要只說耶魯的歷史上出了五位美國總統,包括近幾十年來接踵入主白宮的老布什、克林頓和小布什;也不要只說耶魯是造就首席執行官最多的大學搖籃。我們更應該記住,耶魯的畢業生有三位諾貝爾物理獎、五位諾貝爾化學獎、八位諾貝爾人文獎和八十位普利策新聞獎、奧斯卡電影獎、葛萊美等獎項的獲得者。耶魯,我們的耶魯,自始至終堅持為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服務的理念 」一座舉世聞名的高等學府,回顧自己三百年的輝煌,不到一分鐘,寥寥百餘字。 摘自《黨員特刊》第8期

德國的「家庭小工廠」

在德國我親眼見過許多德國「君子」愉快地從事各種體力勞動,以「君子」之手干「小人」之活兒。例如議員在家裡爬到房頂修整瓦片,坐在梯子上粉刷牆壁;大公司老闆在庭院裡滿頭大汗推著剪草機來回奔忙;大學文科教授自己組裝電腦,設計連接家庭電腦網絡;學者修打火機、配鑰匙、安裝上下水管道等等……

我結識的德國朋友中不乏動手能力特別強,一專多能者。這並非天賦,也是後天培養鍛煉出來的。德國人一般都有自己的單層或若干層小樓房,房內有面積很大用途不同的地下室,但幾乎家家都在地下室裡辟出一間「家庭小工廠」,供大人和孩子在這裡維修、拆卸、安裝、加工製造、做實驗等等。

卡爾先生是研究歐洲古代哲學史的教授,一天他帶我參觀了他家地下室的「小工廠」。這間「小工廠」簡直是個工具展覽館,從原始工具到現代化工具,從木工、瓦工工具到鉗工、焊工工具應有盡有。

卡爾的這棟三層小樓房除了設計和蓋房是請人幫忙,餘下的事情都是他自己幹的,如房屋及地下室裝修、廚房和衛生間的設計和安裝等。卡爾告訴我,絕大多數德國人都自己裝修房屋,把家庭內部裝修當作調節家庭生活情趣、改善家庭生活環境的樂趣。儘管德國人普遍富有,但在家庭室內裝修上並不攀比豪華,他們覺得家庭裝修用錢來堆那是愚蠢的。

卡爾告訴我,凡事自己動手幹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以此來影響和培養下一代。卡爾說:「德國人重『身教』輕『言傳』,要用父母的行動教育孩子,讓他們懂得一切靠自己而不能坐享其成,只有勞動才能創造財富。」

摘自《婦女之友》第8期作者黃學峰

作文評分要不要道德尺度?

《解放日報》8月16日刊登王憲華的文章說,最近一篇題為《潘金蓮的選擇》的高考作文,被一些媒體炒得沸沸揚揚。考試的題目,叫做《心靈的選擇》,這位考生卻寫了「潘金蓮的選擇」,開始閱卷老師只給了20分,滿分60分 ,後經數十位閱卷者討論,分數扶搖直上,評卷指導委員會委員們認為「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又給了相當高的分數」。

據介紹,《潘金蓮的選擇》一文,從潘金蓮自身的角度,分析了選擇武大郎和西門慶的種種利弊,最終其「心靈」選擇了西門慶。

凡讀過《金瓶梅》或《水滸》等小說的人,對潘金蓮、西門慶、武大郎這些人物形象都不會陌生。雖然這些年不少人為潘金蓮抱不平,認為她其實也是那個社會的受害者,但西門慶流氓惡棍的帽子似乎是摘不掉的。

雖然潘金蓮自有「心靈」選擇西門慶的自由,但一位當代考生為這種選擇尋找種種理由,高唱讚歌,居然得到評委們的嘉許,就有些不可思議。不妨作一假設:如果順著文章思路寫下去,陳世美就有充分的理由換老婆;如果從古代小說人物寫到當代現實人物,那麼成克傑們的情婦「心靈」選擇成克傑們,都會「自有一番道理」。而如果真有一位考生以此為素材寫一篇作文,「言他人所不敢言」,不知閱卷者們能給多少分。

由此,文章提出了一個疑問,除了藝術尺度,作文評分還要不要道德觀、價值觀的尺度呢

評卷老師 心靈的選擇

8月15日《中國青年報》刊登文草的文章,對今年高考作文的評分狀況作了評析。文章以兩篇作文為例:

例1:《爺爺,我沒有辜負您的期望》,敘述「我」在到省城參加英語競賽之前得到了爺爺病危的消息,是去參賽還是去探望爺爺 「我」最終選擇了參賽,並拿了一等獎。回來後爺爺已經去世,「儘管我沒有與爺爺說上最後一句話,但我的一等獎一定會給九泉之下的爺爺以最好的告慰。」此文得57分。

例2:《我無怨無悔》,敘述「我」經過層層選拔,與學校另一名同學獲得了數學競賽決賽的資格,在決賽將要進行的時候,「我」捨棄了競賽,選擇陪伴癌症晚期的奶奶度過人生最後時光。「我」的那名同學因競賽獲獎而保送上了重點大學,而「我」卻失去了那樣的機會,今天還在考場上拚搏。但「我」無怨無悔。此文得37分。

文章認為,這兩篇文章在佈局謀篇、語言表達上並無大的差別,不同的就是面對同一事件做出了截然相反的選擇。對這些選擇,不能簡單地用「對」或「錯」來評判,也應當沒有高低之分。但是在作文評分者心中顯然有優與劣之分。選擇拚搏、奉獻的往往得高分,而兒女情長的卻不被人欣賞。所以,一般情況下,評卷者在心靈上肯定的是理想的、高尚的,而非人情的、平凡的。

另外,今年作文高分多集中在這樣的題材中::拾到錢包後經過「心靈的選擇」上交;面對大城市的誘惑與「大山」的需要時選擇「大山」;公共汽車上有高分:經過「心靈的片刻猶豫」,「我」給別人讓座或者勇鬥扒手;填志願時毅然選擇黃土高坡、青藏高原。

作者認為,這些內容已成了一種流行傾向,佔到了驚人的比例,如果評分人不假思索,一律給予高分,那麼就一定會誤導一屆又一屆學生在作文中寫虛事、抒假情。而今許多學生一寫作文就玩虛的,高考作文評分的誤導對此是難辭其咎的。

成本及其他

一位著名經濟學家告訴我:學經濟學其實很簡單,你只要記住兩個字就可以了。這兩個字是什麼呢 就是「成本」。

有一個與企業有關的例子。人們總是以為投資的成本就是投入資金的數額,其實這是不完全的。投資的成本除了錢之外,更重要的還有投資者接下來要花的時間。如果你投資股票,你得盯著行情;如果你投資2000萬元辦一個分公司,除了事先的考察論證之外,事後你還得花時間去聽匯報,派人去審計,聽匯報的時間就是新的成本,因為你不能做其他的事了,於是產生了機會成本,派人審計的費用也是新的成本,就是最後要退出,也還有一個結清契約的成本。更簡單的例子是,你投20塊錢,到書店去買一本書,如果回來要看它,你就得投入時間,時間就是得到這本書的知識的新的成本,如果你沒有時間看,20塊錢投資就浪費了。

生活中到處可見成本:向前邁一步的成本是不能退一步,歡樂的成本是忘卻痛苦;偷懶的成本是失去工作,勤勞的成本是引來忌妒;學習的成本是寂寞,思考的成本是孤獨;清高的成本是失群,隨和的成本是被輕視;權利的成本是義務,貪圖享樂的成本是虛度年華;分工的成本是知識的分立和信息的不對稱,合作的成本是個人服從組織和兼容並蓄;規範的成本是創新,創新的成本是風險……嗚呼,死的成本是一無所知,而生的成本是喜怒哀樂愁

摘自《一個民企經理人的思與說》,作者郭梓林

「如果」或「下次」

一位資深精神病醫生退休後,寫出了一本醫治心理疾病的專著,書中有各種病情的治療方法。

有一次,他受邀到一所大學講學。在課堂上,他拿出了這本厚厚的著作,說:「這本書有1000多頁,裡面有治療方法3000多種,藥物10000多種,但所有的內容都可以歸納為四個字。」

說完,他在黑板上寫下:「如果,下次。」

醫生說,造成自己精神消耗和折磨的是「如果」這兩個字:「如果我考上了大學」、「如果我當年不放棄她」、「如果我能換一項工作」……

醫治方法有數千種,但最終的方法可以歸納成一種,就是把「如果」改成「下次」:「下次我有機會再去進修」、「下次我不會放棄所愛的人」……

摘自7月28日《深圳商報》作者陸勇強

尊 重

前不久,一批台灣作家來江蘇訪鄉采風,著名詩人餘光中在江蘇教育電視台的演播室裡見到闊別54年的老同學李鎮東。當主持人問李鎮東讀過老同學多少首詩時,李鎮東的回答多少讓在場的觀眾有些尷尬。他說:「沒讀過」

餘光中笑了。觀眾們也笑了。

不讀老同學的詩,似乎並沒有妨礙李鎮東與餘光中成為好朋友,他們在演播室內相擁而泣……忽然悟出,朋友之間最重要的是相互尊重,而尊重其實是一個多項選擇題,對朋友的興趣、愛好、性格、事業,可以全部「情投意合」,也可以在某一點上相知、相通、相諧,有時候甚至可以「背道而馳」。真正的朋友總是非常尊重對方的選擇。「尊重」的答案豐富多彩。

一直以為,尊重就是認可、贊同,絕不否定、捨棄,現在想想實在是有些誤讀。朋友,其實只要彼此內心尊敬、重視,足矣。我們應當給對方自由發展的空間。強求「你唱我和」、「步調一致」,甚至唯唯諾諾、召之即來,其實早已攙雜了別的成分。

摘自8月10日《新華日報》作者周雲龍

鄧小平的語言特色

1973年2月,鄧小平從江西下放地回到北京。毛澤東第一次召見他,開口就問:「你在江西這麼多年做什麼」鄧小平心中本來有千言萬語要回答,然而他卻把千言萬語凝結為兩個字:「等待」。

1975年,鄧小平狠抓各行各業,特別是軍隊的整頓。1975年7月14日鄧小平在中央軍委擴大會議上講話,題目就簡單樸素:《軍隊要整頓》,內容更是抓住要害,狠抓五個字:「腫」、「散」、「驕」、「奢」、「惰」。簡單明瞭,擲地有聲。而且說了就做,做就做好,為此後粉碎「四人幫」奠定了軍事基矗

1975年冬天,毛澤東要求鄧小平主持一次政治局擴大會議,作出一個肯定文化大革命「七分成績,三分錯誤」評價的決議。可是鄧小平在這樣重大的原則問題上,對毛澤東也不肯讓步。他又是言簡意賅地回答:「由我主持寫這個決議不適宜。我是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漢,遑論魏晉。」他寧可被再一次打倒,也不在原則問題上做交易。

鄧小平退休之後,他的女兒毛毛準備寫一本書《我的父親鄧小平》,毛毛問父親:「長征的時候你都幹了些什麼工作」沒想到鄧小平居然只回答三個字:「跟著走。」

素質是一種積累

在第十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上,歌手的素質考核引起了觀眾及媒體的廣泛關注。本屆大賽的素質評委滕矢初認為,素質是一種積累。

他說,在第七屆歌手電視大獎賽之前我一直擔任大賽的樂隊指揮,記得在一次比賽前的排練中,一個選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參賽歌曲都是新歌,很多通俗歌手習慣口傳心授,不識簡譜沒有音準,所以他們總是讓我給他們一個音,但只有一名選手例外,他自己拿起小提琴撥了一個音出來,他在那次比賽中表現得很出色,事後我知道他兒時學了6年小提琴。作為一名歌手會一件樂器是一件好事。有些媒體認為,第十屆加入樂器測試是一種譁眾取寵,或者說有些做秀成分,我覺得這樣說不夠客觀。一個孩子能自覺成長固然好,但外界施加一些壓力幫助他成長有什麼不好 我想再過幾屆,也許我們的選手都可以用一種樂器演奏自己參賽的歌曲。素質測試也如此,電視歌手大賽從第八屆開始加入素質測試,三屆下來,褒貶不一。我認為,參賽歌手表現出來的素質雖然並沒有明顯的提高,但是一個人的素質是要靠時間來積累的,對於選手來說,比賽中答對答錯並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參加大賽前積累知識的過程。據我所知,為了參賽,很多單位都有自己的複習提綱,解放軍藝術學院有20多萬字的大綱,一般參賽前一年他們就進入複習狀態。所以說,大賽的素質測試雖然從屏幕上看沒有明顯的成效,但是對於參賽的選手來說是終身受益的。另外,素質測試對於評委也是一種督促、一種學習。假如說有這樣一道題:請說出舒伯特兩部作品,對於選手來說只要知道兩部作品就可以得到分數,但對於評委來說就要瞭解舒伯特600多部作品的60%才可以心安理得地當評委。所以說,素質測試對於選手、對於評委、對於電視機前的觀眾都是一種督促。

摘自8月7日《光明日報》

誰是窮人?

《你為什麼是窮人》一書正在全國熱銷,我原以為這是一本調查中國低收入階層的狀況和貧困原因的書,隨手翻翻才知道,它是借用「窮人」這個詞,來概括、評價、嘲笑、引導那些剛富起來的有錢但缺乏某種時髦「品位」的那一類人的。文中說「窮人吃肉,富人吃菜,窮人白胖,富人黑瘦———贅肉是窮人的標誌;窮人的名片總有許多虛頭八腦的頭銜」;「他們月收入幾千,整日輪請吃飯、結伴美容、拉幫購物、集體泡吧;他們喝可樂、吃漢堡包、看流行卡通,生活奢侈,還成天把年薪掛在嘴頭」等等。很明顯,這類「窮人」與我們常說的窮人毫無關係。

這個作者不是始作俑者,而是在城市上層人中流行的一種漠視和歧視窮人思潮的個體反映。導演馮小剛去年對記者大講自己是一個農民,剛剛走紅的演員雪村也稱自己是農民。他們為啥要用農民來形容自己呢是在用農民的樸實、貧困和默默無聞來表示自己對成功、顯赫、榮耀、金錢的輕視;用農民來反襯他們的成功人生。

中國真正的窮人們為什麼這樣窮怎樣改變我國長期存在的城鄉分治、教育投資不公、社會資源分配傾斜等一系列問題這是一個最值得探討的問題。作為一個應該有良知和責任感的知識分子,你對這些問題視而不見也就罷了,但你絕對不能拿「窮人」這個詞作為開涮的工具,要知道,真正的窮人們看了這樣的書,他們會罵娘的。

摘自7月26日《大河報》

駐美外交官碰到的尷尬事

張海洋是中國駐美國舊金山總領事館的商務領事。因為工作的關係,接觸了很多國內來美做生意的、招商引資的。也碰到過很多因為中美文化差異引起的尷尬事。他說,舉一個小例子。某市市長到紐約去招商引資,帶著一個代表團去。某市外辦給我們使領館發一個傳真,他在安排方案裡提了很多要求,其中有一條要求寫著:「請安排少年兒童到機場迎接,並安排女青年獻花。」這是某外辦發來的傳真。我當時覺得這幫人沒睡醒,這都什麼時代了你到了美國,要求少年兒童接機要求安排女青年獻花這是什麼狀態這說明對美國文化的不懂。在東方文化裡面,老美來了我們也是少年兒童迎機,我們是表達心意了,但是老美不歡迎,他感覺少年兒童不上學,還要在這兒曬著太陽。

再比如去接了很多代表團,一年接100多個團,帶著去大公司,惠普、思科、英特爾,我們說這是個省長,你們得副總裁、總裁出來。人家百忙之中出來,出來談了兩句,十幾個人、二十幾個人談不下去了,都睡覺了。開始我感覺實在看不下去了,我覺得這幫人素質偏低。後來我想想,素質是一方面的問題,這裡面又是對西方文化不太懂了,這種睡覺是時差問題,有幾個是不睡覺的:第一,私營企業的老闆不睡覺,他能克制住,因為那是關係著自己的利益;還有代表團的頭兒不睡覺,因為他有面子問題,他底下的人在看著他;底下那些人、政府官員,又不是頭,又不是他發言,坐著坐著就睡著了。其實不見得他素質特低,就是時差。你說讓你24小時不睡覺,再讓你去談判,沒有不睡覺的應該怎麼辦?

摘自7月31日《北京青年報》

學學人家的整潔習慣

石河在8月2日《光明日報》上撰文說,近日一位朋友從海外回國探親,我認為他一定會為國家這些年的發展稱讚不已,不料他竟搖搖頭說,硬件發展不錯,軟件還差得遠。以他所居住的國外城市住房為例,如果你沿著清潔如洗的蜿蜒小街前行,就會看到幾乎每一幢住宅前的小花園都經過精心的修剪,許多簡直就是藝術品。盛開的鮮花、別緻的綠籬和草坪,各有特色的山水盆景,目光所及美不勝收。走進任何一幢形狀各異的住宅,儘管也許這幢房子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但讓你幾乎看不出這是舊房子,因為房主平時非常注意房子的整潔和維護。

而對於中國,這位朋友說,講究家園美、維護和清潔房屋的習慣,大多數人還沒有養成。現在可以隨處很容易地看到,一幢剛使用沒有幾年的住宅樓,樓梯間、入門處、過道就都變得相當髒舊,好像幾十年的老樓———白白的牆上幾個大黑腳印子,丟棄的紙箱瓶子無人清理,灰塵滿地,各種小廣告貼滿門窗。

一位加拿大朋友曾對筆者說,中國人表現出來的對現代化生活不習慣、不適應的狀況,是和他們的歷史聯繫在一起的。他曾參觀過江南一處富裕的農村,這個村家家修起了樓房,但讓他感到驚訝的是,每一處樓房外都污水橫流、道路泥濘,農民家裡,依然凌亂、髒差,距離現代生活標準還很遠。

筆者在此不禁想到,什麼時候,人們都學會了保持房子與周圍清潔的時候,中國才會變成真正清潔怡人的綠洲。

丁肇中的「不知道」

前不久央視的《東方之子》欄目對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丁肇中進行了一次專訪,丁教授面對記者緊追不捨的一個簡單問題,連續幾個「不知道」,令人感慨。

記者提問的是這樣一個問題:「我感覺您對自己每一個人生階段都有很明確的選擇。比方說小的時候對科學、對科學家感興趣;大學的時候,就鎖定了要研究物理;然後每做一個實驗也是力排眾議,自己堅持下來。一個人怎麼能夠每一次選擇都能夠這麼堅定和正確呢 」這位記者想要獲得的答案誰心裡都明白,因為在已經太多的名人訪談中,這樣的問題顯然都是為對方作秀進行的鋪墊。然而,丁肇中的回答卻是:「不知道。可能比較僥倖吧 」

記者不死心,又追問道:「在這裡面沒有必然麼 」丁肇中依然回答:「那我就不知道了。」記者還是不死心:「怎麼才能讓自己今天的選擇在日後想起來不會後悔 」丁肇中依然回答:「因為我還沒有後悔過。所以我真的不知道。」記者無奈:「我發現在咱們談話過程中,您說的最多一個詞就是『我不知道』。」丁肇中這次做了正面回答:「是 不知道的,你是絕對不能說知道的,我們那裡這是絕對不允許的。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的你不要猜。」

丁肇中的嚴謹態度,的確是到了常人不能理解的地步。也許在普通人看來,取得了丁先生如此令世人矚目的成就,但張口閉口都說「不知道」,顯然太失顏面,甚至是有失身份的。然而,這就是作為科學大家的丁肇中,他認為不知道的就一定要回答「不知道」。 摘自7月30日《中國商報》作者周士君

本文地址:http://www.shahaizi.com/wenzhang_gushi_3.php?id=4516&s=1183103632

贊助商鏈接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