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十大平衡不可缺

日常生活健康小常識,健康生活小常識

請輸入查詢關鍵詞:

食物:十大平衡不可缺

人每天應該吃多少糧食、蔬菜、水果、魚蝦呢?李教授說,動物學家在判定生物攝食狀況時,首先要看其牙齒。大多數人有32顆牙齒,其中臼齒20顆、切齒8顆、犬齒4顆。臼齒一般用於磨碎穀物、豆類和其他種子類食物;切齒一般用於咬蔬菜和水果;犬齒則用於撕咬肉類食物。按照人類各種牙齒數目的比例,人類的標準膳食結構應為:植物性食物與動物性食物之比為7︰1。李教授認為,這個比值減少或增大,甚至倒置,都會給人的健康帶來危害。

李教授說,食物搭配要多、遠、雜。多:就是食物品種越多越好,最好每天吃25種左右的食物。遠:就是一天內所吃食物的種屬越遠越好,要廣泛。比如:雞、魚、豬搭配就比雞、鴨、鵝或豬、牛、羊搭配要好。雜:就是多種食物一起吃,不得超過5個小時。

有一次,李教授應邀到一家單位講課。那家單位食堂的師傅拿出一份食譜,請李教授看搭配得是否合理。其中有肉末豆腐、芹菜炒香干、胡蘿蔔拌豆腐絲和酸辣湯。李教授說,雖然豆製品是好東西,但搭配得不合理。四個菜裡都有豆製品,卻缺少蔬菜,就不能做到營養全面、合理、平衡。「講營養,其實就是講究膳食平衡,否則吃得再金貴,也起不到營養的作用。她向記者講述了有關營養的十大平衡理論:

主食與副食的平衡。李教授說,有人主張多食肉少吃糧,這不合養生之道。有人要減肥,只吃主食,結果卻適得其反反:主食中多餘的澱粉在體內會分解成葡萄糖,轉化為脂肪儲存起來。

呈酸性食物與呈鹼性食物的平衡。常見的呈酸性食物包括:肉類、禽類、魚蝦類、米面及其製品;常見的呈鹼性食物包括蔬菜、水果、豆類及其製品等。兩者必須平衡,方可益補得當。

李教授認為,如果能把酸鹼食物搭配平衡,即便吃高膽固醇食物,也不會危害健康。她講了一件往事:有一位中央領導,想吃他青年時期在法國勤工儉學時吃過的法式奶汁起士魚。大師傅和保健醫生都很為難,奶汁起士魚是高膽固醇食物,對血壓、心臟都會產生不利影響,尤其是老人不宜多吃,就找到李教授請教,李教授向他們傳授了這道菜的做法,而且還為其搭配了生黃瓜和生西紅柿二道素菜。這樣一來,既可享受美味,又能使膽固醇入腹後在細菌作用下,迅速變成類固醇排出。

飢餓與飽食的平衡。太饑則傷腸,太飽則傷胃。有些人對喜歡吃的食物,就無所顧忌地猛吃,把胃塞得滿滿的;對不喜歡吃的食物拒之門外,讓胃空空的。結果是饑飽不均,造成偏食,影響胃腸功能,日久就會得慢性消化道疾玻

精細與粗雜的平衡。長期吃精米、精面,會導致B族維生素的缺乏,誘發疾玻因此要搭配吃些五穀雜糧,食物搭配多樣化,使營養更全面。

寒與熱的平衡。李教授說,食物也有寒性、熱性、溫性、涼性四性之別。中醫所謂「熱者寒之,寒者熱之」,就是要取得平衡的意思。夏天炎熱,喝碗清涼解暑的綠豆湯;冬天寒冷,就喝紅小豆湯;受了外感風寒,回家吃碗放上蔥花、辣椒的熱湯麵;吃寒性的螃蟹一定要吃些薑末,吃完還要喝杯紅糖薑湯水;冬天吃涮肉,一定要搭些涼性的白菜、豆腐、粉絲等……這些都是寒者以熱補、熱者以寒補的平衡膳食的方法。如果破壞了這種平衡必然傷身。

干與稀的平衡。有些人吃飯只吃干食,不僅影響了腸胃吸收的效果,而且容易形成便秘。而光吃稀的,容易造成維生素缺乏。每餐有稀有干,吃著舒服,到了腸子裡也易消化吸收,何樂而不為呢?

攝入與排出的平衡。攝入與排出的平衡是指吃進去飯菜的總熱量,要與活動消耗的熱量相等。否則,每日吃進的食物營養過剩,日積月累,多餘的熱量及各種代謝產物,必然會在體內蓄積。人體中脂類物質多了,會沉積在血管壁上,使血管變硬變窄;糖的過量攝入會耗竭體內的胰島素,損害胰島細胞;蛋白質過剩會蓄積在腸道,所產生的毒素,在體內循環不已,影響腎臟排泄。

動與靜的平衡。動與靜的平衡是指食前忌動、食後忌靜。李教授強調:「吃飯後一定要多多活動,一是幫助消化吸收,二能舒活筋骨,消除疲勞,但是不要太劇烈。」

1984年,國慶35週年大閱兵前,閱兵部隊超負荷訓練,致使大批戰士出現血尿現象。李教授建議由炊事員送飯到訓練場,讓戰土吃飯前休息30分鐘,這一方案就是根據動與靜的原理制訂的。另外,她還按照「排出與攝入」的平衡原理,根據閱兵訓練體力消耗大的特點,有針對性地採取了正餐間加小餐的措施,即在早餐和午餐之間加一頓水果,在午餐和晚餐之間加一頓西瓜,既增加了熱量和營養成分,又起到了降溫防暑的作用,一舉兩得。半個月後,閱兵部隊官兵的身體素質適應了大負荷訓練量的要求,精神抖擻地通過天安門廣場,展現了中國軍隊的威武英姿。

情緒與食慾的平衡。進餐前,要保持愉快的心情,使食慾旺盛,分泌較多的唾液,以利於消化。

進食的快慢與品味的平衡。飲食的口味有時需要品出來,不能狼吞虎嚥。狼吞虎嚥不利於消化吸收,一般含澱粉多的主食,需要1~2小時才能消化,含蛋白質多的食物,需3個小時,含脂肪多的食物消化時間更長。(記者何佳頤)

來源:人民網-《健康時報》

健康小常識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
每日黃歷
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