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化簡介 哈拉帕的文化藝術是怎樣的?

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化簡介 哈拉帕的文化藝術是怎樣的?

印度歷史故事

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化簡介 哈拉帕的文化藝術是怎樣的?

哈拉帕文化出現在哪一時期?哈拉帕城市建築是怎樣的?有哪些遺址?哈拉帕的文化藝術是怎樣的?跟一起瞭解一下吧!

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化出現時間:

哈拉帕文化是南亞次大陸的青銅時代文化。哈拉帕文化因其主要城市遺址哈拉帕而得名。分佈中心在印度河流域,個別遺址的分佈西達伊朗東界,東至賈木訥河,北迄古勒姆河流入印度河的河口一帶,南抵坎貝灣沿岸。年代約當公元前2350~前1750年。考古研究始自20世紀20年代英國考石學家J.H.馬歇爾對哈拉帕和摩亨佐達羅的發掘。

哈拉帕城市建築是怎樣的?

該文化的城市已有較大規模。巴基斯坦信德省拉爾卡納縣的摩亨佐達羅城址和旁遮普省拉維河左岸的哈拉帕城址,面積均約2.5平方公里,人口估計各為3~4萬,可能是兩個獨立國家的都城或城邦聯盟的中心。其次有印度拉賈斯坦北部的卡裡班甘城址和坎貝灣西側的羅塔爾城址等。建築材料多為燒磚和土坯,近山區則用石料。城市佈局一般分為西面的衛城和東面的下城兩部分。

衛城是統治者的住地,長方形,四周有城牆和壕溝,城牆上建若干望樓。主城門多在西南角。城內的建築一般有夯土或土坯台基。在摩亨佐達羅,衛城北半部中央建一大浴池,面積12米×7米、深約2米,可能是某種宗教禮儀建築。池東和池北可能建有該地區最高統治者的宅第,池西有大穀倉。

衛城南部當有會堂和寺廟等建築。在哈拉帕,最重要的發現是衛城北面的6座穀倉遺跡和若干冶金爐,還有兩排勞動者的宿舍,估計可容數百雇工和奴隸。羅塔爾是一港口,無衛城、下城之分。城牆內有住房、作坊和穀倉遺址。在城區東面,發現一個磚砌大水池,面積約219米×37米,深約4.5米,據信系船塢。

下城是居民區,街道縱橫交錯。住宅通常為多間建築,間或還有二層樓。有些房屋很大,包括幾套院落,有些則是簡陋的單間茅舍,階級分化十分明顯。除住宅外,下城還有專門的工商業區,建有店舖和制陶、染布、制珠、金屬和貝殼加工等作坊。街道下設有完善的排水道,與富人住宅的排水溝相通。

主要遺址

摩亨佐達羅和哈拉帕是該文明的兩座典型城址,都已具備較大規模。摩亨佐達羅城址位於巴基斯坦信德邦拉爾卡納,哈拉帕城址位於印度旁遮普邦拉維河左岸。兩城面積均約2.5平方千米,人口估計各為3~4萬,可能是兩個獨立國家的都城或城邦聯盟中心。

摩亨佐達羅城市規劃整齊,西部為統治者居住的衛城,東部為下城居民區。衛城有城牆和濠溝環繞,北半部中央建大浴池,並有良好的供水排水系統。浴池可能是祭祀前沐浴的宗教禮儀建築。池西有規模宏大的穀倉,池東池北可能為最高統治者的宅第。

衛城南部有會堂和寺廟建築群。下城內街道整齊,房屋用燒磚砌成。哈拉帕城址也由西部的衛城和東部的下城組成,衛城北面有6座穀倉和若干冶煉爐,還有可容數百雇工的住房,衛城南部為墓地。

哈拉帕文化藝術:

迄今發現有文字的遺物達2000件以上,除印章和銅板外,有些陶器和金屬器上也有銘文。所用符號約500個,其中許多是兩個以上的符號合成的字符。銘文多系單行,自右而左,文句不超過20個符號。對這種文字,學者們正在解讀。銘文所用語言一說屬達羅毗荼語,類似古泰米爾語;一說屬印歐語系,是吠陀雅利安語的一種較早形式。

藝術

出土的石雕數量不多,雕工較粗,造型呆板,有人像和羊身象鼻之類的合體獸臥像,最著名的是摩亨佐達羅出土的一件男子胸像。青銅雕像所見也少,但制工頗精,有舞女、車子和動物形象。發掘中屢見陶塑,多系女像,常作立態,一般認為主要是神像。

也有陶獸、陶車等。還有用皂石以及象牙、紅銅、陶土製作的印章,主要為正方形和長方形兩種,前者凹刻獨角獸、象、牛、虎等動物和銘文,後者只有銘文。推測印章除用於貿易外,一部分還具有宗教性質。有一種長方形或正方形的銅片,制工頗精,鑄後鍛平,也刻有銘文和動物或人像,有人認為這是紅銅書板。首飾有金製的圓形和長方形飾牌、臂環、耳墜,還有金、銀、寶石、彩釉陶,貝殼等製成的珠子,串成項鏈和腰帶。

宗教

從寺廟、禮儀沐浴池、雕像、印章和護身符等遺物推斷,該文化有其自身的宗教體系,崇拜男神、女神(有人認為這是濕婆神夫婦的原型)以及牛神、虎神、蛇神和樹木神等。卡裡班甘城房址中的火塘及其中央的土坯砌圓柱體,表明這裡還崇拜火神。

葬俗

死者葬於城外墓地,為土坑墓或磚室墓,仰身直肢,頭多向北,身上有裝飾品,以陶器隨葬。還有曝屍後收揀遺骨的埋葬和埋在住房內外的骨灰甕。在羅塔爾城址發現有男女合葬。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印度歷史故事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