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比爾達斯:印度中古印地語民間詩人,宗教改革家之一

格比爾達斯:印度中古印地語民間詩人,宗教改革家之一

印度歷史故事

格比爾達斯:印度中古印地語民間詩人,宗教改革家之一

格比爾達斯是印度中古印地語民間詩人,約生活在十四世紀末至十六世紀初之間。他是印度教改革的虔誠運動中出現的宗教改革家之一。出生於社會地位比較低的織布工人家庭,自己也曾經是織布工人。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格比爾達斯沒有受過教育,他的詩都是他口頭創作的格言,由他的追隨者記錄下來。他的詩現被編成「見證者」、「短歌」和「對句和四行詩」三大部分。

人物簡介

印度中古印地語民間詩人。生卒年月不詳,有人認為他生卒年代是1398至1518年,也有人認為是1398至1494年,但都一致肯定他生活在14世紀末至16世紀初之間的某一段時期內。他出生於織布工人家庭,這一職業階層原屬印度教的低等種姓,但在他出生前就脫離了印度教而加入了伊斯蘭教。

格比爾達斯有妻小,不是出家人,但他的追隨者在他死後卻奉他為一個教派的始祖。這一教派在下層人民中曾有較大的影響。他的詩全是他的追隨者記錄下來的,大多是四行一首的格言詩,分成「見證者」、「短歌」和「對句和四行短詩」三大部分。現在整理刊行的各種本子互有差異。

宗教信仰

按照傳統的說法,格比爾達斯屬於虔誠派詩人,實際上他的宗教信仰與其他虔誠派詩人有很大的不同。他一般地肯定有一種宇宙精神或神明的存在,並主張通過理智或理性來求得和神明的統一。他倡導神明存在於萬物之中的泛神論,否定種姓制度,進而否定傳統的宗教。

他認為大神「不可信」,是由「幻想」產生出來的;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的所謂經典只能給人以「空想」和「欺騙」,聽婆羅門宣傳宗教等於是上了「賊船」。他並把印度教的大神、婆羅門和伊斯蘭教的教士與「驢」、「狗」和「公雞」作對比。

他敢於這樣褻瀆宗教的最高神靈和經典,不是出自對立的教派立場,而是基於對當時兩種主要的宗教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的認識,因此他的詩激怒了印度教和伊斯蘭教上層,遭到他們的反對。

另外,他又否定種姓制度,他用通俗的比喻說明每一個人成形和出生的過程都一樣,沒有任何人生來就比其他人高貴。這些詩包含了某些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和平等大同的理想。

另有一些詩包含有某種辯證觀點,否定印度教的輪迴轉世的思想,肯定新陳代謝和發展變化的規律。格比爾達斯對一整套宗教迷信的儀式和活動,更是深惡痛絕,不管是印度教的也好,伊斯蘭教的也好,他都用諷刺的口吻加以嘲笑。

他認為禱告、禮拜、唸經、齋戒、沐浴、剃頭、許願、朝聖都是無用的和不可信的,從事這種表面的活動,只能貽笑大方。詩人還重視教育的作用,有些詩認為良師可以洗淨弟子的「世世代代的泥垢」,即使有「千萬個太陽」,如沒有良師,依舊是「一片黑暗」。

格言詩

此外詩人還有一些典型的格言詩,這些詩有的總結了社會經驗,有的表明了日常生活中的真理;有的告誡人們要明辨是非,不要上當受騙;還有的詩勸人行善或者鼓勵人們向上的意志,象「誰入水深處,誰能得珍珠」,要是「膽小怕下河」,那只有「空手岸邊坐」了。

不過,詩人也有一些詩表明了他的唯心主義哲學思想的一面,他認為神明存在於萬物之中,正如香味存在於花中,油存在於油菜籽中,火存在於石頭中一樣。這包含了一種樸素的平等大同的思想,有利於人民群眾解放思想。

他有的詩流露出歧視婦女的觀點;有的詩反映出悲觀情緒,認為人終有一死,無法避免,不如修身養性,勸人過一種清教徒式的生活,因而他還被稱為修士詩人。

格比爾達斯的詩通俗易懂,明白如畫,比喻貼切,運用民間的口語生動自然,有一種樸素和自然的美,因而在民間流傳較廣。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印度歷史故事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