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文明古國中的古印度和中國誰更具有軍事優勢呢?
跟著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古印度國。
「蓮花開放的那天,唉,我不自覺地在心魂飄蕩。我的花籃空著,花兒我也沒有去理睬。」——這是印度詩人泰戈爾的詩作《吉檀迦利》。印度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源遠流長的文化,且和中國有很深的淵源。也因此,同處東亞的兩國也常常被拿來做對比。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其餘三個文明古國已經在漫長的歷史中消亡或者改變,延續至今的只有中國。在這四大文明古國中,古印度的疆域雖然和現在的印度有所差別,但同樣與中國接壤,從古到今,中印兩國從宗教、文化、經濟、軍事等等各種方面,一直不斷地被比較。中華幾千年歷史中,各個封建王朝不斷地在中國大地上更替,其中和古印度打交道的也不少。那麼,古代印度和中國到底誰更具有軍事優勢呢?專家表示,一言難盡。
01
在中國歷史上,有幾個特別強大的封建王朝,漢朝便是其中之一。在漢朝的歷史上,匈奴可以說說一個極其重要的角色,從開國皇帝劉邦開始,漢朝和匈奴進行過幾次大規模的戰爭。從劉邦經歷過白登山之圍後,一直到文景二帝,漢朝對待匈奴的政策都是以和親的方式加以安撫。其實是因為建朝不久,如果此時和匈奴大戰,那麼百姓的日子就難過了。雖然匈奴不斷侵擾邊境,但是還沒有爆發更大的戰爭,不過在經過了七十多年的休養生息之後,漢朝就衝著匈奴動手了。
漢朝兩位名將衛青和霍去病,通過三場大戰將匈奴人一路攆回漠北,不但收復了之前被匈奴佔有的地區,還將匈奴和西羌的聯繫給毫不留情地斬斷。匈奴人不得不哀歎:「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基本上那時匈奴是對漢朝不能再有任何威脅了。所以匈奴和我國的漢王朝之間的戰爭,可以說是完敗。
但是這並不代表著匈奴就很弱,實際上匈奴人的戰鬥力非常強。強盛如漢朝,也花費了長達數十年,才將匈奴徹底逐出。至於其他的西域小國,在匈奴面前也只能俯首稱臣。匈奴最強盛時的冒頓單于和老上單于,就曾經數次大敗月氏,逼得月氏不得不往西遷移。並且在這次部族大遷移中,月氏還分裂為了小月氏和大月氏。繼續西遷的大月氏,後來又被匈奴和匈奴人所支持的烏孫打敗,只能繼續往西遷移。
後來實力強大的貴霜帝國(西遷後的大月氏五部之一的貴霜部所建立),曾經向漢朝求親,想要娶一個漢朝公主,班超斷然拒絕。貴霜王惱羞成怒,便派了七萬大軍來攻打班超,班超也就不客氣地給他打回去了,最後貴霜王只能送禮求和。
02
而古代印度的民族變遷也很複雜,生活在古印度的原住民是膚色黝黑的達羅毗荼人。後來白皮膚的雅利安人入侵印度,並在此建立起了種姓制度。後面波斯人入侵印度之後,印度的西北部地區被波斯佔領,並且成為他們最富有的一個省。
波斯帝國逐漸衰落,馬其頓在亞歷山大的帶領下漸至鼎盛,由於波斯帝國已經無力抵抗馬其頓,所以在兩國交鋒中,亞歷山大大帝都沒有受到什麼抵抗就來到了印度。後來亞歷山大帶著軍隊從印度撤走了。不過亞歷山大大帝在其一路征服的道路上在西域建立起了一些城市,其中一個叫做巴克特裡亞。在公元前256年,巴克特裡亞獨立為國,也就是我國古代史書上所記載的大夏。又過了一百多年,大夏被大月氏所滅。
03
歷史發展到現在所發生的戰爭情況就是這樣:漢朝打敗了匈奴;匈奴打敗了月氏;月氏打敗了大夏。那麼如何把中國和古印度在這條線上,又有什麼聯繫呢?大夏被迫亡國之後,塞種人只能四處潰逃,有很大一部分進入了古印度的北部地區,他們在這一區域建立了很多小國家,當地的印度人飽受其壓迫和欺凌。而大月氏也佔領了很多原本屬於古印度的地域,後來的貴霜帝國其實有很大一部分都在古印度北部。
現在上面那個鏈條便連接起來了:漢朝打敗了匈奴;匈奴打敗了月氏;月氏打敗了大夏;大夏入侵了印度,大月氏也入侵了印度。這樣一比較,當時的中國的手下敗將匈奴——其打敗的西域諸國便可輕鬆碾壓印度,其與中國在公元前後兩百年的軍事實力,可以說一目瞭然了。
結語
馬克思曾說:「印度史,其實只不過是一個又一個印度入侵者的歷史。」古印度因為複雜的宗教信仰,長期處於分裂狀態。因此古印度文明彙集了多個種族特色,其深厚悠長令很多學者心醉不已。然而也正是這種分散的政治格局,導致古印度遭遇多次外族侵略,無法予以強有力的還擊,帶給這片土地許多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