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知識大全 - 每天多睡1小時處暑節氣養生防秋乏

使用說明:請輸入查詢關鍵詞,例如:養生之道

每天多睡1小時處暑節氣養生防秋乏

二十四節氣裡的第14個節氣——「處暑」。「處暑」是暑氣結束的時節,「處暑」之後,我國很多地區的氣溫會逐漸下降,所以,處暑就意味著暑氣消退秋天來臨。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處暑」期間,天氣由熱轉涼,很多人都會有懶洋洋的疲勞感,也就是「秋乏」,秋乏是一種自然現象。「處暑」節氣正處在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洩趨向收斂,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此時人的起居應相應調整,尤其是睡眠要充足,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適應「秋乏」。

保健提要

以每個人比平時增加1小時睡眠為好。加強鍛煉在此時也很適宜,早晚跑步、打拳、做操、爬山等。

飲食調理應多吃些含維生素的鹼性食物。如西紅柿、辣椒、茄子、馬鈴薯、葡萄和梨等。這些食物都能幫助克服疲倦。少吃油膩的肉食,秋乏與體液偏酸有關,多吃鹼性食物能中和肌肉疲倦時產生的酸性物質,使人消除疲勞。

「秋乏」是人體要休整

暑天結束後一般早晚的溫差增大,且秋高氣爽,人們會感覺比較舒服。此時人們為什麼還會感覺乏呢?這是因為在炎熱的夏季,人的皮膚濕度和體溫升高,由於大量出汗使水鹽代謝失調,胃腸功能減弱,心血管和神經系統負擔增加,再加上得不到充足的睡眠和舒適的環境調節,人體過度消耗了能量,失去了較多的「老本」。

秋季雖然人體出汗減少,體熱的產生和散發以及水鹽代謝也逐漸恢復到原有的平衡狀態。由此人體進入一個生理休整階段,身體就會出現各種不適,一些潛伏在夏季的症狀就會出現,機體也產生一種莫名的疲憊感,如不少人清晨醒來還想再睡,這種狀況就是「秋乏」。

中醫認為秋主燥,燥熱耗氣傷陰,氣虛導致四肢無力,神疲懶言,陰虛可見咽干、口乾、鼻子干。「處暑」時雖然早晚溫涼,但中午氣溫仍然很高,暑濕較重,暑濕最易傷脾,中醫稱暑濕困脾,而脾又是主管人體肌肉四肢的,當脾被濕困後,就容易感到疲乏。

本文地址:http://www.shahaizi.com/wenzhang_health_3.php?id=11886&s=1224316555

贊助商鏈接
贊助商鏈接